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西安市以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妥善安置職工為目標,以產權制度改革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為重點,以建章立制和嚴格程序為手段,整體謀劃,規范運作,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積極、穩妥、扎實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取得明顯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國企改革工作的主要成效
2003年,我們按照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我省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精神,確定2003~2006年全市完成240戶國有企業改革的工作目標。近幾年來,尤其是2005年初市國資委組建以來,全市上下把推進國企改革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到位,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國企改革工作協調和推進機制,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推進國企改革的工作格局。到2005年底全市完成了260戶國有企業改制工作。2006年初,市委、市政府規劃了“十一五”期間國企改革工作,今年要全面完成西安旅游、標準股份、西安飲食、天地源股份4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等20戶企業改制,2007年底前完成國有工業企業和非工業系統的大中型企業改制,2010年底前一般競爭性行業的國有資本要全部退出。
西安市國有企業改革有以下幾個特點:
1、市政公用行業國企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西安市將市政公用行業的國企改革作為重點著力推進,組建了西安公交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引資6500萬元;作為西北地區公用行業最大的國企改制項目,市天然氣總公司資產重組項目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國資委全程參與指導,認真制訂方案,精心組織實施,規范操作程序,通過向境內外投資人有限招標的方式,確定了香港中華煤氣作為投資人,為我市引進增量資金7?郾4億元;由市國資委、西安市政道橋建設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出資設立的西安市市政建設集團公司于2005年11月順利掛牌,提升了市政建設企業的資質和核心競爭力。市建總公司、市自來水公司等企業的改制工作2006年也都正式啟動。
2、兼并破產工作在探索中穩步推進。針對西安市嚴重資不抵債企業的實際情況,我市同國家和省政府相關部門及債權銀行反復溝通、交流,并幫助企業完善破產預案,爭取享受國家兼并破產政策。近年來,全市先后有15戶企業列入全國政策性破產計劃,其中市屬企業6戶。經過同有關部門的反復協調和積極工作,西安氮肥廠、西安塑料制品廠破產后分別被陜西星王集團和西安硫酸廠整體收購,新項目已建成投產,職工得到妥善安置;西安蝴蝶手表廠、長樂毛紡廠和灃河實業總公司破產后,市財政投入1?郾4億元資金,使4000多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西安風雷儀表廠列入國家政策性破產計劃后,經過扎實細致的前期工作,2005年年底正式進入破產程序,目前破產清算工作正在緊張進行,計劃年內終結。同時,西安市積極做好秦川、遠東、慶安、西鋼、794礦等9戶中省企業破產清算和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協調服務,確保了這些企業政策性破產工作的順利實施。2005年,我們在廣泛調研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出臺了《特困企業職工安置暨依法破產試點工作意見》,先后確定26戶企業進行依法破產試點,目前這些企業的資產審計、職工安置方案制定和安置費用測算等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這項改革探索是西安市國企改革的重大舉措,對特困國有企業退出市場、促進結構調整、保證職工權益、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得到其它城市的廣泛關注,也受到西安市困難企業及其職工的認可。
3、股權分置改革工作基本完成。2005年四季度以來,西安市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積極同國家和省政府有關部門協調與溝通,全力推進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工作,目前已完成西安旅游、標準股份、天地源股份等3戶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西安飲食、交大博通2戶上市公司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基礎性工作,正在履行相關程序。2006年上半年,西安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將全面完成。與此同時,我們還完成了南風日化、大唐電信等國有參股企業股權分置改革的相關工作。
4、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并軌”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為減輕企業負擔,我們加大了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和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工作力度。西安市審查認定了108戶困難企業,財政給164戶企業借支生活費,完成了2萬多人的“并軌”工作。同時,先后完成了鐵路系統15所學校、3個醫院、7個幼兒園以及全市第二批35個企業所屬的52所學校、9個公安處與原主辦企業分離的工作。前不久,西安市下發了市屬企業分離中小學實施方案,12戶企業辦中小學的移交工作全面啟動。
5、積極穩妥地處置國企改制遺留問題。西安市在處理部分前些年已改制企業遺留問題和因職工安置不到位等因素引發的職工群訪事件的同時,針對西安第一汽車運輸公司等一些正在進行改制企業的職工集體上訪問題,多次直面群眾,聽取情況,解釋政策,在對改制各個環節及工作程序進行復審的基礎上,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確定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具體要求,指導和推進改革,受到了企業和職工的好評,有力地推動了企業改制,維護了社會穩定。
二、推進國企改革的主要做法
1、加強制度建設。根據國家和省上有關精神,西安市在認真總結企業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并針對改制方案不完善、程序不完備、審批不嚴格、行為不規范等問題,先后制定了《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西安市國有企業改制工作流程》、《西安市產權交易暫行辦法實施細則》、《關于聘用中介機構的暫行工作辦法》等若干制度和規定,有效地保證了西安市國企改制工作的健康發展,防止了國有資產流失,較好地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西安市國有企業改制工作流程》對改制工作的各個環節及要求做了明確規定,對企業改制的實施和操作起到了良好的規范作用;《關于聘用中介機構的暫行工作辦法》堅持市場運作、管用分離的原則,建立中介機構備選庫,引入競爭機制,對國企改制中聘用中介機構的行為進行了規范,有效扼制了中介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和“低評賤賣”國有資產的現象,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受到了《經濟日報》、《中國經營報》等媒體以及國務院國資委和許多地市國資委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2、健全工作機制。一是明確目標和工作責任。西安市每年都在調查研究基礎上,確定全年國企改制的工作目標,并將其作為全市重點工作,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全市重點工作督查落實和目標責任考核范圍。二是建立“三會制度”。我們根據改制工作經驗和實際需要,確立了市國企改革協調聯席會議、國企改革工作例會和改制方案論證會的“三會制度”。三是搭建資本運營平臺。西安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組建兩年來,先后完成了西安蝴蝶手表廠等3戶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及西安漢斯啤酒飲料總廠等企業人員與產業整合,發揮了資本運營平臺與“操刀手”作用,加大了工業企業改制和資產重組力度。2006年,我們又將陜鼓集團等21戶工業企業劃轉到工業資產經營公司,實施資本和產業整合。同時,西安工業資產經營公司發揮融資功能,落實3億元貸款并取得20億元授信額度,為工業整合和改革發展提供了資金保證。四是建立督導協調機制。2005年西安市組建了三個國企改革督導組,采取拉網式逐戶檢查方式,對列入年度目標企業的改制進展情況定期進行督導檢查,研究協調企業改制中的困難和問題,推動了全市國企改制工作目標的實現。
3、嚴格規范操作。在推進國企改革工作中,我們堅持嚴把“三關”:一是嚴把資產評估確認關。在國企改制和資產重組中,我們一方面按《關于聘用中介機構的暫行工作辦法》規定要求和程序選擇確定評估機構,一方面改變過去單純按成本法評估資產的做法,針對不同改制形式選擇相應方法,對重點項目組織專家評價,向市場法靠攏。市天然氣總公司資產重組中采用國際通行的價值收益法進行資產評估,通過公開招標選擇投資商,既實現了國企改制過程的規范、透明、公正,又充分體現了國有存量資產的市場價值,使西安市獲得溢價收入2?郾5億元;同樣采用價值收益法進行評估,使西安東方購物中心增值4000萬元,建國飯店增值1000萬元。二是嚴把改制方案審批關。我們把確定改制形式、制定改制方案作為關鍵環節來抓。要求改制形式必須符合企業實際,改制方案必須符合政策規定,職工安置方案必須經職代會審議通過和勞動部門審核,企業債權債務必須落到實處,做到方案政策適用不準確不批,程序不完備不批,要件不齊全不批。三是嚴把產權交易關。我們根據國務院國資委3號令的要求,規定凡進行改制的國有企業的產權轉讓項目,必須進入指定場所進行公開交易。同時將產權交易公示從以前的改制方案審批后提到審批前,公示期從7天延長到20個工作日,體現了政府審批的有效性、嚴肅性和交易過程的市場化原則,實現了國有資產重組價值和新投資人的“雙重發現”。
三、推進國企改革工作的體會
1、推動國企改革工作必須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了全力推進國企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座談會、專題會議進行研究,袁純清書記、孫清云市長親自主持召開座談會、調研會,分析全市國企改革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多次聽取改制重組重點項目進展情況的匯報。市政府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全市國企改革協調聯席會,對全市國企改革工作進行研究部署,督促指導,協調處理和審定重大改制項目及改制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各分管副市長也經常對分管行業的國企改革工作進行督促指導,提出具體要求和意見,有效地推動了國企改革工作。
2、推進國企改革工作必須整體謀劃,創新思路。長期以來,特困企業是西安市國企改革和結構調整的難點。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特困企業改制職工安置問題,我們研究制定了《特困企業職工安置暨依法破產試點工作意見》,對試點企業職工安置、欠繳的社會保險等費用,采取財政托底辦法解決,企業通過關閉或依法破產的途徑退出市場。這項舉措使西安市在綜合運用政策、市場和法律手段,幫助困難企業解決改革和發展問題,促使其有序退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和實質性進展。最近,我們在對西安地區工業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基礎上,制定了《西安工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行動方案》,要求市屬工業企業要在2006—2007年完成改制重組,并明確了資本與產業整合方向,確定了工業資產經營公司在資本經營、融資及工業園區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推進國企改革工作必須嚴格程序,規范操作。為確保國企改革質量,市國資委制定了《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要求企業改制要做好清產核資、財務審計和資產評估,嚴格產權交易程序,依法保護債權人利益,規范向經營者和職工出讓國有產權的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切實維護企業和社會穩定。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及一年來的實踐證明,只要嚴格程序、規范操作,就能保障國企改革工作健康、規范、有序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