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雷公公拿出他已珍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起來,把正在教室里專心學習的我們嚇了一大跳。緊接著,“嘀嗒、嘀嗒……”音樂會開始了,雨點奏起了歡快的樂曲,俏皮的雨點從云朵里蹦到地上。漸漸地,濕漉漉的地面積起了薄薄的水層,轉眼水層又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湖。“轟隆隆……”雷公公又使勁地敲著大鼓,像在為雨點伴奏;一道道閃電,也為音樂會打起了燈光。
(摘自浙江桐鄉鳳鳴天女中心小學五(五)班高小煒《雷陣雨》,指導教師:沈美青)
我提筆寫下了給保潔員的頒獎詞:
“一把普通的掃把被她當成畫筆,每一個日子里她都用心來描繪著。一件橘色的背心,一輛橘色的保潔車,這顏色是藍天下最美麗的色彩。也許,保潔員不能完全掃盡灰塵,但陣陣‘嘩嘩’的聲響,卻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摘自江蘇南通師范二附小五(二)班莫 笛《給保潔員的頒獎詞》,指導教師:張洪濤)
在學習了“八榮八恥”之后,我知道了什么是榮,什么是恥。我想起以前做的那些事,有的是非常光榮的,比如:節約紙張,不用紙折飛機玩兒;節約用水用電;熱心為大家服務。還有一些可恥的,比如:我在學校里吃午飯時,盛了許多飯菜,卻又吃不完,就把它倒掉了,我認為吃不完的飯菜本來就應該倒掉,反正是自己出了錢買的。可是,在我學習了“八榮八恥”之后,那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詩就常常在我耳邊響起,使我深刻體會到農民伯伯的艱辛,明白了節約糧食的意義。
(摘自四川峨眉綏山二小五(二)班汪瑞峰《學習“八榮八恥”有感》,指導教師:朱勁松)
“小時候,鄉愁是一張小小的船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每當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我不由想起了臺灣的同胞們,他們是否在中秋月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香港、澳門,已經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那一灣淺淺的海峽知道兩岸人的鄉愁。聞一多在一首組詩中寫道:“嚴酷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水一戰,母親我要回來!”這深刻地反映了祖國統一是人們共同的心聲。
(摘自黑龍江齊齊哈水青作文寫作學校五年級李曉琳《我在這頭,你在那頭》,指導教師:孫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