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媽今年65歲,有多年糖尿病史,平時既吃降糖藥,又打胰島素。由于年老好忘事,經常漏服藥物或忘打胰島素,有時,事后想起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定時、定量、規律用藥是保證血糖良好控制的基本要求。即便是偶爾一次漏用藥物,也有可能引起血糖的顯著波動或短期內居高不下;若是經常忘記按時服藥,后果就更嚴重了。在長期的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幾乎所有病友都有偶爾忘記服藥的經歷。許多病友要問,如果忘了服藥事后想起來,是應該立即補服呢,還是就算了呢?補服藥物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一般來說,如果耽誤的時間不太長,最好是及時補服,以盡可能減少漏服藥物帶來的不良影響;若耽誤的時間太久,處理就不一樣了。下面就上述問題詳述如下。
如果偶爾忘記服藥,及時補救是最明智的選擇,也是最安全的辦法。例如,本應餐前日服的磺脲類藥物,飯吃完了才想起來藥還沒吃,此時可以抓緊補服,也可臨時改服快速起效的降糖藥如諾合龍,以挽回因漏服藥物對疾病的影響。但如果已到了快吃下頓飯的時間才想起來,這時肚子已空,如果補服或者和下頓飯前的藥物一起服用,有可能由于藥物作用太強而引起低血糖。正確的做法是在服藥前先查血糖,如果血糖較高,可以臨時增加原來的用藥劑量,并把服藥后進餐的時間適當后延;若餐后血糖仍然比較高,對于年輕患者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
a-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要求在進餐時與第一口飯嚼碎同服,餐后再吃效果較差。如果飯后才想起沒服該藥,不一定非得補服。
我們知道,胰島素一般要求在餐前注射,如果病人吃完飯了才想起胰島素還沒有打,補救的方法要視具體情況而具體對待。對于使用超短效胰島素(如諾和銳)治療的病人,可以在餐后即刻注射,對療效影響不大。對于早、晚餐前注射預混胰島素(如諾和靈30R)的患者,如果早餐前忘記打胰島素了,可在餐后立即補打,其間要注意監測血糖,必要時中間加餐;如果想起來時已快到中午,應檢查午餐前血糖,當超過10毫摩爾/升時,可以在午餐前臨時注射一次短效胰島素,切不可把早晚兩次預混胰島素合并成一次在晚餐前注射。
有些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病友到外地出差時,因嫌注射胰島素不方便或是擔心外出時胰島素因無法冷藏而失效,于是就用口服降糖藥物來臨時代替胰島素。因為胰島素和降糖藥物的作用機制完全不同,效果也不同,代替的結果會打亂已經穩定的血糖水平,引起血糖波動或升高。再者,不是在任何情況下兩者都能相互替代,比如1型糖尿病以及用磺脲類降糖藥物無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藥物治療基本無效。再就是,患者對胰島素的保存不必太擔心,只要室溫不超過25℃,胰島素是可以不冷藏的,且1個月內不會失效。
老年病友由于記憶力減退,容易忘事,做到按時服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輕度到中度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改用長效的口服藥物。如每天只需要口服一次的長效格列吡嗪、達美康緩釋片或者是格列美脲。另外,目前已有了長效的二甲雙胍可供選用,這種每天只服一次藥的方法既方便又有效。也許有病友要問,不吃藥,每天只打一次胰島素可以嗎?回答是否定的,至少現在還不行,如果單用胰島素治療,需要每天注射兩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