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老先生已經101歲了,不知情的人看來,他肯定已是老態龍鐘、朽氣十足了。然而,事實恰恰相反。他除了稍微有些耳聾之外,其他方面都“平安無事”,而且思維清晰,充滿活力。
無故加之而不怒
周老活到100多歲,經歷了很多事情,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度量要放寬一點。老人說:“劉少奇曾說過‘吃小虧占大便宜’,我說我是‘吃小虧不占大便宜’,你吃虧就吃虧一點,無所謂啦。有些人常常為小事吵架、生氣,我認為沒有必要生氣。德國的哲學家尼采說得好:‘生氣都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人家做錯了事,我生氣,不是我倒霉嗎?所以不要生氣,這句話很重要。譬如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就相信古人的兩句話‘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也就是說,突然發生的事情不要驚慌。文化大革命突然來了,一些人到我家把我家的東西搬走了,我也不驚慌;造反派給我強加了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我也不生氣,這就是要把度量放大,也就是‘無故加之而不怒’。我認為這是咱們中國的傳統,非常好,特別是儒家的許多觀點,對于做人、處事,都很有用處。”
“象鼻子運動”與周老運書
周老年輕的時候很喜歡打網球,現在已經做不了這樣的運動了,老人就自己琢磨了一種運動方式,還給它取了一個很形象的名字——象鼻子運動。周老說:“大象的身體很龐大,但它卻健康得很,不大生病,雖然它沒有蹦啊跳啊的,但它的鼻子卻經常地運動著,這正是持久的小運動帶來的大健康,而且這種鍛煉不需要器械、場地,隨時都可以進行,我寫文章累了的時候,就站起來運動一會兒,我的桌子就是我的運動工具,小書房就是我的運動場。”說著,老人還站起來給我們表演了一番他獨創的“象鼻子運動”——扶著桌子,晃晃頭、聳聳肩、扭扭屁股、伸伸腿……小小的運動鍛煉了全身。
周老住在三樓,天氣好的時候,他也會下樓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樓里沒裝電梯,老人并沒覺得不方便,他說,這樣對他來說是件好事,可以鍛煉身體,老人上下樓從不用人攙扶,都是自己走。
規律生活保健康
周老說:“老年人離退休后,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起居定時。不要熬夜或者看電視過晚。否則會破壞生物鐘的正常運轉,又可導致疾病的發生,影響健康和正常生活。老年人切忌孤獨,應廣交朋友,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體活動;或者與年輕朋友交流思想,吸取青春活力,使老年生活興味盎然。我現在都老的出不了遠門了,只好把青年朋友請進家來。”
在日常生活中,周老一日三餐以牛奶、青菜、雞蛋、豆腐為主,主食吃得很少。周老先生說:“牛奶是好東西,但有不少人喝不習慣,我也喝不慣。我是在紅茶中兌入牛奶一起喝的,這樣口味好些,因為紅茶的濃重氣味可以去掉一些牛奶的腥氣,牛奶是廉價的滋補品但要堅持常年喝,這樣才會對身體有好處。紅茶性味甘溫,可補氣養陽,生熱暖體,還可以去油膩、開胃口。”
家庭溫馨是長壽的潤滑劑
周老家里懸掛的照片中,有周老和夫人張允和的照片。從照片上可以看出,張允和年輕時花容月貌,晚年雍容大方,不失大家閨秀的風范。張允和去世時享年93歲。周老說,早年他們要結婚時,母親曾偷偷去給他們算命,算命先生說他們夫婦倆活不過35歲。說到這里,周老還寬容地笑著說:“是現在醫學技術發展了,我們才能活這么大歲數。”相伴69個春秋,夫妻倆很少紅臉,即使有爭吵,也從不大聲吵,過兩三個小時也就好了。
周老跟我們說,他們夫妻倆跟漫畫家丁聰是好朋友。一次,他跟丁聰說自己要買一輛三輪車帶著老伴出去玩,車還沒買,就被丁聰畫成漫畫在報上刊登了。老人還笑著說:“小丁當時還沒敢告訴我,怕我罵他呢。”至今,老人還保存著這幅有意思的漫畫。
也許,家庭的溫馨和睦正是長壽的潤滑劑。在這個我們每天都要生活的地方,舒心、幸福才能有良好的性情與平和的心態。
80歲還照常工作
雖然已是百歲高齡,但周老還堅持寫文章,做學問,每月都會在內地或香港發表一篇文章,還應邀每月給一本雜志寫文章。老人80歲的時候身體狀況還非常好,行動十分靈活,經常坐電車出去買東西,85歲才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用老人的話說:“再不退休就不好意思啦,占著別人的位置啦。”老人說,人生就是一個增長弧線,100歲就是一個關口,1~10歲是生長期,20~80歲都可以正常工作,90~100歲就開始衰老了。
80歲還正常工作,這在很多人看來也許是不現實的事情,但在周老的眼中是很正常的,而且他也是這么做的,“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并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實踐,周有光老人已經為祖國健康工作了80多年,也許正是這種責任感和不斷地學習、工作的積極態度,才能使老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奮進的精神、樂觀的態度,也才能在自己的長壽路上繼續健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