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婚補”消費,是指已經結婚多年的中老年夫婦,為了彌補某種遺憾,加深夫妻恩愛而進行的一種感情投資。比如披婚紗,重溫往日的戀情;贈首飾,補上年輕時的遺憾;游山水,也要瀟灑走一回……
我和老伴結婚時,正是國家困難時期,物資極度貧乏。又值當年自己剛從中專畢業不久,每月工資只有38.5元。而家里也困難重重,父親患“老慢支”,常年臥床,弟弟正在上中學,家里一貧如洗。沒有新房,只好借用隔壁一個遠房奶奶家的;沒有一件像樣的新衣,只好借一位在縣城工作的堂兄的一套半新棉大衣作新郎禮服。送給老伴的最貴重的禮物就是六尺平絨和小組同志們每人湊5角錢買的一條毛圍巾。買不起高價糖果,回單位時只帶了一包紅薯干給同事們當喜糖……
如今兒子、女兒收入不菲,我和老伴養老金也很可觀,而且還有辛勤筆耕的第二收入。可以說是吃穿不愁,生病有醫保,銀行有存款,生活進入了小康。“心閑尋樂老來俏,最美不過夕陽紅”,何不與時俱進趕趕“婚補”的時髦呢?
2001年,是我們結婚35周年。我和老伴進行了第一次“婚補”,到江南去旅游。相夫教子,很少出門的老伴,她嘴里念著白居易“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詩句,感慨萬分。從那次“愛之旅”后,我和老伴每年都要進行一次旅游。
今年是我們結婚40周年。年初,女婿到深圳出差,我從自己的稿費中取出1500元,悄悄地交給他,要他給老伴買一個紅寶石婚戒。女婿跑了幾個商店,貨比三家,精心挑選,并私自墊上500多元買了一個質地上乘、式樣大方的紅寶石婚戒。
3月24日,是我和老伴結婚40周年紀念日。那天,天浪氣清,惠風和暢。在喜宴桌上,我慢慢地打開寶盒,取出戒指,戴在老伴的手上,兒孫們都歡呼雀躍。一朵紅云升上了老伴的面頰,她仿佛年輕了十多歲……很久很久,我們都沉浸在無比的幸福之中……
盛世難逢,晚年如詩;夫妻恩愛,白頭偕老。趕一趕“婚補”時髦,了一了當年的夢想,不在此時,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