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在與世界經濟接軌的關鍵時期,國有企業改革也進入了攻堅階段。如何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防范風險、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是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必須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使權力有所制衡,真正實現產權明晰、權責清楚、管理科學、政企分開,從產權制度上保證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制度化。國有企業是重中之重,企業所有者明晰有利于內控機制的完善。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過程中,要注意:(1)內部控制環境的優化。特別是要創建以誠信為基礎的企業文化,誠信既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環境的主要因素。同時,它作為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并通過外在的社會評價和內在的良心發揮著法律強制作用難以替代的作用。而內部會計控制是由人建立的,必然也要由人來行使的。(2)建立學習性組織,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觀念。人是觀念創新的根本和靈魂,企業制定經營目標,設置核算機制,都必須依靠人的創造性工作,做到全員參與,做好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3)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董事會的職能。改變大型國有企業的董事會成員基本上被該企業的領導班子包攬,由自己來監督自己,失去了董事會應有的職能的狀況。(4)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審計委員會。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紀律檢查部門為基礎,成立一個直接歸董事會管理并獨立于被審計部門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通過內部常規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會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
二、提高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樹立科學的會計控制觀念
員工(特別是單位的各級負責人)的內部會計控制觀念決定其對內部會計控制態度,從而影響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功能的發揮,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的每一位員工樹立以下的內部會計控制觀念:(1)內部會計控制面前人人平等。內部會計控制一旦實施,應具有相應剛性和嚴肅性,全體員工,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要以實際行動貫徹遵守內部會計控制制度。(2)建立起授權、執行、監督為核心的“三權分立”的會計控制機制,有效地防止、發現錯誤與舞弊。(3)內部會計控制優先。會計控制在內部控制的中心地位決定了會計控制優先于其它的控制制度。(4)重視對職工、特別是管理層的法制教育,重點學好《會計法》、《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包含基礎規范和相應的具體規范)、國有資產管理等法律法規。在學習的基礎上,使企業所有員工認識到內部控制不應僅僅是財務部門所應關注的,更應該從公司的高層開始,形成由上而下的制度執行和由下而上的執行反饋制度。
三、建立以《會計法》為基礎,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為依據的會計控制制度
科學的內部控制要結合自身組織的特點,以法律法規為基礎,我國企業制訂內部會計控制的依據主要有《會計法》和財政部頒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十七條明確了“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會計監督制度”;第五條“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以及會計法的其他條款,為單位健全內部會計控制提供了法律依據。(2)作為配套措施,財政部即著手組織開展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研究,迄今已陸續頒發了“基本規范”“貨幣資金”“采購與付款”“銷售與收款”“工程項目”“對外投資”“擔?!钡热珖砸幏缎晕募?,同時印發了固定資產、存貨、籌資、成本費用、預算等控制規范的征求意見稿,這些規范都是企業制定會計控制制度的依據。(3)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更重要的是應從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和組織結構出發,為企業量身定做,必要時要對組織結構再造和流程再造。(4)引入中介機構的介入。由社會中介機構對單位內部控制提供咨詢服務是國際慣例,如國際上著名的會計公司具有豐富的提供咨詢服務的經驗,公司在完善自己的內部控制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中介機構的經驗。
四、實行預算管理,探索會計人員委派制和財務集中核算
(1)預算控制是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國企業在從粗放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也正在積極推廣全面預算管理。預算是將企業的戰略邏輯化、定量化、表格化。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控制、調整、考核、分析、監督等過程中,企業各部門在縱向和橫向都要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內部控制的優化和實施。財務部門通過定期的將實際發生的數據與預算進行比較,實現對最終財務數據的形成進行全程監控,確保全部經濟業務在財務報表上得到真實、準確的反映,為實現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提供幫助。(2)積極進行會計人員委派制和財務集中核算的探討。會計人員委派制和財務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強會計人員工作的客觀性、獨立性,通過會計人員委派制,可以保證會計人員相對獨立地開展工作,不完全受制于企業負責人。目前很多企業都實行了會計人員委派制和財務集中核算,但是存在著權威性不夠,缺乏法律支持的問題。
五、強化單位負責人在健全內部會計控制中的責任,建立主要管理人員問責制
美國國會在安然事件后,于2002年通過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規定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或類似職務人士必須書面聲明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負責。我國會計法第四條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都說明了企業最高領導在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上的責任。單位負責人如何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呢?立法的本意就是要讓單位負責人擔負起健全內部會計控制,推進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實施的責任,只有科學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作為企業來說要按照會計法的要求建立問責制,形成有效的對“一把手”管理的約束和激勵機制。
(作者單位:浙江眾恒會計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