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胡先生近些年來總感到十分疲倦,常常頭暈。半年前去醫院檢查,被醫生診斷為缺鐵性貧血,于是采用口服鐵劑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是沒有明顯改善。后來胡先生先后多次到當地醫院復查,并服用許多補血的中西藥及滋補品都不見效。最近一個月,胡先生出現輕度雙下肢水腫,來到蘇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腎內科就醫,經腎功能檢查,專家診斷胡先生已患尿毒癥,并指出胡先生的貧血癥狀是由尿毒癥引起的。
尿毒癥引起的貧血又稱為“腎性貧血”,在中老年人中較為多見。尿毒癥患者多為中、重度貧血。尿毒癥引起貧血有五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腎臟萎縮,分泌紅細胞生成素減少;二是血中尿毒癥的毒素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三是尿毒癥患者多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從食物中攝取鐵、葉酸等造血原料不足;四是尿毒癥患者常常有凝血功能障礙,易出現皮下、鼻、消化道等出血及月經過多;五是在血液中的尿毒癥毒素作用下,紅細胞的壽命縮短。
貧血患者如經過膳食調理并去除失血原因且進行正規的補鐵治療1個月后,癥狀仍無顯著改善,應想到是否為腎性貧血。如患者同時伴有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皮膚黏膜出血傾向、面色灰暗、水腫及全身瘙癢、高血壓等癥狀,更應懷疑腎性貧血,此時應盡快到醫院化驗,檢查腎功能,以便及早確診、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