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十六宜提倡“谷道宜常提”,又稱“氣宜常提”或“撮提谷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提肛吊襠”動作。其做法是,吸氣時稍用意用力,提起并收縮肛門及會陰,略停頓再放松呼氣,反復5-7次。經常提肛吊襠可升提陽氣,氣歸丹田,溫煦五臟而益壽延年,并能防治脫肛、痔瘡、陽痿、早泄、遺尿、尿頻等疾病,好處多多。
1.經常提肛可以約束尿道,治療尿失禁。當尿液不由自主、無法控制地由尿道滲漏出來,即為尿失禁,這是很多成年婦女的煩惱。尿失禁的誘因通常是在運動、咳嗽、大笑、大哭時腹壓增加,使得膀胱壓力突破尿道的阻力,使尿液漏出或膀胱肌肉收縮、尿道肌肉放松,造成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經常做提肛動作,可以增強骨盆底肌肉群的反應和收縮能力,增進肌肉的張力,加強尿道的阻抗力,減少膀胱肌肉的過動反應,使約束小便的機能得到恢復和加強,就能祛除尿失禁的困擾。
2.經常提肛可以利水通淋,保護前列腺。中老年男士的排尿障礙約半數與前列腺肥大有關,50歲時發病率約50%,到80歲則高達90%。前列腺位于膀胱之下,內有尿道穿過,其分泌的前列腺液約占精液的1/5,有養護精子的功能。當病變而肥大的前列腺壓迫尿道,會使尿道變窄,即可出現尿液不易排出,尿線變細且欲排乏力而延長排尿時間,甚至點點滴滴、間歇排尿,尿后還有殘尿感等癥狀,最終可累及腎臟功能。提肛動作可使骨盆底諸肌(提肛肌、恥骨尾骨肌、尿道括約肌)以及神經、血管,各器官組織之循環代謝活躍起來,達到利水通淋、消除前列腺腫大及炎癥的作用,對改善排尿困難具有良效,如加上搓揉睪丸及按摩會陰則功效更佳。
3.經常提肛可以活血祛淤,消除痔瘡。痔瘡是因肛門靜脈曲張、血液回流不暢所引起,凡長期便秘、久坐久站,好食辛辣或腹內壓增高時,都容易引發本病。發病以肛門疼痛、大便出血為常見癥狀。提氣縮肛時對肛周靜脈產生一個排擠作用,使局部靜脈回流暢通是獲效的原理,尤其選擇在呼氣時收縮肛門,利用此腹內壓較低的契機,更有利肛門靜脈血液的回流。
4.經常提肛強壯會陰,提高“性”趣。在女性骨盆底和陰道的肌肉中有一束肌肉叫做“恥骨尾骨肌”。它猶如一張繃緊的吊床,支撐著骨盆內的全部臟器和陰道的肌肉。如果該肌缺乏經常的鍛煉,而處于松弛或異常緊張的狀態,將會引起陰道敏感性下降,性快感減弱,甚至小便失禁。一般中年婦女,尤其是經陰道生產的多產婦,胎頭壓迫可導致骨盆底和陰道肌肉變得松弛萎縮,產傷也可造成骨盆底肌肉松弛和陰道擴張或韌帶裂傷,而加重上述遺憾。經常提肛可以使整個骨盆底肌肉群變得堅實而富有彈性,有利于生殖器官的血液供應,增強性感受能力,進而可提高夫妻性生活的質量,促進家庭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