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正處花季,化妝是出門前的必修課。不過因她是敏感性皮膚,在使用化妝品后臉上常常出現紅疹子,并且瘙癢難忍。按照朋友的推薦,劉梅用含有皮質類固醇激素的藥膏涂搽于面部。果然,臉上的紅疹子全消失了,也不癢了。劉梅非常高興,以后稍有不適便用激素類藥膏往臉上抹。久而久之,她發現自己越來越離不開激素了,并且面部常常出現潮紅、瘙癢不適。到醫院檢查診斷,才知道患了“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其罪魁禍首就是劉梅長期外用的激素類軟膏。
就皮膚來說,是不可隨便抹激素類藥膏的。由于糖皮質激素具有很強的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抗增生等作用,所以臨床上以糖皮質激素制成的外用軟膏、霜劑在皮膚科應用相當廣泛。但是激素在治療的同時也有很多副作用及不良反應。如顏面部常見的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痤瘡等皮膚病,患者未經求醫就自行涂抹藥膏,開始因激素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病情可暫時得以掩蓋。一旦停藥,病情又很快加重,甚至形成惡性循環,形成所謂的“激素皮炎”,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
糖皮質激素類藥膏按作用強度可分為四類,常用藥物有:
低效:氫化可的松、潑尼松龍和甲潑尼龍、四環素可的松眼膏。
中效:曲安萘德、丙酸倍氯米松、去炎松、地塞米松、丁酸氯倍他松、艾洛松、皮炎平。
強效:戊酸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膚輕松、氯氟舒松。
極強:丙酸氯倍他索、鹵美他松(適確得)、雙醋酸雙氟拉松(索康)。
激素類藥膏能治療的皮膚病的種類比較多,其副作用及不良反應也較多。很多患者對此并不十分了解,隨便濫用激素類藥膏,往往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再加上有些藥品廠商過分強調療效,從而使消費者忽略了其副作用,在觀念中形成了許多誤區:
誤區一:激素類藥膏是皮膚病的萬能藥
由于激素是免疫抑制藥,可以誘發或加重感染,故其對病毒、細菌和真菌性皮膚病不適用。比如單純皰疹、皮膚結核、痤瘡、毛囊炎、足癬、體癬和股癬等皮膚病,就不能使用激素類藥膏,否則只能加重病情和耽誤治療。
長期大量使用激素類藥膏,用藥部位可出現程度不同的皮膚萎縮、變薄,毛細血管擴張,皮膚潮紅或產生淤點、淤斑,皮膚干燥、發黑或呈魚鱗病樣變化,以及出現脫發、多毛、激素性粉刺等。
誤區二:激素類藥膏可以長期使用
長期大量外用激素類藥膏,可通過皮膚吸收而引起全身的副作用。不少人因此出現骨質疏松等癥,嚴重者甚至產生自發性骨折。
長期使用激素還可誘發或加重感染,使感染病灶蔓延、惡化。部分病人因此誘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導致潰瘍出血、穿孔。還有的病人因此誘發青光眼、白內障等。
誤區三:兒童、老年人都可能用激素類藥膏
嬰兒及兒童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小,因此對激素的敏感性大于成年人。故而嬰兒以及兒童應盡可能減少藥物的用量,僅用低效或者不含激素的藥膏。伴有慢性疾病的老年皮膚病患者應慎用激素類藥膏,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心力衰竭、癲癇及精神病患者,尤其不宜過多使用這類藥物。
誤區四:皮疹褪了就可以立即停藥
長期使用皮質激素類外用藥的患者,可產生習慣依賴性或成癮,久用后不能突然停藥。因久用皮質激素類藥膏后,機體腎上腺皮質的正常功能受到抑制,一旦突然停藥便可因機體激素分泌量不足而引起病情加重。因此,長時間使用皮質激素類藥膏后,倘若需要停藥,應逐步減少用藥劑量,直至完全停藥。
誤區五:臉上自行涂抹激素
激素類藥膏曾經使不少女士出現的紅色疹子的面部皮膚變得光潔,于是她們便認為激素藥膏也可護膚,天天往臉上抹。殊不知,如長期使用含激素的藥膏,不僅損害容貌,而且會加快皮膚老化。因此,千萬不要隨便亂用含激素藥膏,以免損害自己的花容月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