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看綜藝節目,但不喜歡看綜藝節目里的愛情節目,因為搬上電視屏幕的愛情故事,多了一些炒作的成分,就像一盤菜,添了太多的調料,而失去原來的味道。
唐麗是我在一個失眠的晚上打開電視邂逅的一個情感故事的女主角,她不美麗,但清秀、端莊,讓人感動。大學畢業后她放棄在城市的優越條件,毅然嫁給了高位截癱的農村男孩,每天為丈夫翻身擦身二十幾次,每天為丈夫腿部按摩八個小時,后來,為了籌集丈夫巨額的手術費,她不辭而別到縣城一家賓館當了洗衣工。
這個情感尋訪節目從唐麗的不辭而別開始,在丈夫漫長的思念中拉開帷幕。尋訪的過程有著太多的懸念,也有著太多的曲折,唐麗的出走之謎,尋訪的柳暗花明,唐麗,最終走進了我們的視野。
記者采訪她時,最后問了三句話:你愛他什么?你想過自己的未來嗎?你覺得自己幸福嗎?唐麗的回答很堅決:我很愛他,愛他的堅強;我想過自己的未來,和他永遠相守,這就是我的未來;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和他在一起,這就是我的幸福,幸福對于我很簡單。
那一刻,真的很感動,家徒四壁的破屋,曲曲折折的山路,高位截癱的丈夫,收入微薄的土地,舉步維艱的生活,她竟然說她很幸福。
相對于她的幸福,我們是不是幸福太多?而我們為什么又覺得不是很幸福?
褪去所有的功利和虛榮,幸福有的時候確實很簡單。節日中能夠和家人團聚其樂融融吃一頓飯,這就是幸福;看著父母年紀愈來愈大而身體健健康康,這就是幸福;看著兒女活潑可愛,愈來愈懂事,這就是幸福;生日時愛人能夠想起買一個蛋糕,這就是幸福;朋友在過年過節時發來一個祝福的短信,這就是幸福;看著別人為生計四處奔波,而自己擁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這就是幸福;看著別的一家幾口蝸居在租來的幾平方小屋中,而自己擁有雖不很大但屬于自己的房子,這就是幸福……
想到朋友發給我的一個短信:天空的幸福是一片藍,森林的幸福是一身綠,陽光的幸福是鉆石般璀璨,貝殼的幸福是依偎著一片海,而我的幸福是知道你一切都好。
幸福真的可以這么簡單。沒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擋我們的幸福,就像貧窮和疾病也無法阻擋唐麗的幸福一樣。我們很幸福,唐麗也很幸福,因為她有永不言棄的愛,愛使幸福變得簡單,也使幸福變得崇高。
總有一種母愛,讓你我流淚
她是一個平凡的母親,卻是一個偉大的母親。
原本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雖有病在身,家境也不是太殷實,但兒子從小聰明伶俐,年年都是三好生,升入大學后是優秀團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班主任助理,年年都獲得獎學金。兒子的優秀和杰出讓她和老伴苦中有樂,兒子的未來在她的眼前就像一片晴朗的天無比燦爛。
然而,兒子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痛擊垮了她,在大學校園的綠茵場上,酷愛足球的兒子摔了一個跟頭,他感到腰部疼痛難忍,到醫院就診:腎衰。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最后可能就是尿毒癥。
曾經視兒子為全部的她一下子懵了,兒子那么燦爛的明天可能隨著病情的發展而逐漸喪失,而且,兒子曾經那么鮮活的年輕的生命,也可能隨著病情的發展而永遠地失去。
像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她陪伴兒子四處求醫問藥,總希望能有治愈兒子病情的藥方。然而,結果并不樂觀,兒子愈來愈重的病情像驅散不了的陰影籠罩在全家人的心上。
只要兒子不在場,她的淚水像開了閘的水,她難以制止的淚水不僅在宣泄內心的過度的傷痛,更多的是訴說一個母親在兒子病痛面前的無奈,她是一個母親呀。
屋漏偏遭連夜雨,和她相依相伴的老伴因為過度的傷心舊病復發,住進了醫院。
曾經就在那么一瞬間,她萬念俱灰,她想到了輕生,想到了放棄,但看到曾經那樣讓她開心的兒子,想到和老伴相濡以沫走過的歲月,想到自己就是他們全部的依靠和精神寄托,她又放棄了這個念頭。
兒子的藥是進口的,國產藥已控制不了兒子的病情,每天的費用就要兩百多塊。每過幾個月,兒子就得去醫院檢查,一檢查就得住院,一住院就是幾個月,幾千元的住院費往往才交了幾天,又有醫院的催款單過來。巨額的醫療費讓她一次次心力交瘁,她向親戚借錢,向朋友借錢,也向同事借錢,每借一筆錢,她都滿懷感激地寫下借條。她曾想把自己的器官移植給兒子,可是多年的有病之軀卻不宜手術,她只好了卻此念。下崗在家的她在小區找了一份打掃衛生的工作,工資低得可憐,但為了給兒子多爭取一點藥費和手術費,也許是杯水車薪,但終究距離她心中的夢近了些。
兒子還在進行漫長的治療,她還在日復一日地努力,她把笑容和信心給了兒子和家人,卻把傷痛和艱難留給了自己。像一個孤獨的行者,在一個個不眠之夜,她這個讀書不多的女人打開了筆記本,把她的傷痛、她的無助和她的希翼全部流淌成筆下一個個真實的文字,在記述中,在傾訴中,她給了自己信心也給了自己勇氣。她的淚水一滴滴打濕漫長孤獨的夜,她的文字卻一個個溫暖傷痛無助的心。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是一個母親的故事,我仔細看她,身高只有一米五,過早蒼老,過于瘦弱,但她堅強地屹立,像一座巍峨的山。當我和她面對面,傾聽她平靜的述說,感受她傷痛的無助,看到她堅強的文字,我的淚水就這么一下子,全涌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