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4路公交車上,竊賊的“黑手”伸進一婦女的皮包,剛鉗出皮夾,就被“隱”在車廂里的反扒民警抓獲;下午,兩歹徒翻墻進入黃浦區某居民住宅,尚未動手,便被聞“警”而至的警民包圍,成了“甕中之鱉”;深夜,一伙手持利器的暴徒,在浦東偏僻地區攔路搶劫出租車司機,作案不過5分鐘,就落入巡邏民警和社保隊員織就的恢恢法網……
許多市民發自內心地說:“如今生活在上海,安全!”
不少外地游客由衷稱贊:“在上海游覽#65380;購物,放心!”
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維護特大型城市的社會治安,僅靠“紅燈閃閃,車輪滾滾”的“臺風”式“嚴打”,顯然不夠#65377;如果將上海4萬多名公安民警織成一張“城市安全網”,有限的警力難免捉襟見肘#65377;
怎么辦?調整工作思路,收緊“網眼”,改變思路處處設防!
在上海市委#65380;市政府和公安部的領導下,上海市公安局確立了“抓大不放小”#65380;“抓小防大”#65380;“從小抓起”,堅持“抓早#65380;抓嚴#65380;抓緊”和“積小勝為大勝”的警務戰略思想#65377;
將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口”上#65377;上海公安在全國率先實施交巡警合署辦公#65380;統一執法新舉措#65377;警力的優化組合產生了“1+1>2”的效應,改變了以往交警和巡警因警種不同#65380;職責所限,“看得見的管不了,管不了的看得見”的尷尬局面,為老百姓筑起一道“安全屏障”#65377;
精簡機關#65380;充實基層,市公安局調兵遣將,先后成立了公交#65380;輕軌等分局,將“安全網”織到了地上地下流動的車廂里#65377;
據統計,公交分局自1998年10月組建以來,共抓獲扒手萬余名,讓市民#65380;游客乘上放心車#65377;
“變防不勝防,為處處設防”,上海先后在14個區實施“網格化”街面巡邏機制:將轄區分成若干個巡區,民警24小時全天候在“網格”內巡邏管理,加大對街面治安的防控,安全防線向空間和時段延伸#65377;
網格布警,撒下“天網”,極大地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65377;目前,上海中心城區街面搶劫#65380;搶奪#65380;詐騙#65380;盜竊案件平均下降了約30%;在落入“天網”的街面“兩搶”歹徒中,30%以上由巡邏民警直接現行抓獲#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