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事局:簡政放權提效率
市人事局開展“執政為民、服務發展”學習以來,共征求到意見359條。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市人事局共減少行政審批、下放管理事權19項,并推出內部制度建設3項:實行限時辦結制度、首接首問制度、特事特辦制度。除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各項業務辦理將實行限時辦結制度;上班時間嚴格實行首接首問制度,對辦理人事人才事務隨到隨辦;對特別緊急的事項,啟動應急程序,實行專人負責,特事特辦,急事快辦。
市建委:牛滴路建設提速
市建委將服務發展落到實處,努力破解牛(牛角沱)滴(滴水巖)路建設中“施工設計、拆遷、融資、交通組織”四大難題,推動牛滴路建設提速。
在施工圖設計過程中,市建委將原來需要15個工作日完成的施工圖設計審查工作縮短為7個工作日。在拆遷工作中,市建委主要領導多次到牛滴路現場調研和指導拆遷工作,還妥善處理了工程施工與輕軌營運安全的問題,推進工作進程。交通轉換的組織成功與否將影響牛滴路工程的成敗。市建委積極與市政委、交管局、渝中區政府、街道及公交、綠化、環衛等單位多次協調,最終形成了外線分流、內線組織的交通轉換方案,確保了交通轉換正式啟動。為保證貸款資金能及時足額落實,市建委主動與市發改委、開發銀行重慶分行溝通,確保了BT業主單位重慶建工集團的融資工作順利進行。
市衛生局:下放管理權限
針對衛生行政許可審批不同程度存在著接件、受理、發件窗口不統一,內部關系不順,審批程序繁多,行政審批效率低等問題,市衛生局決定,首批取消消毒服務機構衛生許可、放射工作許可、職業衛生安全許可、陶瓷食具容器審批等12項審批項目和管理權限。
同時,市衛生局把繼續醫學教育的年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設置審批、繼續醫學教育得分審驗及二級乙等醫院和二級甲等中醫院初審權等11項管理權限全部下放到區縣。對總投資1億元以下的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項目審批及消毒產品生產企業的預審、衛生監測、監督等5項管理權限部分下放。
市商委:集中整治生豬屠宰秩序
針對社會反映比較突出的生豬屠宰方面存在的問題,市商委會同市農業、工商、物價、公安等部門組織了聯合調查組,深入8個區縣的部分鄉鎮、村組、養殖屠宰企業、農貿市場和農戶,對生豬產銷各環節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向市政府報送了《關于我市生豬流通情況的調查報告》。
與此同時,市商委迅速開展生豬屠宰加工環節的專項整治工作,印發了《關于在全市進一步深入開展生豬屠宰集中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召開了生豬屠宰專項整治工作會議,提出了專項整治的重點、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
目前,市商委已成立督查組,將對各地專項整治情況隨時進行實地督促檢查,并定期面向全市通報,以保證肉品質量和肉品市場供應,維護養殖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市經委:振興工業添措施
市經委結合查找出的23個問題,提出4點措施。一是進一步更新發展的觀念。發揚東中部地區敢為人先的精神,理直氣壯地喊響喊實“解放思想,黃金萬兩;觀念更新,萬兩黃金”的口號,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意識和緊迫意識,引導重慶工業經濟的發展;二是進一步拓寬發展的思路。學習和借鑒東中部地區“發展的原創力在民間,老百姓的辦法比政府多”、“在不爭論中求發展,在別人爭論中求知名”的經驗,引導重慶工業做好“創”、“放”、“上”3篇大文章;三是進一步提高服務發展的質量。認真清理服務工業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定,該修改的必須修改,該廢除的必須廢除;四是進一步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圍繞“工業興市”發展戰略,在勤奮工作、努力奉獻中履行好職能,在促進重慶工業經濟大發展中不辱經委人的使命。
市交警總隊:交通事故處理“四公開”
車禍雙方因交通事故認定不明確的,可直接到交警隊查看警方調查的所有資料。交警總隊近日宣布,包括交通事故辦案民警、賠償標準、事故認定書、賠償金額在內交通事故“四公開”制度將正式實施。未達到要求的交警隊,市民可撥打63753041投訴。
市民政局:簡化審批,便民辦事
一是簡化部分登記、審批程序,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事時限。將社會福利企業的審批由以前蓋8個部門公章,減少為經2個程序蓋章辦結;將優撫評殘要件辦理程序由10個簡化為7個;將對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申請成立登記和社團申請籌備成立登記的辦理時限由60個工作日縮短為22個工作日,社團正式成立申請登記辦理時限由30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民辦學校的申請成立登記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取消了社會團體組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內設機構備案程序和相應手續;二是取消部分收費項目。對民間組織管理局(8項)、市婚姻管理登記中心(2項)、市殯葬管理中心(2項)共計12項收費項目予以取消,現已報有關部門審批。
工商局:網上2天辦執照
進入重慶市工商紅盾網的企業登記網上辦事系統,按照提示準備齊材料,兩天時間就可以拿到執照。工商部門將在全市推行網上登記辦證。只要一臺電腦,足不出戶,就可以辦完全部工商登記手續。
該網上辦事系統除了辦執照、查詢公司名稱外,還有年檢的作用。目前,我市共有公司類企業近15萬戶,每年新辦企業約2萬戶。我市每年將有約17萬戶企業可以通過該系統節省時間和人力辦理工商手續。
市國稅局:整改問題重規范
對查找出的問題,市國稅局按照“個別問題立即整改,共性問題從制度上加以規范”的原則,立即著手整改。
針對納稅人反映辦稅服務大廳排隊購票擁堵問題,該局立即安排資金購買專用設備,并及時增設辦稅窗口,為納稅人提供快捷服務。
針對社會各界反映的主要集中在辦稅服務上的問題,該局決定從制度上加以規范,迅速擬定下發了《重慶市國家稅務局關于加強納稅服務工作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明確要求各辦稅服務廳(室)應設立咨詢服務窗口或在綜合服務窗口設立咨詢專崗,細化工作職責;實行領導值班制、首問責任制和限時服務承諾制,并組織檢查督促;進一步拓寬“一站式”服務內容,把原來需由納稅人多頭辦理的涉稅事宜,全部調整為稅務機關內部流轉協調辦理,納稅人只需在申請辦理業務時來一次國稅部門,回復時再來拿一次辦理結果,就可辦妥有關事項。
(據相關信息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