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力促風險投資與企業聯姻
今年初,中關村科技園區推出了《中關村科技園區創業投資企業風險補貼暫行辦法》、《中關村創業投資發展中心跟進投資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吸引風險投資,實施已經半年多,政府共跟投了21家企業,投入資金三四千萬元人民幣,引導社會資金達1.7億元人民幣。風險投資成為支撐高新技術開發的重要力量,也成為中關村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之一。 據悉,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聯合風險投資公司,以按比例跟投、風險補貼、股權代管、給予代管報酬、低價出售原始股等優惠政策吸引風險投資,期望通過少量的政府資金形成風險投資機制,營造良好的、巨大的風險投資市場。通過市場杠桿作用的發揮,政府的資金成為催化劑,促成投資市場的良性反應。此舉不僅擴大了企業的融資渠道,也為風險投資家找到了投資目標,體現了中關村管委會的良苦用心。
海淀區舉辦高新技術標準創新論壇
10月12日,海淀區人民政府協同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委會、海淀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海淀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淀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及中共海淀區委宣傳部在稻香湖景酒店舉辦了以“標準、品牌、創新”為主題的高新技術標準創新論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助理宿忠民、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房慶、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丁輝、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姚娉、海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于軍、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產業發展促進處殷豪、閃聯信息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清濤,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馮軍出席了論壇。出席嘉賓圍繞今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標準為小企業創造大效益”做了主題演講,旨在更好地發揮國際標準在幫助小企業應對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創造大的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政企暢言“自主創新”
10月10日,北京市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組織召開了“2006企業自主創新論壇”。來自企業界、科技界的政協委員、企業高管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分別就企業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培育世界級大企業等問題建言獻策、交流座談。北京市副市長趙鳳桐表示,今后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努力營造良好環境,積極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在發言中從中國企業創新的認識瓶頸、從方正經驗中總結出的創新三要素以及新型創新型政企關系的營造的層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中關村企業添彩廣交會
在第100屆廣交會上,以中關村企業為“主力隊員”的北京交易團收獲頗豐,高科技產品出口成交總額在交易團全部成交額中所占的比重、單項成績等也以毋庸置疑的絕對優勢摘得金牌。從10年前奪目全場的北大方正、聯想、清華紫光、清華同方,到近兩年備受矚目的中星微電子、華旗資訊,中關村企業著實在廣交會上風光了一把。
“近來,我們制定了《北京交易團分配性展位安排辦法細則》,適當降低高科技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企業參展準入門檻,允許一定比例的參展企業資質不達標率,以扶持和推動高科技和‘雙自主’中小企業通過廣交會走向國際市場。”北京市商務局對外貿易發展處處長楊珊介紹說。
關愛生命,恢復原生態
10月29日,由山東永泰集團、山東魔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辦,聯合國友好理事會、北京市銀行業協會等單位協辦的主題為關愛生命、體恤員工、恢復原生態的魔肽-水凈盾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水凈盾中富含的“FT15-愛膚肽”是一種氨基酸鏈首尾相連的環狀肽,可有效緩解因電磁輻射而產生的大量自由基,使消費者遠離輻射困擾。有專家指出,城市空間人為電磁輻射將以每年7%-14%的速度增長,到2000年,城市環境電磁能量密度最高已比上世紀70年代增加26倍,到2025年可增至700倍。是繼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是美麗與健康的大敵。
《中關村企業文化研究》面世
中關村是北京的金字招牌,除了令人矚目的高科技含量之外,這塊招牌的內涵有著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的深厚底蘊,正是這種底蘊支撐了中關村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近日,由中共海淀區委海淀園企業工作委員會編制的《中關村企業文化研究》正式面世,全書分成調研成果、企業經驗、專家觀點等部分,用20多萬字的篇幅,首次系統地研究了中關村多年來先進企業文化的建設發展歷程及規律,并展示了園區的部分優秀企業的文化建設、學習型企業創建經驗及成果。
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開工奠基
2006年9月28日上午,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軍民用結合產業化基地項目在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奠基儀式。國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集團、海淀區政府、 航天時代電子公司、永豐公司及相關單位領導出席了開工奠基儀式。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于2004年8月與永豐基地簽訂土地開發建設協議,占地240畝,將建設軍民用結合產業化基地,規劃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重點單位,航天事業電子專業的龍頭企業,承擔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部分重點項目的研發與建設工作,同時肩負著大量的國家重要任務。
420家創意企業聚集德勝科技園
德勝科技園是中關村科技園區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經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2002年5月24日正式開園。德勝科技園發展正處于一個戰略機遇期。一是德勝園在年初擴園后企業資源增多,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從2.9平方公里擴到5.64平方公里后,企業總數從1663家增加到3134家。其中,科技類企業929家,占園區企業總數的29.6%,而文化創意類企業有420家,占科技類企業總數的45.2%。二是擴園后空間資源進一步擴大,區域的承載能力得到加強。已建成、在建及待建的園區項目有12個,總建筑面積為96.7萬平方米,還新增商房、中糖、華堂等總計10.6萬平方米商業面積。三是區政府對德勝科技園的資金和政策支持逐步加大。這些都為德勝科技園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內涵。
中關村三板將啟動融資功能
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從今年1月份上馬以來,僅有8家公司在此掛牌,累計成交金額也只有4000萬元,“掛牌慢”和“成交清淡”成了兩大特征。證券業協會副秘書長鄧映翎透露,為破解這兩大困難,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將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引進新的市場功能和交易模式,即掛牌公司可以通過定向增資的方式進行融資,交易模式將采取電子化報單形式提高效率。一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將增加融資功能,掛牌企業將進行定向增資試點。二是改進交易模式,采用電子化報單,采用定價委托,只要價格相同無論數量是否一致,都可以成交,這樣就可以提高效率。另據鄧映翎透露,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將逐步擴大試點,逐步推廣到52個高新區,成為全國統一的場外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