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游戲機大戰中,用戶基礎最為雄厚的PS3卻面臨最危險的處境
電玩世界里硝煙彌漫的戰爭越來越逼真,在現實中,索尼(Sony)、微軟(Microsoft)和任天堂(Nintendo)同樣對血腥廝殺了如指掌。
在這個價值300億美元的市場,玩家們上演了一出無法謝幕的三國志。曾被迫靠便攜游戲機為生的任天堂在11月攜Wii卷土重來,和索尼PlayStatiort3一道向微軟Xbox360發起猛攻。
事實上,今年的混戰之于三玩家的意義截然不同。任天堂靠創新精神重獲新生,人緣逐步攀升,后來者微軟一慣依靠高效進攻穩扎穩打,但索尼卻急需一場勝利來緩解公司所處的困境,尤其在電池召回事件令其近期利潤嚴重下滑的境況下。
PS3是目前索尼產品線中唯一可見的真正具備冠軍潛質的產品,但千呼萬喚始出來后,CEO斯金格爵士會得到滿意結果嗎?從以下分析來看,前景并不樂觀
首先,價格會成為絆腳石。60G硬盤機型售價高達599美元,20(3硬盤機型價格為499美元,而Xbox360和Wii的價格分別是399美元和250美元。盡管如此,索尼仍是在賠本賺吆喝。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的估計,在不包括手柄和包裝的情況下,60G PS3的制造成本約為840美元,20G的制造成本約為805美元。因而,即使不考慮營銷成本,PS3的先期銷售也會給索尼帶來巨額虧損。
其實Xbox360當初也采用了以低于制造成本價來加快主機銷售的營銷策略:每銷售一臺Xbox360就要虧損126美元。但如今,隨著量產以及配件價格的下跌,每臺Xbox360的制造成本已降低至323美元,甚至還留出了76美元的毛利。而索尼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夠達到平衡點。
另外,索尼目前的產能無法跟上市場需求,11月PS3首發時日本本土市場只獲得了10萬臺的配額,北美市場40萬臺,可憐的歐洲玩家只能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夠看到PS3上架。
更深層的意義上,PS3的劣勢還在于混亂的設計思路。制造成本如此之高是由于索尼將其武裝到了牙齒,包括強大的CELL中央處理器及藍光光驅等。甚至,索尼計算機娛樂公司總裁兼PS游戲機之父多良木健提出了“PS3電腦論”。這使得PS3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強大的游戲機,但它卻不能提供最完美的游戲體驗。索尼公司把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混淆了。
可以想見,資深玩家興沖沖地取出游戲機后,沮喪地發現附件中并不包括一條把PS3連接到高清電視機的視頻線,要知道在高清電視機上使用藍光DVD光驅可是PS3最大的賣點之一。相反,Xbox360則隨機提供了該視頻線。而且,當他打算開始游戲,卻發現還需要通過USB線把無線游戲手柄與基座識別成功,然后才能使用無線手柄。Xbox360可不需要這么麻煩,打開箱子12分鐘后就可以進入Quake 4開始“殺戮”了。
更令人不滿的是,PS3能播放MP3中美妙的音樂,但只要游戲一開始播放就會停止。而在Xbox360的世界里,可以聽著剛剛下載的HIP-HOP音樂馳騁在賽車游戲當中。這不是什么復雜功能,但索尼的工程師看起來并不了解玩家需要什么。
PS3和Xbox360背道而馳。作為一家典型的PC公司,微軟深知如何為Xbox360提供易用、親切的用戶使用界面,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而PS3似乎努力使自己成為一臺性能強大的專業電腦。這真是奇怪的思路,難道游戲玩家沒有電腦么?
在與創新先鋒任天堂的較量中,索尼的不足體現得更為明顯。
在今年的便攜式游戲機市場,全能型選手PSP擁有寬大、亮麗的屏幕,能播放MP4和MP3,甚至還能瀏覽照片或電子書籍,它銷量不錯,但還是輸給了畫質相對粗糙的DS。同樣的情況很可能在電玩戰場再度上演。
與索尼出爾反爾、表示PS3不兼容部分老游戲不同,Wii將會兼容之前所有的游戲。同時,由于創新的手柄設計,Wii在未發布之前就被外界高度看好。事實上,任天堂切中了電玩世界的根本要害:注重大眾游戲精神的滿足與提升。
與PS3和Xbox360不同,Wii并不把那些骨灰級玩家當作自己的目標客戶。它沒有PS3那樣的高清游戲畫面和強大快速的中央處理器。但如同DS的定位一樣,Wii被用來吸引那些入門級玩家和潛在消費者。通過任天狗、Big Brain Academ、運動會、釣魚等老少咸宜的游戲,父母孩子將會一起沉浸在Wii所營造的神奇世界里。幾分鐘輕松上手的游戲再加上3款新一代電子游戲機中最便宜的250美元售價,可謂典型的藍海戰略案例。
不可否認,以PS2極大用戶群為基礎的PS3會在短時間內獲得相當的成功。上市當天,許多PS3在十幾分鐘內輕松售罄;拍賣網站上,一臺PS3的購買權甚至被競價至1103美元之高。不過,這難道不是索尼拋出數十億美元后理所應當聽到的聲音么?真正的考驗應該是首批50萬臺PS3的用戶反饋—考慮到這點,索尼可要做好反思的準備了。(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