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荸薺20枚(洗干凈,并用溫水燙過)榨汁,然后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勻飲用,每日1~2杯,可治大便秘結。
2.荸薺100克,海蜇100克,煮湯服,每日2~3次,治痰咳。
3.鮮荸薺150克,打碎榨汁,加入藕汁100毫升,梨汁60毫升,蘆根汁60毫升同服。每日1~2次,治陰虛肺燥、痰熱咳嗽。
4.荸薺250克,打碎煎湯代茶飲,連食數日,對黃疸小便不利有效。
5.荸薺洗凈去皮,榨汁冷服,每次150克,可治療咽喉腫痛。
6.荸薺7~10枚、鮮竹葉30克、鮮白茅根30克煎服。對胃火所致的口臭、口舌生瘡、尿赤、便秘之癥有良效,一般3~5劑即可見效。
7.荸薺、海蜇(浸泡去鹽)各50~100克,煎湯分2-3次飲下,此即清代名醫王士雄的“雪羹湯”,有清熱化痰、降低血壓之效,可用于治療痰熱咳嗽、淋巴結核和原發性高血壓等癥。
8.荸薺洗凈去皮,用水煮熟,將水澄清后喝下,再吃荸薺。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吃5~6枚即可,對陰津虛損的便秘有效。 9.荸薺250克,生藕150克,白蘿卜100克,洗凈切片,煎水代茶飲服,可防治鼻出血。
10.荸薺500克,洗凈打碎,地榆30克,加紅糖150克,水煎約1小時,每日分兩次服,治療痔瘡出血效果佳。
11.鮮荸薺還可用來治療酒渣鼻,取鮮荸薺數個,洗凈去皮后攔“腰”切開,將切面緊貼鼻患處輕輕涂抹,使白粉堆積在患處。每次擦過后,切莫立即洗臉,以免影響療效,每日早晚涂抹1次。
12.荸薺汁、鮮藕汁、梨汁各等量,隨意飲服,可輔助治療發熱煩渴、痰熱咳嗽、津液不足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