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癢癥又稱為冬季癢,學名是缺脂性皮炎。此種病癥雖然對人體不會構成危險,但是情況太嚴重會影響到個人的生活質量;有時候在夜里睡覺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想抓,而且往往越抓越癢,一發不可收拾;越抓皮膚瘙癢范圍越容易擴大,嚴重者還會導致失眠,影響睡眠品質;或是白天上班、外出的時候突然覺得瘙癢,常常陷入想抓又不能大大方方抓的尷尬處境。
一般干癢癥發生在秋冬更迭、溫度下降時,好發于本身皮膚已過敏或是敏感性肌膚者及老年人。這是因為皮膚表面的冷熱感覺細胞,對氣溫的變化十分敏感,天冷時會造成皮膚表面的血管收縮,使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保濕能力相對降低,便容易出現過敏、干燥、龜裂等現象。
除了以上這些常見的原因之外,其他因素也有可能誘發或加重皮膚發癢的癥狀。例如,緊張的情緒和過大的壓力都會令人焦躁不安,削弱人體免疫力,打亂新陳代謝的正常規律;在身體免疫力下降的情況下,外界因素更易乘虛而入。同時煩躁的情況也會影響患者對瘙癢的承受力,使患者控制不住地想去大力抓癢,反而增加了皮膚發生病變的可能。
有效改善“冬季癢”并不難
對于這種因天氣干燥、寒冷所引起的皮膚干癢,應該如何來預防及改善呢?其實這種季節變化引起的皮膚問題,最重要的是以預防為主。
預防皮膚干癢的關鍵,就是維持皮膚滋潤,減少角質層水分及油脂的散失,保護皮脂腺功能。醫學專家表示,因為季節所引起的皮膚變化,最容易為大家忽略的,就是生活習慣也要跟著氣候轉變而調整的觀念。
建議大家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做起:
1.使用中性、弱酸性或不含皂堿成分的用品
清潔用品不能用去油力強的肥皂或沐浴乳。尤其在清潔、沐浴后,當你感到皮膚緊繃、干澀,超過5分鐘以上,就表示那些清潔品要淘汰掉了。
2.避免泡澡和過熱的熱水澡
泡澡泡太久,或是洗澡水太熱容易刺激皮膚油脂的分泌。因此,應適當縮短沐浴時間,以免皮膚水分及脂肪過度流失。此外,洗澡時不要太用力搓揉,以避免洗掉皮膚的皮脂、角質層等保護膜,進而引起局部發炎、紅腫的情況發生,加重瘙癢癥狀。
3.加強沐浴后的保養
洗完澡后,趁著水汽還停留在皮膚表面,可以涂抹鎖水、濕度較高的乳液,尤其是頸部、四肢等易干燥的:部位;這樣可幫助皮膚達到油水平衡,并在皮膚表層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水分蒸發。而且剛洗完澡時,毛孔還是張開的,護膚品也比較容易滲透吸收。如此,皮膚在得到有效的滋潤后,就能減少干癢的癥狀了。
4.避免過度清潔
面對皮膚不時引發干癢的困擾,很多人誤以為,皮膚發癢又脫屑是因為個人衛生沒做好,于是澡就洗得更勤快、更用力。但皮膚角質層卻因洗刷過度,失去了保護皮膚的作用,導致皮膚細胞內的水分更容易蒸發,皮膚更加干燥。
此外,天氣寒冷時人體代謝變慢,因此也要減少去身體角質的次數。不當的去角質,會把皮膚表面的天然水脂層洗掉,刺激角質基底層,反而會使角質不正常增生,使皮膚變得更厚、更粗糙,脫屑更多,瘙癢癥狀更嚴重。一般來說,去角質的次數.正常肌膚1個月一次;敏感性肌膚以溫和方式,2個月一次即可。
小叮嚀:保水機制決定膚況
想要有效紓緩并解決干癢癥狀,必須進行日常保養及涂抹外用類固醇藥膏止癢且兩者并進才能事半功倍。此外,應盡量避免搔抓以免病情惡化引起紅腫發炎,甚至感染細菌。情況嚴重者,醫師建議以口服抗組胺藥來緩解癥狀。
最后,提醒你,多觀察自己皮膚的變化,隨著季節變換,保養品也要適時更換。一旦發現皮膚出現異狀,可先從加強身體保濕能力做起;如果沒有明顯的改善,也不能自行隨便涂抹藥膏,還是必須前往皮膚科咨詢,以免引發癥狀加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