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類所獨有的,有了人類,必有文化。村落,是歷史上人類最早的聚集地,作為農民基本的生活空間,是農村社會中最為重要的社會組織。農民在村落里與大自然搏擊,在村落里休養生息,在長期的適應環境,學習技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的生存、生活、生產實踐中, 人的思想、意識、觀念注入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中,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記,給人類留下了悠久的歷史文化。而村落文化正是這種文化最原始、最自然、最樸素的形式。青年學者任映紅所著《現代化進程中的村落文化——當代溫州村落文化研究》一書,選取村落這一世代繁衍生息著中國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村社區為研究對象,從農民的日常觀念活動,包括傳統、習慣、風俗、經驗、常識、宗教、信仰等自在的日常思維和客觀的社會事實入手,以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B.Tylor)文化概念作為基點,以溫州為實證研究對象,分析了現代化進程中村落文化的變革軌跡及對當前農村和諧社會構建的影響。給人們描繪了一幅農民創造包括語言、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社會心理等在內的由宗族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倫理文化、人情禮俗文化等多因素構成的村落文化圖景。讓人沉思、回味,給人知識,給人啟迪,值得一讀。
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村落文化——當代溫州村落文化研究》(以下簡稱《村落文化》)著作中,作者不是把村落看成一成不變的社會組織,以村落研究村落,而是把村落置于整個社會系統里,從歷史發展、社會變遷、現代化進程等動態變化的角度,從農民的生產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經營模式的變化,來分析了解農民內心深處的真實的文化訴求,如對民主、文明、科學、公正、秩序、法制、技術的渴望,以及農民對文化、教育的理解、對讀書的態度及做法等,不加粉飾地白描“農民式”的人生藍圖。由此揭示村落文化在傳統與現代、先進與落后的交織糅合對村民的價值判斷、行為模式以及對村落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針對村落文化中有許多優秀的成分,同時也有保守的、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東西。如功利主義、重血緣親緣、喜結小圈子的封閉性、“手段性”的政治參與、高消費和攀比風、人情異化與關系網、養兒防老、男尊女卑、迷信守舊等等狀況,提出了創設村落文化新范式的途徑和方法。一是要扭轉農民的利益短視、急功近利心理,注重農民教育,提高農民文化素質;二要加強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農村公益性文化服務,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三要積極傳播先進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創設村落文化新范式,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既是溫州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撐,也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農村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全面的、綜合的概念,離不開農村的文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使農民徹底擺脫貧窮,走上小康之路。除了使農民擁有較為富足的物質生活之外,還要擁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在一定意義上說,農村文化的相對落后,是制約農村發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創新村落文化的新形式,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著力點,也是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村落文化》一書對我們今天正在扎實推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現實參考價值。
學問不僅是學出來的,而且是做出來的。作者寫《村落文化》一書不是停留在書齋中發覺和提煉,而是走出“象牙塔”,深入到田間地頭,進行實地感受考察研究的結果。作者通過對村民的具體日常生活的直接觀察、入戶訪談、訪問對話、查閱座談等方法,對溫州農村的家族文化、政治文化、人情禮俗文化、傳統倫理文化、耕讀文化、宗教文化等村落文化的存在形式和現代表現進行了全面的描繪,對現代化進程中村落文化的變革軌跡,村落家族文化、政治文化、婚俗文化、人情文化、傳統倫理文化、宗教文化、耕讀文化等如何支配和影響村民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以及它們對鄉村的經濟、政治、社會穩定起何作用,有何負面影響等等問題作出了回答。作者認為,村落文化是以家族、血緣和地緣關系為基礎、以社會網絡為結構、能反映村落制度特征和傳統底蘊的文化形態;認為家族文化與現代化可以在差異中契合,但不應當成為村落文化的主流;認為村落文化的各個方面對農民政治參與有極大的影響;指出溫州鄉村“本地通婚”習俗,實與農民缺乏社會保障,期望婚姻帶來社會互助資源以及家族的庇護有密切關系;指出人情禮俗在當今農村承擔了許多經濟和社會職能,但也產生不少負面效應;認為溫州的耕讀文化是亟待開發利用的寶貴的傳統文化資源;指出當代溫州村落文化中要更多地融進先進文化因子,并試圖為建立溫州村落文化新范式尋找可行的途徑。作者通過大量的實證和口述資料來說明溫州農村存在著經濟發達與文化滯后的矛盾,這些觀點均有作者自己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我們不能說作者的回答是圓滿的,但是這種研究的方法、思路和方向是站得住腳的,也與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
村落文化是農村文化的一個縮影,讀了《村落文化》,使我們對聞名全國的溫州模式背后的傳統精神和文化因子的內涵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作者引用了大量可信的實證材料,深入挖掘隱藏在溫州經濟發展背后的文化精神,內蘊深刻而不事張揚,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感,作者把我們引入到被現代氣息籠罩著的溫州村落,領略村落里農民的生存狀態、傳統文化和現代形式,從中我們體會到作者感知的豐富、思想的敏銳、治學的嚴謹,也體會到作者對社會現象本質認識的不懈追求和對現實問題關注的社會責任感。
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潤,才能更加欣欣向榮;勤勞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開卷有益,讀了這本書,你的體會將更深!
〔責任編輯 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