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展和做大蔬菜產業,2001年以來,永豐縣共投入產業扶貧資金57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125萬元,扶貧貸款450萬元,扶貧產業輻射貧困農戶0.6萬戶,產業基地勞動貧困農戶年增收總額180萬元#65377;“永豐牌”蔬菜之所以能給農民帶來實惠,是近年永豐縣擦亮“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這一金字品牌,實現擴張規模,豐富品種,提升品牌的結果#65377;
為做大蔬菜產業,從1999年起,特別是2000年獲得全國首批創建“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后,永豐縣每年9月至10月份,均會抽調千名干部進村入戶進行宣傳,縣里對21個鄉鎮定指標,納入年度考核;成立專門負責蔬菜科研#65380;技術推廣#65380;綜合協調#65380;市場開拓的蔬菜局;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除免征農稅#65380;流通五環節稅費#65380;大棚林木規費等外,在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對全縣資金包括財政扶貧資金實行捆綁使用,每年都安排250萬元資金用于蔬菜科技示范園#65380;蔬菜基地園田化建設,先后建起了舍陂#65380;上西坑#65380;富裕#65380;鄧家4個市級級示范園,輻射全縣24個蔬菜基地,尤其是對貧困地區加大力度扶持,有力促進了全縣的蔬菜生產#65377;政府全方位高位推動,給永豐蔬菜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規模每年以萬畝以上速度擴張,到目前該縣常年蔬菜面積已達23萬畝,其中僅早春蔬菜就16萬畝#65377;
永豐縣著力實施“科技興菜”工程,按照國家無公害蔬菜的質量體系,先后制定了無公害蔬菜生產“環境質量標準”#65380;“生產操作規程”#65380;“產品質量標準”#65380;“質量檢測標準”等一系列技術標準#65377;嚴格按國家無公害蔬菜生產規程組織各地的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65377;2001年,我縣投資15萬元添置了國際最先進的蔬菜檢測設備,建起了“永豐無公害蔬菜檢測中心”,負責對全縣蔬菜產地和市場農產品檢測和監督,一經發現有殘留農藥超標,由縣農業執法大隊負責集中銷毀#65377;真正做到對蔬菜從田頭到餐桌實行全程嚴格監控檢測#65377;去年,省無公害蔬菜檢測中心不定期對該縣蔬菜進行檢測,結果該縣蔬菜合格率高達99.8%,為全省最高#65377;標準化生產,使該縣生產的蔬菜真正成為備受市民青睞的“放心菜”,我縣也獲得了“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先進縣”的殊榮#65377;目前,我縣的辣椒#65380;豆角#65380;茄子#65380;空心菜等6個系列的品種榮獲國家“無公害蔬菜標志證書”,其中“永豐牌”早春辣椒已成為江西省著名品牌#65377;與此同時,我縣還重點實施新材料#65380;新技術#65380;新品種“三新”方略#65377;在設施方面,實現了菱鎂大棚#65380;鋼架大棚栽培;在技術方面,實現了穴盤育苗#65380;防蟲網#65380;遮陽網#65380;殺蟲燈等國內新技術,同時廣泛應用生物有機菌肥#65380;農藥沼液等生態化肥#65377;
永豐縣瞄準城里的口味,進行品種開發,實現了永豐蔬菜從“一枝獨秀”到“四季飄香”的質變,如今,僅辣椒就由過去單純的泡椒發展到泡椒#65380;尖椒#65380;彩椒并舉,其中早春辣椒就有湘研辣椒#65380;湘椒#65380;川椒#65380;汴椒等15個系列;早春蔬菜除辣椒還有早瓜類#65380;早葉類#65380;早豆類#65380;早茄類等20多個系列;一年里,除早春蔬菜外,已發展到秋延后蔬菜#65380;高延后蔬菜#65380;高山蔬及常規特色并舉的格局#65377;目前,坑田#65380;佐龍#65380;潭城等萬畝連片蔬菜基地被定為省重點蔬菜基地#65377;
永豐縣實施“反彈琵琶抓銷售”的戰略#65377;一方面成立永豐縣蔬菜發展有限公司和蔬菜專業協會,對蔬菜注冊“永豐牌”商標,進行分級包裝銷售#65377;經過幾年的發展,該公司已發展成為集“科研#65380;生產#65380;銷售”為一體的省級龍頭企業#65377;另一方面對永豐蔬菜大力推介,縣領導帶隊分赴湖南#65380;湖北等周邊省市的80多個大中城市舉辦洽談會#65380;新聞發布會#65380;設立直銷點;同時,在媒體發布信息和專題,使“永豐牌”蔬菜芳名遠揚,不僅吸引了國內客商的紛至沓來,去年還吸引了來自韓國等地的客商#65377;據統計,目前全縣無公害蔬菜年總產值可達4.8億元,全縣農民靠蔬菜一項人均可增收300元,其中貧困戶增收150元以上#65377;
〔責任編輯 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