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生理性腹瀉嗎?
Q:我家寶寶不到3個月,最近幾天的大便都是噴射狀的,像撒尿一樣,而且是黃色呈水蛋花樣,泡沫多,偶爾放屁時還會拉出一點大便。每次喂奶(母乳喂養)到一半都要哭鬧,肚子咕咕地響,還經常哭鬧不安。喂過3次媽咪愛,也不見效。他的精神頭兒和原來的一樣,只是比以前貪睡,吃奶也少些了。老人說這是生理性拉稀,很多嬰兒都這樣,不用管自然會好。請問是這樣的嗎?另外,母乳喂養孩子,乳母的飲食需要注意什么?
廣東 小全
A:根據您在信中所描述的寶寶狀況來看,腹瀉病的可能性比較大,應立即到醫院進行大便檢測,以確認是否為細菌引起的腸道感染,或在秋冬季節小兒常見的病毒性腹瀉(需要特異性的檢測方法)。孩子肚子咕咕響,還經常哭鬧不安,應考慮有腸脹氣及腸功能紊亂的可能,必要時要經過反復檢測大便,并做大便培養來確定。
喂藥方面,媽咪愛屬于調節腸道微生態藥物中的一種,它是通過促進正常腸道菌群生長,致使病菌受到抑制從而緩解腹瀉的。僅僅吃3次是達不到藥效的。而且,微生態藥物中,除了樂托爾可以與抗生素同時服用外,其他品種的微生態藥物都需要與抗生素相隔1小時以上。
有些嬰兒由于對牛奶或某些食物不耐受,也會出現腹瀉。不過,這種腹瀉在不吃此類食物后會逐步好轉。但是,如果停止這些食物后,仍存在腹瀉、體重不增的現象,就應去醫院就診了。
純母乳喂養的乳母,在飲食方面應避免貪涼,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保持情緒平衡。若有呼吸道感染,應戴上口罩,以免傳染給嬰兒。
為何不宜空腹吃柿子?
Q:我們這里是柿子產區,孩子從小就愛吃柿子,有時吃了柿子就不想吃飯了。我也常因孩子愛吃水果而高興。可是最近,我看到報紙上說小兒不宜空腹吃柿子。請問這是為什么,會有什么嚴重后果嗎?
河北 小朱
A:柿子味道甜美,營養又很豐富,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柿子含有鞣酸及樹膠、果膠等成分(未成熟的柿子中含量可達到25%)。如果空腹食入大量柿子,鞣酸蛋白、樹膠、果膠會把柿皮、柿核、植物纖維黏合在一起,在胃酸的作用下,可凝固成結塊。如果在胃內形成胃石,孩子可出現上腹部不適或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若胃石過大,堵住幽門,可出現梗阻現象。所以,盡量不要空腹吃柿子,也不要一次吃過多的柿子。
濕疹如何治療?
Q:我女兒現在100天,是人工喂養,吃配方奶。她出生后不到1個月時,臉部兩側出現了濕疹。用了醫院開出的藥后,濕疹脫皮,看上去很可怕,也不敢再用了。不知道應該如何治療?用什么藥好?平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河南 小范
A:濕疹的治療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激素類藥膏是治療濕疹的特效藥,如艾落松、尤卓爾等都可以用于兒童。但由于激素類藥膏都有潛在的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也就是說,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由專科醫生根據寶寶的病情來選擇用藥,不要自己到藥店去自行購買。濕疹病因復雜,有一部分患兒的濕疹與飲食有關,比如牛奶、雞蛋清是小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如果您擔心孩子的濕疹與飲食相關,可以到醫院做相關檢查。而且,您的寶寶是人工喂養,有條件的話,建議您選擇低致敏性的奶粉。
平時要注意,盡量不要讓孩子抓撓皮疹,因為癢一抓是惡性循環,會導致病情加重。同時還要注意讓孩子少穿一點衣服,因為燥熱會使瘙癢的感覺增加。
黑發為什么變紅、變黃了?
Q:我兒子1歲10個月。他出生時就有一頭濃密的黑發,發質非常好。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就開始出現“鐵銹紅”色的頭發,甚至還有兩三根白色頭發。剛開始只有極個別的幾根,現在已大面積出現。帶他去醫院取血做微量元素檢測,結果是有點缺鋅。大夫也不知道怎么辦。有個醫生說,是因為媽媽懷孕時吃反季節西瓜太多造成的。我恰好是這樣。請問,有這方面的因素嗎?我該怎么辦?
寧夏 小韓
A:引起寶寶頭發顏色改變的原因比較復雜,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遺傳,如果父母或親屬(包括遠親)頭發的顏色呈黃色或紅色,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尤其是少白頭,大多數孩子長白發與遺傳有關。與遺傳相關的疾病并不一定能在出生后馬上表現出來,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明顯。某些口服或外用藥也可能影響寶寶頭發的顏色,比如氯喹、氯甲苯噻嗪、柯椏素等。其他因素,比如銅、鋅、鐵或B族維生素缺乏,營養不良,或者寶寶患有系統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甲狀腺機能減退、苯丙酮尿癥等),都可能使寶寶頭發的顏色出現變化。因此,建議您帶寶寶去醫院做相關檢查。至于是否與母親懷孕時食用過多反季節西瓜有關,因為沒有相關報道,所以不能確定。
走路時內側用力是怎么回事?
Q:我女兒4歲,她的腳內踝比外踝更用力,表現為鞋底主要磨損內側,而不像一般孩子那樣主要磨損鞋底外側。而且她不喜歡走路,出門常叫人抱著,跑起來常摔跟頭。在她能走路時,我們就發現有這種現象了,可當地的醫生說是缺鈣引起的,大些會自然好的。給她吃了好多補充微量元素的藥品、保健品,到現在孩子已經4歲了,這種現象不但沒有改善,似乎更明顯了。請問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女兒這種現象得以糾正或好轉?
四川 小楊
A:孩子走路不穩,除了缺鈣以外,還有很多原因。孩子長到四五歲,如果僅是缺鈣,應能看出雙腿骨骼發育上的問題,如骨質密度、骨與關節的外形與活動度有不同程度的異常等等。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有所表現,如雞胸、肋骨串珠征象等。這需要專門的骨科檢查。另外,小兒髖關節、膝關節、雙足關節先天畸形、相應的血管神經肌肉發育功能狀況等等,都可能造成走路不穩。除此之外,還要了解大腦的感覺統合運動等功能,以排除腦癱等病癥。所以,孩子步態不穩原因很復雜,應到小兒專科醫院檢查治療。
編輯/陳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