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此時由于氣候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要求較高,而且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對較強,適當進補不但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把滋補品中的有效成分儲存在體內,為明年開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冬令進補,在時間上主要指立冬后至立春前這段時間,而習慣認為冬至前后最為適宜。
進補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食補,二是藥補。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
芝麻 味甘性平,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和無機鹽,是一種滋補強身劑,能補血潤腸。用芝麻做的點心,易消化吸收,不僅能滋補身體,而且對毛發生長及潤膚有特殊的功效。
芝麻揀去雜物,洗凈,炒熟,磨碎搗爛后,可以沖牛奶或豆漿吃,也可每天早晚各吃少許。
核桃 自古被民間視為強壯劑,其性溫補,有強腎、補血、潤肺、益胃和補腦等功效。它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鋅、錳、鎂、鈣和多種不飽和脂肪酸。
核桃可生吃,或制作糕點、糖果,也可做菜,如核桃肉丁、核桃雞丁等。制作方法是:先將核桃仁用熱水浸泡去皮,每個桃仁可分成四五塊,以小火在熱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撈起瀝干,另將加工好的雞肉丁或豬羊肉丁用醬油、糖、酒、淀粉拌勻,放在油鍋里炒熟后,撒進桃仁,再翻炒幾下,就成為美味佳肴了。
紅棗 能養胃健脾,補血補氣。身體虛弱或恢復期病人可常食。紅棗可生吃,熟吃,也可制成糕點,還能加工成蜜棗、黑棗、酒棗等。
不過,對于平素胃腸虛弱之人,在進補時可先服用些黨參、白術、茯苓、苡仁、扁豆、陳皮之類的調理腸胃藥物,再由少至多地進服補藥。若在感冒或其他急性病期間,應停服補品,待急性病治愈后再繼續進補,否則會使病癥遷延難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