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遺傳或在光線不足之處近距離閱讀是造成近視的主要原因。然而科學家最新研究證實:飲食不當、被動吸煙、睡眠不足、久看電視、環境噪音等都是造成近視的重要誘因。
飲食不當 科學家發現,食物中的營養素過高或不足時,都可能引起近視。如果缺鉻時,就會導致晶狀體和房水滲透壓的變化,房水便會進入晶狀體,使晶狀體成凸形,屈光度增大,從而形成近視。另外,青少年多喜愛吃甜食,由于糖代謝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和影響體內鈣質的含量,而維生素B1缺乏,會促使近視的發生或使原有的近視程度加深;鈣質含量的減少會使眼球壁失去正常彈性,造成近視的惡化。因此,為防止近視,要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粗糧蔬菜,限制高蛋白、動物脂肪及含量較高的食品,糾正偏食習慣,避免因食物搭配不當而引起近視。
被動吸煙 經常被動吸煙人的眼球毛細管和視網膜血管都存在著輕到中度的動脈硬化性病變。原來,被動吸煙后會造成血管內血液氧供應減少,由此影響視敏度。如果長期被動吸煙,則由于持久造成視網膜血管缺氧而誘發眼底小動脈硬化。一旦發生這一問題,視力下降就難以糾正,而且還可導致嚴重的眼疾。
睡眠不足 一般來說,大多數近視眼發生于青春發育期。如果這時期的青少年缺少睡眠時間,就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身體各部位的發育不平衡。因為眼睛的發育和視力調節主要受植物神經的支配,當植物神經出現功能紊亂時,眼內睫狀肌就會出現異常收縮,使眼軸變長,從而形成近視。目前,一些眼科專家認為,眼部植物神經,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失調,是引起近視眼的病理基礎。眼科醫生的調查和統計資料證實,造成眼部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首要因素,是缺乏睡眠時間。因為眼睛實質上是大腦組織的延伸部分,故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必會影響眼睛的健康。為了防止近視的發生,每天要保證有8~9小時的睡眠時間,并且每天做1~2次眼保健操。
久看電視 經常長時間看電視節目,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使眼部調節晶狀體的肌肉疲勞,晶狀體曲度增加,外界平行光線進入眼內聚集在視網膜前,而出現視物不清,臨床稱之為近視眼。另外,電子光束雖然經過電視機內多種電路的處理過濾,但仍有部分射線從熒屏上散發出來。這少部分射線對人體不會產生影響,但時間長了卻能使眼角膜表面粗糙。角膜一旦受損,將會使眼睛發癢疼痛,視物模糊不清,嚴重的會致盲。
環境噪音 噪聲會損害聽力,近期國外資料表明,噪聲能使人區別光亮的視桿細胞受到損害,從而光敏度降低,識別弱光的反應時間延長,噪聲在95分貝時,40%的人瞳孔增大,在115分貝時,眼睛對光亮度的適應性會降低20%以上。噪聲環境中,人的色覺和視野會發生異常。長時間接觸噪聲者,最易發生眼疲勞、眼痛、流淚和視物不清等。所以,青少年要避開高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