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是猶太歷史上一位盛世君主。他在位期間(公元前973年—前930年),用7年時間在耶路撒冷為猶太教神主耶和華建造了輝煌的圣殿,史稱猶太歷史上第一圣殿。《圣經》對所羅門圣殿的描述,反映了當時希伯來人高超的建筑技藝,其中蘊涵著希伯來民族的情感和藝術審美,以及獨特的藝術價值。
材料與質地
所羅門圣殿是為猶太教主神耶和華建造的殿宇,因而具有神圣性。由于所羅門圣殿的神圣性,建造所羅門圣殿所采用的石料、木料等建筑材料都是上等的。根據《圣經記載,建殿用的主要木料是香柏木、松木和檀香木等珍貴木材。這些木料主要是從黎巴嫩采伐的。建殿用的石料是直接從山中鑿來的。所羅門求耶和華“從黎巴嫩運些香柏木、松木、檀香木來”,用金、銀、銅、鐵等貴重金屬,和善于使用紫色、朱紅色、藍色線的雕刻巧匠來建圣殿。“所羅門建殿,安置香柏木的棟梁,又用香柏木板遮蓋。靠著殿所造的旁屋,每層高五肘,香柏木的棟梁,擱在殿墻坎上。”“殿里面用香柏木帖墻,從地到棚頂,都用木版遮蔽,又用松木板鋪地。內殿,就是至圣所,長十二肘,從地到棚頂,用香柏木版遮蔽。”外殿里一點石頭都不顯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上面刻著野瓜和初開的花。殿里預備內殿,用來安放耶和華的約柜。內殿墻面都貼上精金。所羅門用精金貼了殿內的墻,又用金鏈子掛在內殿前門扇,用金包裹。全殿都貼上金子。內殿前的壇,也都用金包裹。《圣經》上還說:“希蘭的仆人和所羅門的仆人從俄斐運了金子來,也運了檀香木和寶石來。王用檀香木為耶和華殿和王宮作臺”。所羅門王做完了耶和華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衛分別為圣的金銀和器皿,都帶來放在耶和華的府庫里。
藝術形式
“如果沒有體積、比例、色彩的學問,沒有靈敏的手,最強烈的感情也是癱瘓的。”這是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的話。可見藝術創作和情感的關系十分密切。建筑也是藝術,比起其他藝術來更能直接表達人的情感。建筑藝術更需要通過體積、比例、色彩的學問,來體現人們美好的愿望。奧古斯丁說:“美取決于形狀;形狀取決于比例;比例又取決于數。”為了建造圣殿,所羅門國王從全國各地召來能工巧匠153600人,從事監理工作的就有3600人。《圣經》上說,要求“善用金、銀、銅、鐵,和紫色、朱紅色、藍色線,并精于雕刻的巧匠,與我父大衛在猶大和耶路撒冷所預備的巧匠一同做工。”公元前935年,所羅門圣殿終于竣工。這座圣殿是按照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當時流行的樣式建筑的。它位于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坐西朝東,呈長方形。外面有一道橢圓形的石頭圍墻,內建有高大的正殿和幾座側殿。正殿長約9丈,寬約3丈;殿內分門廳、立廳和圣堂三部分。約柜就放在圣殿最里層的圣堂中。殿內的墻壁、天花板、門窗、抱柱、祭器和宮燈都全部涂上一層厚厚的金粉,顯得金碧輝煌。據《圣經》記載,“在殿右邊當中的旁屋有門,門內有旋螺的樓梯,可以上到第二層,從第二層可以上到第三層。”“所羅門王為耶和華所建的殿,長六十肘。又為殿的寬窄一樣,闊十肘。又為殿作了嚴密的窗欞。靠著殿墻圍著外殿內殿,造了三層旁屋。下層寬五肘,中層寬六肘,上層寬七肘。殿外旁屋的梁木,擱在殿墻坎上,免得插入殿墻”。
由此可見所羅門圣殿不僅占地面積廣闊、體積巨大,比例協調,而且色彩耀目。主色調是金色。金色象征著神的榮耀之光。圣殿作為上帝的居所。自然應該用金子來粉飾。金色是非受造之光,象征著天上的耶路撒冷,《約翰啟示錄》中說它的街道是“純金和透明的玻璃”,所以金色是神圣性和天國的象征。
審美與裝飾
當代建筑美學專家汪正章說:“各種體現著崇拜意識的建筑空間和實體,必然導致一種獨特的建筑美學風范的產生——這就是建筑的‘崇高美’。它往往以巨大的體量、夸張的尺度、嚴峻的風格、威壯的氣勢,訴諸于建筑形式,從而給人以某種建筑美的獨特感受。”所羅門圣殿就屬于這類建筑。它不僅體積巨大、風格嚴謹,而且氣勢巍峨,昂然挺立于錫安山頭。雄偉的氣勢給人以崇高美的感受。
所羅門圣殿的美感還在于它精美的裝飾。首先在所羅門圣殿內有兩個用橄欖木作的天使,各高十肘。兩個天使大小相同,用金子包裹著,分別矗立在殿的內側,有一種對稱的美感。每個天使的翅膀都張開著,各長五肘,從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共有十肘。兩個天使的翅膀在殿中間彼此相接。精美的天使把圣殿襯托得莊嚴肅穆。其次,內殿、外殿周圍的墻上,都刻著基路伯、棕樹和初開的花。內殿、外殿的地板都貼滿金子。用橄欖木制作內殿的門扇、門楣、門框。在橄欖木作的扇上兩門,刻著天使、棕樹和初開的花。用松木制做的折疊的門扇上,刻有天使、松樹和初開的花,其余部分用金子包裹。內殿用石頭建了三層,用香柏木建一層。另外還有用銅制造的盆座,盆座上裝飾有獅子和牛。盆座的鑄法、尺寸、樣式相同。5個安在殿門的右邊,5個放在殿門的左邊。顯示出對稱與協調的美感。圣殿內有兩根柱子,柱上有兩個如球的頂,上有兩個蓋住頂的網子和400石榴,安在兩個網子上,每網兩行,蓋著兩個柱上如球的頂。十個座和其上的10個盆,海和海下的12只牛,盆、鏟子、盤子。內殿前有金精燈臺,右邊五個,左邊五個,燈臺上有金花、燈盞、蠟剪,與精金的杯、盤、鑷子、調羹、火鼎以及至圣所、內殿的門樞,和外殿的門樞。這一切都增加了圣殿的美感,反映了當時希伯來人高超的工藝水平。
文化內涵
法國雕塑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說過:“藝術就是感情。”圣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希伯來人對自己民族神耶和華的無限崇拜和敬仰之情。他們用上等的木料、石料和珍貴的金屬,用當時最高水平的能工巧匠來建造圣殿,本身就反映了希伯來人對上帝的虔誠和無限敬仰的感情。所羅門為耶和華建殿,是為了讓上帝保佑他“四周平安,沒有仇敵,沒有災禍”。“照耶和華應許我父親大衛的話說,‘我必使你兒子接續你坐的位,他必為我的名建殿。’”換句話說,就是為了讓耶和華保佑自己王位穩定,江山萬代。耶和華向所羅門保證:“論到你所建的這殿,你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典章,遵從我的誡命,我必向你應驗我所應許你父親大衛的話。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并不丟棄我民以色列。”圣殿建成后,所羅門親自主持了在圣殿安放約柜的隆重典禮。他向耶和華虔誠祈禱:“我已建造了一座殿宇,作您的居所,為您的永久住處。”這充分反映了猶太教人神之間的契約關系。一方面,上帝不會忘記希伯來人,要為民造福;另一方面,希伯來人要虔誠地信奉上帝,遵守神的律法。在猶太教中,上帝是萬物的主宰,代表了無窮的力量。上帝是惟一的神。這種無限性表現在美學上,就是崇高之美。這種權威在圣殿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正如所羅門所說的:“我所要建造的殿宇甚大,因為我們的神至大,超乎諸神。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他居住的。”圣殿所表現出來的藝術風格與美學趨向,一方面是統治者藝術和美學觀點的表達,另一方面也是希伯來民族審美思想的反映。
耶和華圣殿的落成使所羅門聲威大振。四方鄰國的游客商賈紛至沓來,絡繹不絕。猶太教有了這座宏偉壯觀的圣殿作為崇拜中心,在猶太人心目中的地位空前提高,耶路撒冷從此成為猶太教重要的圣地和猶太民族的精神中心。所羅門圣殿的建成,形成了以猶太教信仰為核心的共同精神文化,古代猶太民族基本形成,其民族國家希伯來王國作為民族統一的載體,為古代輝煌的猶太文明奠定了發展的根基。
綜上所述,所羅門圣殿不僅反映了希伯來人的審美觀,蘊涵了希伯來人宗教情感,承載了希伯來文明,其藝術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