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為“民生之本”,是因為它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前提和基本途徑#65377;失去了這個前提和基本途徑,中國歷史上國家政權屢次被“流民”所傾覆的故事就可能重演,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就無從談起#65377;
就業是重慶最重要的安市之策,是建設和諧重慶的當務之急#65377;因為“大城市帶大農村”的特殊市情使重慶要面對城鎮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雙重壓力#65377;
形勢是嚴峻的:2005年末,我市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達2259.2萬人,勞動力“絕對過剩”,嚴重“供大于求”#65377;近年來,庫區產業空虛化問題已經比較嚴重地在人口就業上反映出來,三峽庫區已成為我市就業壓力最為嚴重的區域#65377;雖然我市每年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40萬人左右,但遠遠不足以消化如此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不得不千方百計向外輸出#65377;城鎮就業總量矛盾與結構矛盾并存,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多由年齡偏大#65380;技能單一#65380;文化偏低的“40-50人員”構成,勞動者素質與就業崗位需求不相適應的結構性矛盾突出#65377;這些與大中專畢業生和退役軍人就業問題等交織在一起,將使未來若干年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65377;
因此,建設和諧重慶就要從化解嚴重的就業矛盾入手,從解決民生之本破題——尋找和建立有利于擴大就業的經濟增長方式拉動就業;切實抓好再就業政策落實促進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大力發展勞務輸出,引導就業#65377;?笊
(作者系重慶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