西施是一位有名的美女,因為她長得漂亮,所以她的一舉一動別人都非常羨慕。一天,西施因為心口痛而緊皺眉頭。附近一個叫東施的丑姑娘見了以為很美,也學著西施的樣子,用手捂著胸口,皺著眉頭。誰知道,人們見她這個樣子,都遠遠地躲開了。原來,丑姑娘本來就生得丑,這樣一來,不但不美,而且丑上加丑了。
丑女就不可以追求美?難道破罐子破摔蓬頭垢面就好?我們應當為之拍掌,她有強烈愛美之心,有審美意識。
東施的可貴,在如下方面:愛美。敢于模仿。把自己當成實驗品。積極的行動精神。我覺得,東施終歸會變成一個美女的,為什么呢?東施的錯,錯在她只不過出門時沒有照鏡子。或者她照了,卻沒有意識到丑。但東施會不斷地試驗下去,看到美的會去模仿,所以偶爾也會有很成功的模仿,會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她能使用成功的方案,她會變得更美。
東施只不過缺少一面鏡子。這個鏡子可以是真正的鏡子,也可以是人。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一定要能夠告訴東施怎樣、什么時候是美的,什么時候不美,就足夠了。
有一句話說,天下沒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有一個女同事說,她不喜歡疏于打扮的同性。國內的首席化妝師毛戈平說,化妝打扮不是為了使自己的天成美改變喪失,而恰恰是為了補足凸顯自然美。每一個女人都可以因己制宜。只是東施還沒有找到最佳打扮自己的方法。這一次失敗只不過是她在追求美的過程中的一次教訓而已。而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對一個錯誤方式的排除,更接近于真理。沒有必要取笑她。當然,東施如果懂得一些美學知識,懂得自然美的原理,就會減少模仿的盲目性。
過于自信要比自卑自閉好。
丑不可怕,諸葛亮就娶了丑女。
娶丑女養心養德。有一句話說,丑不是她的錯,而出來嚇人就是她的錯了。丑不以為丑,以為自己很美,就可怕了。但也不盡對。
我們可以來一個設想:
一個女孩很丑,很自卑,不敢出來示人,自閉了。她排斥自己,否定自己,痛恨自己,自我折磨,自我精神虐待,也痛恨父母。她與自己過不去,與周圍的環境過不去。她的一生就是悲劇。
那么東施呢?是好的,我覺得她有點喜劇色彩。她丑,但不會自卑自閉,不會自我傷害,而恰恰相反。
如果東施是你我的親人,我們會希望她怎樣?我們會希望她就是寓言中的樣子,而不是像前面提到的悲劇形象。如果我們要挽救她們,讓一個人自信起來,比讓一個人自我清醒難得多。所以,東施更容易挽救成為一個正常的人。而且她快樂,也會把快樂傳染給周圍的人,當然周圍的人也應對她的盲目模仿報以寬容一笑。
現代東施——芙蓉姐姐出了名,很受網民的歡迎。雖然她剛出現時,大家都覺得太做作,太不要臉了,很可笑,很惡心,但現在大家又接受了,覺得這樣的人很可愛,犧牲自己,娛樂大家,讓大眾緊繃的神經得以放松,自已又成了名,于人于己都是好事。是芙蓉姐姐之流教大家學會了欣賞臭美,懂得了審丑。
(摘自“凱迪網絡”)
南轅北轍的高人
魏國有人駕車到楚國去。楚國明明在魏國的南面,可他偏偏往北走。有人勸他說:“楚國在南面,你為什么向北走呢?”那人答道:“我的馬好,能日行千里。”勸他的人說:“馬跑得雖快,可走的不是楚國的路啊。”那人答道:“我的路費多。”勸他的人又說:“路費多也沒有用啊!”那人不耐煩地回答:“我駕車的本領高。”正因為去楚國的人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結果越走反而離楚國越遠。
魏國人是高人。他是優雅的,自信的。他正享受這樣的心態。當這個時代的人被功利所左右,急于實現自己的目標,心急火燎地告訴他方向錯了時,這位紳士卻不以為然。他心里明了方向偏了,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抵楚,但這又有所謂嗎?他把目標看得很淡然,去楚國還是去燕趙,已不重要。把出門遠行的過程看成是一場很享受的旅行——反正是旅行,去哪不是一樣嗎?快樂的心態最重要。——愜意的過程比想要的結果更重要。
生命本身是一個過程,如果不懂得享受生命的征途,而僅把實現理想抵達目的的那一刻當做幸福時刻,把其余的時間都淪為那“成功一刻”的附庸和犧牲品,是不是舍本逐末?望著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顯露出疲乏的表情,他們是不是選擇了與幸福南轅北轍的方式?一個人把賺一千萬當成他的終生奮斗目標,終于賺到了,可年事已高,疾病纏身。他從沒享受過。他值嗎?
享受生命的每一刻,“詩意地棲居”在這個世上,不要太急功近利,不要為這個喧囂的物欲的世界再添喧囂。
這些正是這位南轅北轍的高人告訴我們的。別人笑他蠢,他笑別人癡。
(豆小英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