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婦女,在放了節育環以后的第四個月,月經又遲遲不來。去醫院檢查后,是懷孕了。她感到奇怪:既然放了環,怎么還會懷孕?
帶環妊娠的原因可能有:環已脫落;環在宮腔的位置較低,靠近宮頸口,起不到抑制受精卵著床和發育的作用;環的大小和宮腔大小不合適,或者環已變形,喪失避孕作用;子宮內膜對節育環不起反應,達不到避孕作用等。其中最常見的是脫環后懷孕。
環既然已經放進去了,怎么會脫落出來呢?
原來,對于子宮來講,環是一種異物。子宮的排異功能,使子宮肌肉不斷收縮,企圖將環排擠出去。此時,可能會出現腰酸、腹痛、白帶增多,月經量增多等現象。所以,在環安置好以后的最初幾個月內,最容易發生排異反應而出現環脫落現象。時間一長,子宮慢慢適應了,與環也就“和平共處了”。時間越長,就越不容易脫落。
除了排異作用外,引起環脫落的還有以下5個原因:①沒有掌握好放環的適應證。例如婦女在流產后、產后宮腔過大或哺乳期長期不來月經,子宮很小,這樣過大或過小的子宮都不適合放環;②子宮脫垂,宮頸口松或宮頸有裂傷者,放環后容易脫落;③宮腔大小和環大小不合適;④與環的質量和形狀有關:有芯的環、質量較硬的環、金屬塑料混合環不易脫落,單純金屬環和質量較軟的環,容易脫落;⑤放環的技術問題,放環時未將環送到子宮底部,或者放環后退出送環器時,將環帶到宮頸口附近,這種情況都可引起脫環。
為了減少脫環率,除了醫務人員要提高放環技術和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環號、環型外,上環的婦女也應密切配合,放環后應休息兩天,一周內避免干重體力勞動。定期去醫院做隨訪檢查。一般放環后的第一個月,在月經干凈后到醫院去檢查1次,3個月后再復查一次。以后根據情況,每隔1—2年復查1次。脫環率最高的是環剛放好后的最初3個月,特別是在月經期,宮口微開,經血外流,環最易脫落。時間長了,子宮對環已經適應了,脫環的概率也就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