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社會和諧首先要黨內和諧,只有黨內和諧了,黨才有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才能對和諧社會建設起重要的帶動和示范作用。我認為,黨內和諧應該是比黨內團結更寬泛的概念,是黨的活力和團結的統一。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不僅要努力提高領導社會建設的本領,而且首先要增強黨內和諧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的和諧。
不斷推進理論武裝工作,實現全黨思想認識上的和諧一致。理論是黨的行動指南,是凝聚黨心、贏得民心的旗幟。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無法實現和諧的。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著力回答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進一步統一全黨的思想認識。當前特別是要把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放在突出位置,幫助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指導意義、科學內涵,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全黨的實際行動,轉化為領導科學發展與促進社會和諧的實際能力。
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進一步發揚黨內民主,實現黨內關系的和諧。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只有發展黨內民主,才能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增強黨的活力和團結統一。要認真貫徹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逐步推進黨務公開,積極拓展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渠道,保障黨員行使黨章賦予的各項權利。要嚴肅查處侵犯黨員權利、壓制黨內民主的行為,為講真話、講實話的同志提供支持和保護。要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加強黨內民主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健全全委會、常委會工作規則,改革和完善黨內選舉辦法,推動黨內生活制度化、規范化。要把擴大黨內民主與維護黨的集中統一起來,統一思想認識,保持步調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保證中央政令暢通。
改變完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實現黨政關系的和諧。共產黨執政以后,黨政關系如何處理好,如何和諧,一直在探索,但是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我個人認為,還是黨的權力過大,權力過分集中。這跟市場經濟制度完善是有關系的。
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關系,還得進一步具體化,明細化。比如人大組織法,規定地方政府要討論決定本地區的重大問題。黨委地方工作條例,也規定黨委討論決定。黨委政府都有決定,重大問題沒有了界限,就很容易搗雜,所以這方面問題還有待明確。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決反對腐敗,實現黨群關系的和諧。目前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還比較嚴重,特別是有些領導干部以權謀私、貪贓枉法、腐化墮落的案件仍時有發生,這不僅損害黨的先進性,而且也是影響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為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維護黨內和諧的重大戰略任務來抓,一刻都不能放松。各級領導干部怎么能夠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首先得樹立這種思想觀念,另外要解決的就是如何真正從大多數人的利益出發決策。還有一條就是為了使決策能夠符合老百姓的利益,需要調查研究,傾聽群眾的意見,不要麻木主觀想當然的做抉擇。如何加強群眾工作恐怕也是現在需要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