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今年35歲,主訴左側后下磨牙咀嚼時誤咬了一粒沙子,疼痛,不能吃東西,檢查時發現她的左下頜第二磨牙縱形劈裂,整個牙齒分為兩半,并且松動,只有勸其拔除。牙齒折裂是造成人們牙齒缺失的第三大原因,緊隨齲齒、牙周病之后。
牙齒折裂的病因復雜多樣。
1.牙齒折裂好發于磨牙的窩溝區,它是牙齒發育時期的鈣化結合區,可因鈣化不全造成牙體結構薄弱,而使牙體抗折裂強度下降,同時中央窩又是正常咬(牙合)時的應力集中區,牙齒在正中或側向咬(牙合)時,(牙合)力在牙尖斜面上分解成垂直和水平方向兩個分力,在窩溝底部水平方向分力可產生劈裂作用,在咬硬物時或大的(牙合)力作用下易造成牙齒折裂。
2.切牙(即門牙)位于牙弓前部,受外力打擊、磕碰等常引起折裂。下前牙、雙尖牙由于咬(牙合)及拉鋸式橫刷牙,常發生牙頸部楔狀缺損,較嚴重者若不及時治療,在咬硬韌食物時易引起牙頸部折裂。上頜第一磨牙在行使咀嚼功能時所承受的(牙合)力最大,加之上頜骨固定不動,其對(牙合)力的緩沖作用低于下頜,并且受到下頜磨牙的被動撞擊,牙隱裂及牙折裂發生率均較高。
3牙尖斜度較大是牙隱裂及牙折裂的高危因素,因各種原因引起牙齒(牙合)面磨耗不均,而造成牙尖斜度明顯增大時,使正常(牙合)力產生的水平分力增加形成創傷,在(牙合)力長期作用下可使牙體抗折裂強度下降,造成牙齒折裂。
4.口頜系統的保護性反射是指經過中樞系統整合,對現有咬(牙合)狀況確定一個無傷害或傷害最小、最適當的下頜運動,但在病理性磨耗等情況下,即使有保護性反射存在,也會因咬(牙合)關系不正常,或咬(牙合)力量不協調而形成創傷,勢必引起牙隱裂或牙折裂。
5.使用某些鎮靜催眠藥物或酒精(酗酒)等后,可引起口頜系統感覺遲鈍,使通常反射被抑制,不能及時調控(牙合)力,其一旦超過牙體硬度,將導致牙體折裂。
6.牙體病治療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削弱牙體組織而引起折裂。如牙髓病治療需磨除一定量牙體組織來提供器械入路及材料充填空間,就可改變牙體內部結構,削弱牙體強度。
7.咀嚼不良習慣,使過大的(牙合)力反復垂直作用于磨耗的(牙合)面,可在牙根薄弱區產生應力集中,引起牙根縱裂。
為預防牙齒折裂,應避免人為的外傷,避免吃過硬的食物,克服不良咀嚼習慣。臨床上治療牙體病應注意充填材料的選擇,還應選擇采用有牙尖保護作用的修復方式,如高嵌體、全冠修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