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平凡的工作,是不是應該對自己有非凡的要求?過著平常的人生,是不是應該要求自己有非常的修養?郜仁慶,丹徒區上黨鎮財政所長,一位年輕的共產黨員,用自己的踏實工作和出色表現作出了斬釘截鐵的回答:應該。
郜仁慶,從事財政工作以來,把熱血沸騰的志向和枯燥無味的數字結合起來,把努力做好工作與做好人結合起來,把努力做好人與做好共產黨員結合起來,嚴于修身,精于業務,甘于寂寞,樂于奉獻,二十多年如一日,一絲不茍,無怨無悔。
二十余年來,郜仁慶已經把自己和財政事業緊緊地連結在了一起。為了財政這一神圣事業,他奉獻了自己全部的熱愛和忠誠。在這支出色的隊伍中,他也得到了進步和成長:學習上孜孜以求、不恥下問,業務上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從不懂業務逐漸成長為行家里手;從單位出納會計、農稅員、總預算會計、副所長到所長,他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做著平凡而普通的事情。他以實際行動樹立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財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今年40歲的郜仁慶,1988年從丹徒區姚橋中學財會班畢業后,進入丁崗財政所工作,一直干到2004年3月調出。在丁崗財政所,郜仁慶每個崗位都干過,整整20個年頭,他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忠于職守,任勞任怨。他說,不管干什么工作,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用“學習上當帶頭人,工作上挑重擔,團結上當模范”來概括他在丁崗財政所的工作一點也不為過。正因為這樣,2004年3月他被組織上委以重任,調到上黨財政所任所長。
上黨鎮屬茅山老區,是個大鎮,更是個經濟薄弱鎮。郜仁慶毫無怨言,不討價還價,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短時間內就進入了“角色”。雖然只有短短的近三年時間,上黨財政所卻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連續兩年被評為區級“文明財政所”,這其中傾注了郜仁慶太多太多的汗水。
來到上黨,他從熟悉環境開始入手,通過與干部職工談心、交心和開座談會等形式,了解所里的實際狀況,找到了開展工作的“鑰匙”。首先,做到工作有計劃,開好所務會。每月初及時召開所務會,按照工作目標,布置各人工作,聽取各人上月工作匯報,這樣一來既能了解掌握全所工作進度,又知道各人的工作情況,做到全所一盤棋。其次,搞好全鎮的預算。針對上黨收支矛盾突出的實際,他與總會計制作了一個詳細的預算表,對全鎮財力及各部門收支做到胸中有數,便于日常工作,當好政府的管家。為了使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堅持“一保運轉,二保招商,三保穩定”的原則,他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機關內部財務預算制度。可以說,郜仁慶做到了盡心、盡職、盡能。用“五個堅持”可以概括他在上黨財政所的工作:一是堅持抓收入不松勁,二是堅持抓管理有實招,三是堅持抓深化農村稅費改革不歇氣,四是堅持抓作風建設有力度,五是堅持抓好隊伍建設有成績。
在上黨的近兩年時間,郜仁慶做到了兩點:一是勤工作,二是將廉政落實在行動上。平時他勤在工作上、事業上,每天早上班、晚下班,把財政所當作工作、學習、生活的家,嚴以律己,事事做同事的榜樣。財政所長的官雖不大,但掌握全鎮的財力。為管好這個家,郜仁慶把廉政落實在行動上,堅持樹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四種意識來約束自己,嚴格遵守財政系統廉政建設的規定。
郜仁慶自己工作有兩大特色,一是工作有創新精神,二是工作有吃苦精神。為了支持農民致富奔小康,兩年內上黨財政所共為18戶農戶提供創業擔保貸款70余萬元,這是全市第一家提供農創資金貸款擔保的鄉鎮。為了做好糧食直補資金的發放,郜仁慶身先士卒,在發放過程中積極帶頭,加班加點,帶病工作,去年一個人完成兩個村1000余戶的發放工作,今年上黨與上會合并后,任務加重,又一個人完成了5個村4000余戶的發放工作。
平凡見偉大,丹心鑄財魂。郜仁慶雖然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跡,但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財政干部服務人民,熱愛財政,無私奉獻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