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刊用刊無論是對領導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培養,還是學校教學質量的攀升,都起著引領的作用。
10年前,我從局機關調任基層當校長。基層的工作看起來容易,干起來難,于是我就認真學習《黑龍江教育》上刊登的文章,圍繞刊物里登載的省教育廳的工作要點及領導會議講話的內容,來制定工作計劃和方案。用《黑龍江教育》介紹的名校長的工作經驗去檢查自己的工作,調整重點,修正思路。
新課改一開始,作為校長,我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正當諸多問題困擾著我時,《黑龍江教育》2002年第5期刊登了欒厚玉的《面對課改,校長該怎么辦?》一文,使我頓開茅塞。經過全校師生的努力,學校成為了市級首批“課改基點校”,總結出了《強化三個校本,實行六個轉變》的課改經驗,被電視臺拍成了專題片,在市里課改推進會上展示,同時有9名教師展示了課改實驗課,深受與會者的一致好評。因此,學校被評為市級課改先進單位。
由于及時學刊用刊,本人管理水平、工作能力、教育經驗逐年提升,先后有經驗論文《實行雙向交流,放手修改作文》《學習新課改精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等10余篇文章發表在《黑龍江教育》上。2002年我又被評為省級跨世紀校長,2004年被評為省級骨干校長,2005年被評為國家千名優秀校長。
改版后,《黑龍江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實用性更強,深受教師喜愛。于是,我校經常組織教師集中學習《黑龍江教育》,鼓勵教師認真閱讀,強化學刊用刊效果。“學校德育”、“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等都為學校政教工作提供了新鮮經驗;“備課資料包”常常用作補充教學參考外的知識;“教改研討”、“教學模式”、“課例評析”、“教學設計”等欄目都為教師研究教材、備課授課提供了難得的參考資料。再如“中考指導”經常發表省內外權威人士的中考分析、試卷解讀,深受畢業班老師的喜愛。通過學習,教師從中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歸納、探討、總結了中考規律,以便借鑒。
我校教師雷宇在課改中經常閱讀《黑龍江教育》,從“課程改革平臺”和“課改對話框”等欄目中吸取精華,為己所用。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貫徹《課程標準》和課改新思想、新觀點,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獨立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空間,培養了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她執教的《探索規律》一課在市課改推進會上作了展示,受到了好評。后由主管教學的校長郎忠武做了點評,發表在2004年中學版第9期上。我校教師在學刊用刊的實踐中,先后有王雪梅、李景元等36人在省、市課堂教學大獎賽中獲獎。還有邱憲云、沙淑蘭、劉仁霞等48人被授予省、市優秀教師、教學骨干、科研能手等稱號。
由于學校學刊用刊,學校工作年年都上新臺階,月月都出新亮點,天天都有新起色。學校形成了“德育為首、教學為主、突出特色、全面育人”的辦學思想,實現了“學校創名牌、教師成名家、學生考名校”的宏偉目標。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國家級九五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德育體系實驗校”、“省創新教育實驗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庭院綠化先進單位”、“綏化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綏化市義務教育課改先進單位”、“綏化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標兵”等多項榮譽。“創名牌學校,走特色之路”剪影刊載在《黑龍江教育》2002年第8期上。學校近年來升學考試也屢創佳績,2004年中考再創輝煌,升入重高100人,全市前10名進3人,超過600分46人,取得了三科第一的好成績。2005年中考中,我校獲得了升入重高人數和升學率兩個第二,有5名學生的數學成績得了滿分。
總之,通過學刊用刊,使我們成績輝煌,前程燦爛!
(作者單位:肇東市第5中學)
編輯/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