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對老夫妻在一起生活了近40年,是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結合。兩個人從在一起生活開始,都是在幽幽怨怨、吵吵罵罵中度過的。在老婦生完第四個兒子后,兩個人便分室而居、分伙單炊了。如今,他們的孫子已經四五歲了,兩個人的感情開始慢慢地融洽了,成為相濡以沫的兩個人,還時常嘮些閑嗑。
昨天,小孫子以為老婦放好的一摞糧票是沒有用的花花紙片兒,便一聲不響地一張一張地剪開了,等老婦發現時,那一摞糧票已經全部一分為二了。
老婦將剪開的糧票捧至老夫面前,拿出膠水兒,倆人開始往一起對起來。
婦問:“能對上嗎?”
夫答:“能,每一個都有它的另一半兒。”
婦笑著說:“這么說哪個也剩不下,都能找到婆家啦!”
夫鄭重其事地說:“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就找到了幸福,這就像人,生前月下老都給配好了,有時又給分開了。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也就是最幸福了;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就會在打打罵罵中度過?!?/p>
婦問:“世上能有幾人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呢?”
夫若有所思地回答道:“我想不會有幾個人吧!”
兩個人沉默下來,繼續認真地一張一張對著擺了一炕的半截糧票。
已經有20多張找到了另一半。
夫說:“剩下的這些不好對了?!?/p>
婦用堅定不移的口吻說:“慢慢對吧,每個都有它們的另一半。”
最后剩下8個半張的無論如何也互相對不上。
夫說:“差不了多少對上就行了?!?/p>
婦說:“不行,那它們有多痛苦,我一定要它們找到屬于它們的另一半。”
夫說:“是不是有對錯的,把不是一張的對在一起了?”
婦答:“也許是吧?!?/p>
夫妻倆開始一張一張地檢查著。
查出了對錯的三張(六個半截的)。
婦拿著三張對錯的糧票說:“這就是配錯的,真是對不起你們了。”
夫說:“打開重新對上?!?/p>
婦邊拆邊說:“這就是那些結婚了又離婚的,去重新尋找屬于自己的另一半了?!?/p>
夫說:“還有一對配錯的沒有找到呢!”
夫妻倆開始細心地找著。
終于把那張對錯的找到了,是從一點不對縫處找到的,很不容易的。
婦說:“把你拆開,去重新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吧?!?/p>
可是,也許是粘得太牢,也許是粘的時間太長了些,已經拆不開了,除非把它們撕壞。
夫說:“算了吧,都有孩子了,就讓它們這么下去吧。”
婦傷感地說:“這就是那些配錯了沒離婚而湊合過的夫婦?!?/p>
夫說:“這一對錯了,必然導致另一對也錯了。”
這時老婦鼻子發酸,眼圈發紅,眼里含著淚珠,對那張粘錯的糧票說:“真對不起了。”
說完,婦抬頭望了一眼夫,夫也正望著婦呢。夫婦倆兩眼怔怔含淚,剎那間兩人好似發現了內心深處隱藏的東西,不覺顯得有些尷尬,兩人這才發覺,說這些話太令人……為了掩飾這尷尬的局面,兩人含淚對視著哈哈大笑起來,笑著笑著,淚珠簌簌滾落下來,又變成了哭。
須臾,一切又歸于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