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度創作?舞蹈表演不只是單純地再現舞蹈編導的藝術構想,它本身也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主要是在編導創作構想制限下的創造性活動,稱為“二度創作”。
二度創作的準備工作。舞蹈演員在進行二度創作時,基于對角色的理解、體驗和感受,通過自己對意象創作的把握以及對所要塑造形象的感悟,以情感為線索,體現出個人獨特的風格來。一般我們演員在表演前有一些準備。首先,舞者要對作品的時代特征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對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以及所處的生活環境能夠細致地體驗,這也是演員在塑造形象時的重要前提。其次,舞者為成功地塑造作品中的形象,還必須進行相關的技術技巧的訓練,使得作品中能夠出現一個個新的亮點,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這也是一名舞者專業水準達到一定層次的重要體現。
對意象創作的把握。所謂“藝術意象”,它是指:舞者在學習作品的過程中,將主體的審美情感、審美認識與把握到的客觀審美物象相融合,在頭腦中經過創造性的藝術想象而形成的藝術形象或情境,想象在藝術意象的積累活動中處于核心地位,它是舞者將自己對生活的積累進行整合、移情、變形等一系列運作,創造出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世界。在我看來每個舞蹈演員的頭腦中都應有一個意象的倉庫,無論是大自然的景色,還是生活的情景,或是文學、影視、戲劇、音樂等藝術形象,都應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表象,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迅速再現出來,可供自由地索取和創造。
對個人風格的體現。對舞蹈演員來講,風格有兩層含義,一是舞蹈編導所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在思想、情感、性格上和動作上具有獨特的特征。二是演員通過自己豐富的意象積累和對所要表現形象的感悟、理解創造出的獨特而又充滿個性的舞蹈形象,這也是演員二度創作的中心環節。演員在學習一個作品時并不是對編導預先設計的動作和情緒的簡單模仿,也不可能將編導頭腦中的構思充分再現山來,因為除去一些客觀原因外,還與演員自身的條件和性格以及對作品的理解息息相關,在編導教授舞蹈動作時,常會有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動作韻律存在,真正有關動作的內在神韻還要演員自身去體驗和揣摩。編導畢竟不是藝校中的舞蹈教師,不會對每一個呼吸和眼神都講得那么清楚,使得同一個作品經過不同舞者的演繹會出現迥異的風格來,而這種微妙的動作韻律需要演員自身的悟性,在情感的驅使下,通過自己的二度創作豐滿編導的藝術構思,正是因為有的演員是在用心去跳舞,用心靈去擁抱舞蹈,使得他的表演風格出現了與眾不同的特色。
二度創作的舞臺呈現。
演員的最終目的就是在舞臺上展現自己,將自己對作品的深刻體驗和所學技術技巧地相互融合,以情感為線索,把自身情感完全注入到所要塑造的形象中去,通過一系列的肢體語言在舞臺上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使觀眾能夠同演員塑造的形象同呼吸共命運。但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又和排練場的表演有一定的差異,會受到場地、燈光以及心理因素的影響,老師在排練場看排練因為距離比較近,容易被舞者所感染,而舞臺離觀眾比較遠,這就要演員充分地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和情緒去調動觀眾,有時甚至還要加大動作的幅度,才能被臺下的觀眾清晰地感受到。有時也會因為場地較小或者燈光太強使原本設計好的技巧不得不改動,這時就更加需要演員有豐富的舞臺經驗以及自身的二度創作,做得不露痕跡,動作流暢,使觀眾察覺不出,而又覺得合情合理。
總之,舞蹈演員在進行二度創作時,首先,要在生活中注重意象創作的把握,將一切有特點的人、事、物都納入到自己的意象倉庫中去,使舞者的內心變成一個神奇的、充滿感情的世界。其次,在熟練地完成編導所規定的舞蹈動作外,還要進行相關的技術技巧的訓練,力求能為表達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增光添彩。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內涵,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個性的升華,將舞蹈的形式與內容緊密結合,從而塑造出具有個人風格的鮮明生動的舞蹈形象。這樣才能更好地在舞臺上呈現出一個個令觀眾難以忘懷的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