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時間結構的變化,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為了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變化,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于2006年5月對北京市居民進行了生活時間分配的抽樣調查,有效樣本為1650人。本文依據該調查資料和北京市統計局1986年進行的北京市民生活時間調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與20年前相比,每年少工作兩個半月,休閑時間增加4%
伴隨著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北京居民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休閑時間不斷增加,而工作時間不斷減少。
每日休閑時間增加43分鐘,勞動時間減少2小時20分鐘
2006年調查顯示,北京市居民日平均休閑時間為4小時42分。與1986年的3小時59分相比,增加43分鐘。生理時間增加1小時37分鐘。而總勞動時間減少2小時20分鐘。其中社會勞動時間減少1小時40分鐘,家務勞動時間減少40分鐘。社會勞動時間周平均減少11小時40分鐘。相當于按照1.5個工作日。按此推算年平均減少兩個半月。
1986年日平均生理活動時間、工作時間、休閑時間、家務勞動時間,分別占總時間的比重為41%、32%、16%、10%。2006年日平均生理活動時間、工作時間、休閑時間、家務勞動時間,分別占總時間的47%、25%、20%、8%。
時間結構的變化主要取決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勞動制度(如在1995年由周休一日改為周休兩日)的變革。
從主要休閑活動看,交往時間、教育子女時間、學習研究(正規學習除外)時間、休息時間等均有不同程度減少。而看電視聽廣播和看報紙雜志的時間增加了39分鐘,體育鍛煉時間增加了4分鐘,游園散步時間增加5分鐘。上網一項活動在1986年尚沒有,而在2006年日平均上網時間為22分鐘。另外其他時間增加近1小時。這些多是過去沒有的項目。說明2006年與1986年相比,人們的休閑活動項目出現了多元化趨勢。
休閑時間女性比男性增加的多
調查結果顯示,休閑時間都是男性多于女性。2006年男性為5小時5分,女性為4小時26分。1986年,男性為4小時23分,女性為3小時27分。男性增加42分鐘,而女性增加59分鐘,近一小時。另外,休閑時間與在業狀況有關。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有職業者的休閑時間少于無職業者。2006年北京市無業者的休閑時間比有業者的休閑時間多一倍。
男女休閑協同度大幅度提高
休閑協同度指標是用休閑時間反映男女休閑活動的趨同性或差異性指標。它是以男性某項休閑活動時間為分母,女性該項休閑活動時間為分子計算的。100%為完全協同。即男女在該項活動上花費的時間是一樣的。低于或高于100%,都說明協同性降低。低于100%說明男性在該項休閑活動上,多于女性,相反,超過100%,女性多于男性。也反映男女在休閑活動上的平等程度。
從調查數據看,2006年北京市居民平均的休閑協同度值為97.9%,1986年為78%。提高了9.1個百分點。說明北京的男女共同參與休閑活動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另外,在2006年在教育子女、公益活動和就醫保健以及休息等項目上都為或接近100%。但是學習研究活動、探親訪友即交往時間的協同度與1986年相比,有所降低。但是可以看到,女性的學習研究活動比男性活動時間長。
男女分工日趨明顯
資料表明,與1986年相比,男女之間的分工日趨明顯,可以看成為“男主外,女主內”生活模式的回歸。
做飯時間男女同時減少,男性減少更多
調查結果表明,周每日平均做飯時間減少20分鐘。其中工作日減少20分鐘,休息日減少更多,為33分鐘。這主要是因為家務勞動社會化、在外用餐次數增加以及炊事用具改良等原因引起的。
與1986年相比,2006年男女做飯時間同時減少。男性減少23分鐘,即減少了52%,而女性減少20分鐘,即減少29%。1986年男性做飯時間44分鐘,占女性1小時8分鐘的65%。而2006年男性做飯時間只有21分鐘,只相當于女性做飯時間的43%。可以看出,男性逐漸從煩瑣的家務中解脫出來。
工作時間男女同時減少,但女性比男性減少更多
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在工作時間上,是同時減少的,但是與男性相比,女性減少更多。男性居民與1986年相比,減少1小時22分鐘。即減少18%。而女性相應減少1小時50分鐘。即減少25%。1986年女性工作時間為7小時22分鐘,為男性工作時間7小時41分鐘的96%。而到2006年女性工作時間減少為5小時33分鐘,為男性工作時間6小時19分鐘的88%。這一比例下降,說明北京市女性參與社會勞動的時間減少。
加班加點時間有所增加
從上述分析看,平均工作時間有減少的趨勢。但是,調查資料表明,平均加班加點的時間有所增加。從總體上看與20年相比,增加了4分鐘。工作日增加了8分鐘,而休息日減少了5分鐘。這說明工作日的加點時間增加,而休息日加班時間減少。分男女看,男性居民與1986年相比,加班加點時間增加7分鐘。而女性居民加班加點時間只增加了2分鐘。
睡眠時間大幅度增加
調查資料表明,20年間北京市民的睡眠時間日增加49分鐘。工作日增加37分鐘,休息日增加1小時20分鐘??梢钥闯觯邥r間的增加,主要是休息日大幅增加睡眠時間引起的。在1986年和2006年兩個時點,都是女性睡眠時間多于男性。但是從增加的幅度看,男性比女性多一分鐘。男性增加49分鐘,女性增加48分鐘。引起睡眠時間的增加主要是北京市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即從退休到正常死亡之間的人口比例的增加,會使得平均睡眠時間增加。另外女性不在業人口的增加也是平均睡眠時間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數據表明無業者的睡眠時間多于在業者的睡眠時間。
上下班路途時間有所增加
北京市居民20年間,上下班路途時間增加9分鐘。工作日增加21分鐘,休息日增加5分鐘。增加9分鐘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實際上一方面伴隨著城市的擴大和住宅郊區化,上下班路途的距離延長,因此,上下班會時間延長。但另一方面,道路的整備,交通狀況的改善,使得上下班時間又相對縮短。
(作者系中國休閑經濟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團顧問,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