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人類的至善之境是它獲得最大自由之時。——[意大利]但丁
生命之河在它是一條岸邊享有自己,在另一條岸邊就會受到約束。——[印度]泰戈爾
自由是令人迷惑的:人們占有它的時候,往往不知道有它;直到失去了,沒有了,他們才知道它。——[美國]卡爾·桑德堡
請以“自由”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寫作導引]
這是一道單概念類的話題作文,寫作極為寬泛,只要在寫作中能夠切緊話題“自由”來寫即是符合題意。何謂“自由”?《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有:①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隨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②哲學上把人認識了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自覺地運用到實踐中去,叫做自由;③不受約束,不受限制。這樣寬泛的話題在寫作中,盡管限制性不大,但卻會給人一種大而無當之感,要想真正寫出有深意、有內涵的文章不太容易。為此,在下筆寫作之前,就應該將話題切分、縮小,具體到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確定主旨,調動頭腦中的素材積累,這樣,指向性就更加具體,題旨開掘就深刻。當然,也可以結合話題材料來思考,話題材料中但丁的名言揭示的是自由是人類的最美好的追求,獲取自由是人類的最大渴望;很自然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或人類歷史是由必然王國步步走向自由王國來談。話題材料中泰戈爾、卡爾·桑德堡的名言揭示的是自由不是放任,世上沒有絕對化的自由,自由只能是相對的,自由應該是有約束的等觀點;寫作中可以結合社會現(xiàn)狀來談。另外,這個話題在文體的寫作上,較多同學會選用議論文體,但在處理時應特別注意切不可簡單地寫成政治小論文。寫作記敘文則應扣緊話題來行文,在寫入敘事之際可適當點出自己對自由所持的觀點。
[佳作示例]
最瘦的一枝朱虹璇
山花爛漫的春季/群芳自由綻放/無憂無慮/而一節(jié)殘梅/挺立在清霜傲雪中/她說/有一種痛苦的牽絆/那是真正的自由
——題 記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的風,它應在該駐足的地方駐足,在該飛翔的地方飛翔;自由不是放浪不羈的海濤,它應在龜裂之地飛揚,在汪洋之地遁形;自由不是肆無忌憚的野花,它應在陽光明媚中露臉,在電閃雷鳴中俯首。
一切沒有限制的自由都不自由,自由也一定有它的流域,凡夫俗子醉心聲色犬馬燈紅酒綠,他們認為有金錢就掌握了自由;不得志的文人隱于山林,他們認為逃避黑暗的現(xiàn)實泥淖,耕田鑿井就是自由。而真的自由,只能激蕩于良心與正義的山谷,只能于萬千紫紅中,傲然做那最瘦的一枝。
于是清苦貧困的杜工部,他放棄了“斗酒詩百篇”的放浪形骸,他不屑“一醉解千愁”的虛偽自由。他投身于漠漠農田,投身于烈烈秋風,他用他的三寸硬毫,為天下百姓奮力拼殺出一種真正的自由境界。“自謂頗挺立,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在茅屋寒衾里瑟瑟地握緊自由的真諦,他在落日樓頭凄傷地遙望自由的遠方。他終于老去,卻遠比那些一生鐘鼓饌玉的權貴活得充實,因為他懂得被國事民情牽絆的自由是珍貴的,自是了無遺憾。
“詩史數(shù)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后人如是說。
詮釋自由,在于放手與堅持之間,放手那些過眼云煙般的兒女情長,堅持那日月輝映的民族情操和國家利益。陸放翁適時地舍棄了“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纏綿悱惻,他將目光由沈園亭臺投向關河萬里。自由,在于黃沙萬里馳騁沙場,在于手持鐵戟殺敵報國。即使馬革裹尸,那也是無怍于天,無愧于地,那是真正的自由。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這種魂牽夢縈的愛國之情豈不是一種最高的精神自由?
有多少中華兒女,以生命書寫了“自由”的含義?
從屈原的“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到夏明翰的“殺了我一個,還有后來人”;從文天祥的“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到巴金老人的“做個至死也不放下槍的戰(zhàn)士”。那都是為國家牽絆的自由,也只有在這樣的凄苦與堅韌中,真正的自由才會來臨。
不由得,我輕輕吟起一位中國詩人的詩句:
假使有來生
我仍選擇中國
為了星星般的彈孔中血紅的自由
我愿是她身上
最瘦的一枝
[簡評]習作最成功的所在在于巧于選材。對于話題,文章沒有作簡單的字面上的釋解,而是巧妙地選取文學史上典型人物、典型事跡來表現(xiàn),讓人在閱讀之中,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在行文上,緊緊圍繞主旨來展開敘述和評議,名言典故調遣自如,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
追尋自由
林萬超
憐一世英名,追權貴煙云,這三尺黃土,埋葬了你的雄心霸業(yè);惜一滴時間,逐自由天空,這完美世界,成全了你的永恒心愿。自由,永恒。
千年以后,華山如過眼云煙,論劍亦白駒過隙般短暫,這天下第一如雷聲逝去;平淡的原野依舊,通往自由的僻靜依舊,喧鬧的塵世依舊,心中的自由亦隨著軀體在另一個世界依舊。
陳規(guī)猶如精神的枷鎖,這把枷鎖伴著你一步一步往上爬;自由猶如精神的翅膀,帶你飛過喧鬧進入平淡。平淡如水的生活就像水一樣平淡無味,喧鬧卻像咖啡,但或許這咖啡是苦的。
倘若黃鶯的百囀不是回響于山間,而是停留在精巧的金絲籠中,原本的百囀千回成為了落魄的低呤,失去自由,黃鶯縱使有珍珠般的瑩潤,縱使有清雅如竹的氣質,也會無聲萎落。
自由在你的人生中屬于一道岔道,或許你不會選擇它,但是它卻會跟隨在你身后,你還有回頭路,自由的岔道沒有刺激,沒有驚險,只有一眼望不到邊的平淡,平淡無味,但是這平淡卻勝過奔騰的雷鳴,勝過肆虐的狂風,平淡也是一種味道。
放下心中的仇恨、悲傷、快樂、痛苦,給自己插上翅膀,尋找自由,自由就在你身旁,它有時如風,從你身旁輕輕刮過,有時如雨,無聲地滋潤了你,又如雷聲,驚醒了你,又如太陽,照亮了你。
天空不會介意云彩遮住了視線,反而給了云彩自由,狂風不會介意云彩擋住了道路,反而會給云彩前進的動力,讓云彩自由自在地飄浮,他們都明白,自由是無價的。
微風不會讓墻壁擋住自己的自由,小草不會讓狂風卷走自己的自由。萬物都維護著自己的自由,絢麗的山花用自由證明自己的清雅,燦爛的流星用自由證明了自己的驚鴻一現(xiàn)。
放飛自由,追尋自由,讓自由在自己的心中站住腳跟,不要讓自己隨著時光蹉跎。心中的自由是力量的源泉,前進的動力。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李白的自由;“釆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的自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王勃的自由。
蒼海桑田,海枯石爛。萬物在變,唯有這追尋的自由永恒!
[簡評]習作是一首“自由”的頌歌。散文詩的形式,讓行文用語更顯靈活。自由不僅是人類的渴望,更是天地萬物的追求,然而,自由的獲取是要經(jīng)由一番理智的抉擇和不懈的努力。習作緊緊抓住這一主題鋪衍生發(fā),思路拓展得極開闊,這也許就是習作最大的一個特點,同時也是習作最成功的地方。
輕盈的束縛
嚴亮亮
古希臘的普羅米修斯因為替人類盜取火種而被束縛在神柱上,從此他就飽受了各種各樣的折磨。
他的苦痛來自那份沉重的束縛。
然而與天堂相對的人間卻還有一種束縛,那是一份輕盈的約束。它的名字叫做自由。
我是自由,承載了太多苦難和熱淚的自由,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自稱人類的生物在我面前祈禱,從此我被披上了沉重的外衣。
我是自由,我給予人類以創(chuàng)造力,思考力和洞察力,讓他們自生自滅。
對于自由,得到它的人是幸福的,而失去它的人會接受輕盈的束縛。是自由,束縛了人類欲望的雙腳,讓他們安分守己;也是自由,解開了束縛人類的繩索,撥開了塵世的迷霧,讓他們?yōu)橹闹械淖杂啥範帯?/p>
河流曾經(jīng)對我說:“你限制了我前進的方向。”我問它,你心中的自由是什么,它說是毫無阻擋地前行。我說那不可能。
自由本是一份輕盈的束縛。
這束縛讓江河在河堤間流淌,河流才沒有泛濫成災,才能自由地流淌,自由的束縛,是為了真正的自由。
風箏抱怨繩線限制了它的自由,哭著鬧著要掙脫繩線的束縛。斷線的風箏最終在風中卻找不到前進的方向,絕望地遙視著我:“為什么我得不到你的力量,”我說,掙脫了那份輕盈的束縛,也就掙脫了真正的自由。
這就是自由。在給人以自由的同時給予輕盈的束縛。很多人為這種束縛而苦惱,那是因為他們對干這份束縛之后的自由一無所知。
所以,人類中就有為了一己之私而失去自由的悲慘,也有了為了真正的自由而奮斗的斗士,面對這份輕盈的束縛,聰明的人選擇了默然接受。
由此亦可知,世間并不缺乏束縛,如人情的束縛、勢利的束縛,缺乏的是對那類另類束縛的感知。有的人把它作為一種沉重的負擔,有的人把它作為蔑視的對象。而誰又知道,正是這種束縛,成就了天地之美,
鳥兒在天空中飛翔,似于是自由自在,但卻受風的束縛。
鳳兒在空中起舞,似乎也是自由的,但卻受空氣的束縛。
而哪怕是空氣,也要受著大自然的束縛。
世間沒有絕對的自由。
而自由給予世間的束縛,是最和諧的調解,
接受這份輕盈的束縛吧。因為只有在它的束縛下,一個輕盈美好的世界才會呈現(xiàn)在眼前。而那些意欲掙脫這種束縛的人,則將把自己扼殺在普羅米修斯的腳下!
[簡評]習作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行文,娓娓道來的語言,讓人倍感情辭懇切。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一種束縛,是一種輕盈的束縛,可自由給予世間的束縛,卻是最和諧的調解。如此立意,見地確實高人一籌。在闡述中,習作更用優(yōu)美的語言結臺河流、鳳箏兩則事例作出了精辟的分析,言語簡潔,形象卻躍然紙上。
[作者單位:江西南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