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水歷是中華遠古歷法的“活化石”

2007-01-01 00:00:00蒙育民蔣南華
貴州文史叢刊 2007年4期

內容提要:水族民間流傳的“苗甲子”以及“七元甲子”周,即以420序數為周期的歷法是中國古代歷法的“活化石”。

關鍵詞:水族、水歷、活化石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50(200)04—28—5

水族是一個歷史極其悠久的民族。水族的歷法同水族的歷史一樣悠久。早在距今六千三百年以前,水族的始祖共工就曾“步十日四時”(《楚帛書·乙篇》),創制了甲乙丙丁……十天干紀日,分一月為三旬,并將一日劃分為“宵、朝、晝、夕”四個時段的“十日歷”。這個分一月為上、中、下三旬的紀歷法,一直沿襲到了今天。共工的父輩重黎和吳回先后在公元前,4400—前4200年間的顓頊和帝嚳高辛時代,相繼擔任過主管天文歷法的朝廷要員——“火正”。這個在中國歷史上被稱之為祝融氏家族的重要成員,他們“是襄天,是格天化”并“思□,奠四亟……”,“以四神降,奠三天……”“步十日四時”(《楚帛書·乙篇》),發明了以天象為依據的歷法。其子孫沿源相襲“乃步以為歲”,歷朝歷代,成了朝中掌管天象觀測的要員和天文歷法大師。正如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所云:“昔之傳天數者,高辛之前重黎(氏);于唐虞,羲和(氏);有夏,昆吾(氏);殷商,巫成(氏);周室,史佚、萇弘;于宋,子韋;鄭則裨灶;在齊,甘公;楚,唐昧;趙,尹皋;魏,石申”……

今天水族民間用以紀時、擇吉的“水歷”就是中華古歷傳承至今的瑰寶和“活化石”。

據《史記·楚世家》和《山海經·海內經》等記載:水族的始祖共工,原是帝嚳高辛時期“霸九州”、“平九土”(《國語·晉語》),“地處江水”,為江淮“水正”的朝廷要員(相當于今天的國家水利部長)。在治理江淮水患時,由于他抗命誅殺“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竹書紀年》)的鮌氏家族成員,因而被帝嚳高辛視為叛逆作亂而遭到討伐。從而逼使他開展了一場與帝嚳一決雌雄的戰爭。結果因寡不敵眾,共工失敗身亡了。經分析推測,共工戰敗身亡那年,就是水族民間流傳至今的《鯉魚歌》所說的“庚午年”,其時為高辛57年即公元前4327年庚午。

共工戰敗身亡之后,他的部族及其子裔為了躲避帝嚳高辛的野蠻屠殺,就從世居的荊楚江淮水鄉,紛紛逃亡,向外遷徙。若干年后他們大都集聚到了滇桂黔三省交界之區及都柳江流域的三都荔波、都勻、丹寨等地。

今天的水族同胞雖然遠離了先祖們生活的荊楚江淮故土,但他們卻還保留了祖先幾千年前的種種風情習俗和文化因子。水歷就是一個十分鮮活的例子。

一、建戌為正(即以農歷九月為歲首)的水歷,乃是六千三百年前共工及其部族子裔為對抗帝嚳高辛建亥為正(即以農歷十月為歲首)的歷法而創制的以農歷九月“玄司秋,可以筑室(寓意可興家立業)”(楚帛書《十二月相圖》)之新歷法。這個新歷法其所以定農歷九月(即戌月)為歲首,其用意就是要把建歷以亥(十)月為歲首的帝嚳高辛統治集團壓下去,好興家立業建立起共工氏部族自己的政權。“玄司秋”的“玄”指“司秋”的水神“玄冥”。其具體所指:一是曾“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屬于民”的顓頊(《國語·楚語下》)。因為顓頊為帝時曾任命祝融氏家族的成員(重黎,吳回和共工等)或居火正。司天,掌管天象觀測和歷術推算以示民時早晚;或司地,為“水正”,“霸九州”,“平九土”,興水利,除水息。所以顓頊死后祝融氏家族便將這位“以水德王天下”的隆恩之主推崇為“北方水德之帝”,即“所司者萬二千里”的玄冥(《淮南子·時則訓》)。今天水族同胞每兩年或六年或十二年一次的敬霞節日,所祭拜的“霞”神,就是水德之帝顓頊。“霞”就是“猳”,是豬的別稱。《山海經·海內經》云:“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原來顓頊是一位豬圖騰崇拜的家族成員。在水族同胞的心中,霞神不僅管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而且還是一位可保人們人丁興旺,財運亨通,鄉土平安的萬能之神;二是少昊之子循或少昊之叔修、熙。高誘注《呂氏春秋》曰:“少昊氏之子曰循,為玄冥師,死祀為水神”。又《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云:“少昊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少昊使)修及熙為玄冥”。循和修,熙都是“能金木及水”的水神,他們與顓頊又有十分密切的親緣關系。《海外東經》說:少昊曾“孺(養育)顓頊”于“東海之外”的“少昊之國”。《繹史》卷七亦載:“顓頊生十年”曾“佐少昊。”;三是水族始祖共工。共工生前曾為江淮“水正”,是國家最高職務的治水官。他死后,人們尊奉他為水神(玄冥),這于情于理都是當然之事。水族民間至今傳說共工遠祖亡于“庚午年”的某月亥日。為了紀念這位遠祖,水族過端(年節)不僅分做七批進行,其首端定在農歷八月即水歷十二月的第一個亥日,并約定“戌日晚各家設供桌祭祀。供物為魚包韭菜、炕魚、豆腐及各種素菜。此日晚和亥日早晨,家中必須忌葷,絕不沾動物油,就是點燈也只能用菜油和茶油,忌用桐油(桐者痛也,而“桐”又與“共”字諧音);但魚蝦及水產動物不算葷物,且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水族民俗探幽》第287頁)。水族過端為何要分做七批進行?其中除五批為“逢亥”過端外,另有兩批為“逢午”,“逢未”過端,這又是為何呢?這顯然與祝融(重黎、吳回)、共工氏家族崇北斗和“治南方……主火”有關。從五行方位來說:午未屬火,居南方,而北斗七星又是顓頊之車。《史記·天官書》云:“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方,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于斗。”

二、祝融(重黎、吳回)、共工、陸終,昆吾……在顓頊和帝嚳高辛時代曾“以四神降,奠三天”,“步十日四時”,“居火正”,司掌“三辰”(即心宿大火,參宿三星和北斗)。他們的后代乃是一個“乃步以為歲”即以天象觀測和歷法推步傳家的旺族。他們以“天之七曜,二十八星周于穹圓之度,以麗十二位也,在天成象示見吉兇”(《隋書·天文志》)的天象觀測為依據,創制、推行了一種以日月五星(即七曜)、二十八宿和十天干、十二地支等組合成60甲子、84嘎進或以420序數為更大周期的記歷法,以及十天干、十二地支各自為周期的記歷法,即人們通稱的干支記歷法,嘎進紀歷法,天干記歷法及十二生肖紀年法,歲星(木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等等。

祝融氏家族成員及其后裔創制的這些紀歷法成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有的如六十甲子(即干支)紀年法,十二地支(即生肖)紀年法和十日一旬的天干紀日法等等則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有的如84嘎進和以十二地支(即生肖)組成的36禽法,等等,直到明代以前仍藏之于楚祖熊繹之秘府(如長沙熊湘閣),或尚在以長沙為中心的荊楚地區流傳。因此一千五百年前梁武帝之兄,長沙王蕭懿之孫“博學多通,尤精陰陽算術”的簫吉(?-614年)才有條件依據這些資料著述《五行大義》這類以十二地支或七曜(日月五星)和二十八宿與禽類相配來推斷人生祿命的星歷相術之書。六百年前的明代開國功臣劉基(1311—1375年)和星命術家池本理也有才有機會依靠這些遠古秘籍編著像《郁離子》、《演禽圖訣》和《禽星易見》等這類的古代哲學和讖諱、星象占卜之書。

經研究發現:今天水族和苗族,彝族等南方少數民族民間流傳的“苗甲子”、或“嘎進”和以420序數為周期的紀歷法,就是對上述中華古歷的正宗承傳。據苗族《道理書》說:苗甲子的84嘎進“它是苗族先民嘎里,嘎對等人于渾河黑水之間創建的包含有時、月、季、年、斗概念在內的歷日制。”這種由六十干支配二十八宿和七曜組成420序數為周期,或以二十八宿與十二生肖84“嘎進”為周期的紀歷法,不僅是水族和苗族、彝族歷法的共同特征;而且與漢族歷代施行的農歷等同出一轍,有著十分密切的淵源關系。

苗族的先民嘎里、嘎對,其實就是帝嚳高辛時曾“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的重黎和吳回兩兄弟。“嘎”是表示尊稱的語助詞。“里”就是“黎”,“對”就是“雷”的音轉。嘎雷即吳回。《說文》:“吳,大也。”“回,雷也(“回”,“雷”乃一聲之轉)”。早年在北京出土的《楚公逆镈銘文》就將“吳回”直書為“吳雷”楚祖吳回因生前主祀星宿大火,“死為火官之神”(《呂氏春秋》)。因此被后人祀奉為火神和雷神(相傳農歷六月二十四是他的生日)。

苗族《道理書》中的“渾河”,指的就是黃河。“黑水”指的是三峽附近長江的某一支流。如黔江或巫水。<山海經·西山經》云:“黑水出焉而西流大桿”。據袁珂注:此水離“禹攻云雨之山”(即巫山)不遠。又《大荒南經》云:“黑水之南有玄蛇食塵,有巫山,西有黃鳥。”《南山經》又曰:“又東五百里曰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臒。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由此可見“渾河黑水之間”指的就是黃河以南的楚荊江淮之地。這正是祝融(重黎、吳回)所治之區。

三、水歷二十八宿的動物名稱,不僅與隋代蕭吉《五行大義》中的三十六禽類關系甚密,而且與明代劉基、池本理的《演禽圖訣》和《禽星易見》所載二十八宿的動物名稱也完全一致(見十二生肖同池本理三十六禽、水歷二十八宿動物名稱對照表):

此外,池本理的《禽星易見》紀歷用二十八種動物配二十八星宿(即謂之二十八禽星);再以二十八禽星分別與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和六十干支相配,即從虛宿配“日曜”與干支“甲子”日(即“虛日鼠”)開始,依次按六十花甲輪回一次為一元;第二元又從甲子日(“奎木狼”)起(接第一元之后)依次循環配二十八禽星,這樣周而復始,直至第七元(“萁水豹”)之終,共四百二十天為一個大輪回。這個大輪回就是所謂的“七元甲子局”:一元虛、二元奎、三元畢、四元鬼、五元翼、六元氏、七元箕。其中二十八禽星與七曜的組合則為:角木蛟、亢金龍、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萁水豹、斗木蟹、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筆火豬、壁水 貐、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昂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禽星易見》就是利用禽星彼此間的生克伏合,弱肉強食以及得地之變化等等來占測人事的吉兇禍福。

今天的水歷同樣是采用六十甲子與二十八宿及其相配動物和七曜相配以定元的記歷法。它同樣是“鼠宿(虛),日曜”起,按六十甲子一輪回為一元。第一元為“甲子鼠(虛)日曜”(第一元的“甲子周”是:甲子鼠(虛)宿

日曜、乙丑燕(危)宿月曜、丙寅豬(室)宿

火曜、丁卯魚(壁)宿水曜、戊辰螺(奎)宿

木曜、己巳狗(婁)宿金曜、庚午雉(胃)宿

土曜、辛未雞(昂)宿日曜、壬申鷹(畢)宿

月曜、癸酉猴(觜)宿火曜、甲戌獺(參)宿

水曜、乙亥鵝(井)宿木曜、丙子鬼(鬼)宿

金曜、丁丑蜂(柳)宿土曜、戊寅馬(星)宿

日曜、己卯蛛(張)宿月曜、庚辰蛇(翼)宿

火曜、辛已蚓(軫)宿水曜、壬午雷(角)宿

木曜、癸未龍(亢)宿金曜、甲申竹鼠(氐)宿

土曜、乙酉兔(房)宿日曜、丙戌太陽(心)宿

月曜、丁亥虎(尾)宿火曜、戊子豹(箕)宿

水曜、己丑蟹(斗)宿木曜、庚寅牛(牛)宿

金曜、辛卯婦(女)宿土曜、壬辰鼠(虛)宿

日曜、癸已燕(危)宿月曜……余此類推

第二元為“甲子螺宿(奎)金曜”;第三元為“甲子烏鴉宿(畢)水曜”;第四元為“甲子鬼宿(鬼)月曜”;第五元為“甲子蛇宿(翼)土曜”;第六元為“甲子貉宿(氐)木曜”;第七元為“甲子豹宿(箕)火曜”,從一元之始到七元之終(“葵亥婦宿(女)土曜”)就是420序數的一個大周期。

水歷的這種七元紀歷法,不僅與池本理《禽星易見》所用的“七元將頭”紀歷法,即以六十干支配二十八宿與七曜配三十六禽所組成的演禽法及其七元結構完全相同,而且其起元也都從“虛日鼠”“甲子”日始,“凡換元(亦)皆以甲子”(《禽星易見·七元二十八將》)。由此足以說明,水歷以420序數一大周期的“七元甲子周”紀歷法和池本理的“七元將頭”紀歷法有著完全相同的淵源。

雖然水歷二十八宿的動物名稱同池本理《禽星易見》二十八宿的動物名稱,有少數幾個存在某些差異,而這種差異也僅僅是稱謂之不同而已(見附表):

如:角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蚊”,而水歷名稱則為“雷”;

氐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貉”,而水歷名稱則為“竹鼠”;

心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狐”,而水歷名稱則為“太陽”;

女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蝠”而水歷名稱則為“婦”;

壁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貐”而水歷名稱則為“魚”;

奎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狼”而水歷名稱則為“螺”;

畢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鳥”而水歷名稱則為“鷹”;

參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猿”而水歷名稱則為“獺”;

井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犴”而水歷名稱則為“鵝”;;

鬼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羊”而水歷名稱則為“鬼”;

柳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獐”而水歷名稱則為“蜂”;;

張宿,《禽星易見》的物名謂“鹿”而水歷名稱則為“蛛”;

這些星宿的物名稱謂之不同,多是緣于同音異字的訛誤(如“蝠”與“婦”,“貐”與“魚”等);或物種屬性為同類、同科罷了(如“蛟”與“雷”同為鱗蟲類的蛇科靈性之物。《山海經·海內東經》云:“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傳說此雷神乃吳回所化。又如“貉”與“竹鼠”同為貓科哺乳動物,“鳥”與“鷹”同為鳥類;“猿”與“獺”同為哺乳類動物……)。除此之外,有的還與水族的信仰和圖騰崇拜有關。正如潘朝林先生在《水苗漢二十八宿比較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一文所云:如水族之所以把角宿動物之名“蛟”稱為“雷”,并排為水歷二十八宿之首,就是緣于對“雷神的崇拜”。“因為在水族社會中,雷神是自然神與社會神的結合體,能主持正義、懲惡揚善、洞察秋毫、行動敏捷,上蒼的意志由其(他)來表達與傳遞。在婚嫁、營造、喪葬、生產等重大活動中均有忌雷及祭雷的習俗。雷神的地位在水族社會中是至高無上的,因而在宿名的排位上,‘雷’排首位是必然的”。(《中國水族文化研究》第503—504頁)同樣,“水族以‘魚’與‘貐’也緣于水族的魚圖騰信仰。”(同上)。潘先生的分析十分正確,但還須補充的是:雷神就是水族始祖共工的父輩吳回。前面已經提到,吳回因生前“主火”“能光融天下”,死后被祀奉為雷神。因此水族人民把“雷”排在了二十八宿的首位。用“角木雷”取代了“角木蛟”。

四、水族和苗族同根同源是同宗共祖的兄弟,他們都是炎帝神農的后裔(《山海經·海內經》)等云:“炎帝之妻……”聽□生炎居;炎居生并節;并節生戲器;戲器生祝融(即重黎和吳回)。祝融降處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共工(又)生后土……”《史記·楚世家》云:“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共工氏作亂,”帝嚳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復居火正,(亦)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后也。因此,他們使用的歷法也幾乎完全一樣。他們除了都使用干支和十二生肖等紀歷外,也都使用人們所稱的“苗甲子”和“嘎進”。但由于他們一個是共工的子孫;一個是蚩尤的子孫,因此在用歷上也有細微的區別。那就是他們以二十八宿和十二生肖組成的嘎進,其起始之年不同。苗族起于“雷宿虎”(即角宿寅)而水族則起于鼠宿虛(即虛宿子)。

水族威何以不始起于角宿而要始起于虛宿,即以“甲子鼠宿(虛)日曜”為起始之年呢?因為虛宿是水族尊奉的族星(亦即主祀星)。水族為何選用虛宿為本民族的主祀星(即族星)呢?這顯然與他們的先人精通天文歷法和憎恨帝嚳高辛有很大的關系。虛宿是炎黃帝時代星歷家們觀象授時的“四仲中星”之一。即《尚書·堯典》所說的“宵中星虛”。它是農歷仲秋八月的“中星”。農歷仲秋八月,正是建丑為正殷歷《禮記·月令》和《夏小正》所說的“九月內火”(“內”即“納”,人也。這里的“九月”即農歷八月),是心宿大火進入地平線的時候。而心宿大火卻是帝嚳高辛之子閼伯所主祀的族星(《左傳·昭公元年》云:“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沉。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心宿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主星心宿)為商(族)星;遷實沉于大夏(晉陽),主參(主祀參宿),唐人是因……”)。水族先民選定虛宿為本民族的主祀星(即族星)就意味著他們將如仲秋八月升入中天的虛宿;而帝嚳高辛的統治就將隨同心宿大火“納之以息其氣”(《周禮·春官》),從此入土而完蛋了,也就是說當代表帝嚳高辛的主祀(即高辛氏族的族星)心宿大火行將入土的時候,水族的主祀星(即水族的族星)虛宿卻從東升上了中天。從此以亥為正的帝嚳高辛的末日到了,以戌為正的水族的新紀元即將開始了。這在歷法上確實是一個獨具匠心的巧妙安排。

水歷的編制規則,除采用上古“七元記歷法”即以干支的“甲子”,二十八宿(禽星)的“虛宿(鼠)”和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日曜”為第一元的首年或首日(“甲子鼠宿日曜”),并按照六十花甲、二十八禽星(宿)和七曜的順序依次輪回,最后以六十花甲作7次輪回,二十八禽星作15次輪回、七曜作60次輪回而終于“七元甲子周”即420序數為一大周期,如此周而復始,反復循環外,其年歷的編制則同今天全國施行的農歷一樣,同樣是一部以回歸年歲實365又1/4日為一周期和以塑望月之塑實29又499/940日為另一周期,及以六十花甲一輪回紀年并使三者相諧合,以置閏月“定四時成歲”的陰陽歷。同農歷一樣亦分一年為四季,十二個月和二十四節氣。平年六個大月,六個小月,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一年共354天,比一個回歸年短11又1/4天。為了使之補齊,水歷同樣采用了19年7閏為一章,4章即76年為一部的推步之術。閏年為384天(閏大月)或383天(閏小月)。水歷與農歷稍微不同的是:(1)農歷置閏是在失氣之月的前面(如某年三月失節,無谷雨,則即置閏二月以補之);而水歷置閏則在水歷的九、十月之間(即農歷五月之后,六月之前)。其實水歷的這種置閏法也是對置閏于年中或歲末的古制的傳承(秦代以前中華古歷置閏多在年中或歲末)。(2)農歷建寅為正(即以正一月為歲首);水歷則建戌為正(即以農歷九月為正月,歲首)。此外,水歷一年四季的名稱似乎與農歷不同,農歷日:春、夏、秋、冬;水歷日盛(勝)、鴉(杈)、熟(旭)、挪(冷、凍)。其實這只是一音之轉。至今湖湖地區民間不少漢族同胞仍讀“夏”為“鴉”,“秋”為“旭”,“冬”為“凍”或“冷”。

再則,少歷根據太陽、月亮、星辰等天象變化和風雨雷電等氣象變化及動植物順應節氣而發生變化所形成的規律,以指導農牧業生產活動的民間諺語,也同農歷的農業諺語完全一致,如:

“蟲鱔出來滾干灰,酷熱干旱不減威”。

“太陽打傘長江水,月亮打傘草木枯”。

“游絲天外飛,久晴必可期”

“暮看西邊明,來日天定晴”

“云勢若魚鱗,明日風不輕”

“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

“東閃閃,西閃閃,下起雨來不打傘”

“看見大蛇跑,大雨定來到”

“蚯蚓滿地爬,雨下亂如麻”

“蜻蜒飛得高,太陽似火燒,蜻蜓飛得矮,就要下雨來”

“雞進籠宿早,明天有太陽;雞進籠宿晚,夜間有雨來”

水族民間流行的許多農事諺語,也同樣是圍繞著二十四節氣來編排,如:

“但得立春晴一日,農夫不用力耕田”

“驚蟄聞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清明若明大豐收,谷雨不雨萬民愁”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高掛”

“夏至日無光,五谷難滿倉”

“夏至晝暖夜來寒,雖是江湖也防旱”

“立秋無雨甚堪憂,萬物從來一半收”

“處暑若逢天下雨,縱然結實也難留”

“秋分天氣白云多,到處歡歌好拾禾。

最怕此時雷電閃,冬來無米道奈何。”

“冬至天晴無雨色,來年栽秧田開裂”

“大寒倘有大雪來,聰年定是大旱災”

……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水族關于“太陽打傘長江水,月亮打傘草木枯”和“夏至晝暖夜來寒,雖是江湖也防旱”等諺語,反映的則是荊楚江淮地區的天象與物候的變化,這不僅說明水歷與農歷同源,而且還有力說明水族原本就是荊楚江淮水鄉的居民。荊楚江淮水鄉才是他們最早的家園。否則他們不可能有“太陽打傘長江水,月亮打傘草木枯”等等之說。倘若他們自古就生活在五嶺以南的百粵地區,或如今的都柳江流域,那就絕不可能產生這類與“長江”和“江湖”(即長江和洞庭等江淮湖泊)有關的諺語了。

從以上諸多事例及古書記載,可以基本斷定:水族是六千三百年以前就已生活在中華大地荊楚江淮地區的古老民族。今天水族民間流傳的“水歷”,則是六千余年前水族的先祖重黎、吳回、共工、陸終和昆吾等人所創制的中華古歷的承傳,是中華古代歷術的“活化石”。

責任編輯 俞 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韩国福利一区| 久久综合成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国产屁屁影院|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91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18|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91在线|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韩成人午夜|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人与鲁专区|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69视频在线| 日本久久网站|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在线视频a|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久草视频中文| 高清色本在线www| 99精品影院|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靠逼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99资源在线|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国产理论|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亚洲欧美不卡| 国产激情第一页|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欧美午夜一区|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亚洲一区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1网站国产| 91啪在线|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激情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青青操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