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萬州區周家壩街道天子路社區居民萬福英退掉了自己的低保金領取證,成了新成立的重慶市新興寶石公司周家壩分廠的一名工人#65377;到她為止,周家壩街道今年主動“退保”的已有700余人#65377;
努力就業#65380;積極創業#65380;“退保”光榮,這在周家壩已成時尚#65377;
“退保”的背后,是周家壩街道的企業發展迅速,提供了一批就業崗位#65377;
2005年,周家壩街道完成GDP6.11億元,財政收入2093萬元,較街道成立之初分別增長500%和620%#65377;街道曾多次被重慶市#65380;萬州區評為“十強街道”#65380;“十快街道”#65377;
“周家壩的街道企業發展是在夾縫中實現擴張的#65377;”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養統這樣說#65377;
周家壩街道是一座移民新城,6.5萬常住人口中,有各類移民6萬人#65377;隨著移民遷建的結束和投資的減少,轄區內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65380;發展的空間幾乎沒有了,房地產開發資源枯竭,產業發展面臨異常艱巨的壓力#65377;對此,周家壩街道提出了“工業穩街#65380;三產強街”的發展思路,內挖潛力,盤活存量;外抓招商,培育增量,在夾縫中發展產業#65377;
經過認真清理,轄區內共有各類閑置房屋14.24萬平方米,土地37萬平方米#65377;街道決定在這些空閑房屋和土地上做文章,創辦勞動密集型企業#65377;
今年初,原萬縣市皮毛廠34歲的下崗工人宋倫武,在周家壩街道流水社區三環路租下某廠閑置的350平方米廠房,投資100多萬元,辦起了汽車專用皮件生產廠,招收了以移民#65380;下崗工人為主的47名生產工人,產品遠銷上海并出口德國#65377;
精確設計,圍繞移民新城建設打造特色街#65380;發展特色產業是周家壩街道產業發展中的一大手筆#65377;打造的天城休閑購物街,帶動了個體工商經營戶800余家,年貿易額上億元,從業人員達5000余人;天子路汽摩修配一條街,經營戶215家,從業人員1500人,年產值超8000萬元;投資5400萬元打造的4.6萬平方米的萬州美食城,發展餐飲#65380;娛樂#65380;休閑業,通過3年多的發展,已有青蓮酒家#65380;濱湖大酒店#65380;欣興堂洗浴中心等27家國內知名餐飲#65380;娛樂企業入駐,帶動了當地居民發展凈菜配送#65380;餐飲服務業,美食城年營業額達7000萬元,上交稅利700多萬元……
今年上半年,周家壩街道招商引資2740萬元,新引進了大小企業14家#65377;產業發展上的精確設計和實施,使就業再就業難題迎刃而解#65377;上半年,周家壩街道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60人,完成年計劃360人的127.8%;指導和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310人,完成年計劃310人的100%;指導和幫助“40—50人員”再就業100人,完成年計劃100人的100%#65377;
前不久,周家壩街道獲2005年“全國文明村鎮先進單位”稱號#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