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是一種榮譽,優秀是一種品質,榮譽催人向上,品質促發人不斷地向更優邁進?;仡櫸业慕逃ぷ鳉v程,那一行行深深淺淺的腳印里注滿了執著,灑滿了求索,也寫滿了收獲的快樂。讓每一次備課都凝聚精華,每一節課都呈現精彩,每個孩子的學習都彰顯個性,于我、于學生,優秀都能成為習慣。這就是我一直追求并為之奮斗的方向和目標。
一、體驗工作的充溢快樂——優秀的生長之源
生活是認識的過程,是探索的過程,是心靈感悟的過程。每一個人,每一個成長過程中的艱辛付出和努力,都是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就像我,工作11年,仍然忘不了畢業前,當對我關愛有加的恩師得知我放棄了去電視臺工作的機會,選擇了做一名小學老師時那略帶惋惜的神情:“不錯啊,做老師你一樣會很優秀,不過生活品質一定不同了?!敝两袢匀徊煌皇菫樵浀姆艞壎锵?,而是希望有機會再見恩師要驕傲地告訴他我做到了優秀,也同時享受到了高品質的生活:教育本身就是高品質的生活。做教師讓我體驗到了一種充溢的快樂。這是一種令人滿意的體驗,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會完全投入到一項活動中,以致沒有其他事情被看得那么緊要。這種體驗本身是如此令我愉悅和快樂。在我的身邊,有許多這樣的狀態可以讓我獲得滿足。比如,我的成長搖籃——清濱小學,這里洋溢著溫暖與和諧,這里的每個人都那樣熱忱,充滿活力,這讓我感到安全,讓我擁有了奮進的激情。比如,我的班級,每個孩子都吸引著我,讓我愿意對工作的結果有一份承諾。比如,我的課堂,這里流淌著生命的旋律,讓我沉醉于教育的幸福里。于是我會專心致志地投入工作,享受付出,品味收獲;一切都是那樣和諧……這樣的一種工作狀態給了我足夠的勝任感和幸福感。它提供給我一種發現的意識,一種創造的感覺。
二、捕捉教學的生活本質——優秀的創造之源
在我的理解中,教學是一種藝術,它植根于生活。同時也淋漓盡致地再現著生活的美好與豐足。如果說最初選擇了任教小學,給了自己一個純凈的成長空間,那么執教數學則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生活的美。數學的源頭,本就是生動活潑、富有生機的生活。任何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背后,總是凝結并積淀著人類對生活的原始認知、深層理解和獨特感悟。在漫長的數學探索進程中,人們發現是生活孕育了數學的生命,賦予了它一顆美麗的心。而數學也憑借著對客觀世界的提煉與映射,對宇宙和自然的完美表達,演繹著它真實的美麗。當我們的孩子感受到了“0”與一個空杯子的美妙聯系;發現了因為有了“7”,神秘的“北斗七星”也并非遙不可及;當他們驚喜地觸摸到了“腰圍”、“頸圍”……這些無處不在的“周長”;更為有“燒餅”、“淚痕” ……這些“圓”的真實存在而興奮不已。當他們假想著“因為人在月球上的重量只是在地球上的1/6,所以要系著繩子到月球上參加跳高比賽”, “因為光的速度穿越地球兩極只需大約0.04秒,就甘愿做一束光”時,我為自己為孩子能再次“成長”而欣喜?!皵祵W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她提醒你有無形的靈魂,她賦予她所發現的真理以生命;她喚起心神,澄清智慧;她給我們的內心思想增添光輝;她滌盡我們有生以來的蒙昧與無知?!?我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帶著自己對生活的強烈體驗與感悟走進課堂、走進孩子,與他們一道用數學的眼睛發現生活美,創造生活美,這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這樣豐足的生活孕育了我追求優秀的思想,這樣幸福的教育更賦予我創造優秀的靈感和機遇。
三、追求有特色的教學——優秀的幸福之源
作為教師,沒有人比我們更有責任去“捍衛教育的純潔與尊嚴”。我們理應比他人具備更豐富的教學內涵,更廣闊的教學視角,更敏銳的教學洞悉力;我們理應更具備教學的理解力與辨析力。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更有理由向學生展現數學所凝聚的一切,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成為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潛能的時空。在課堂上我向每一顆童心都敞開溫情的懷抱,科學、民主、舒適、愉悅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標。正是這一追求成了我教學風格的意識根基。我開始有意地模仿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為。吳正憲老師的溫婉細膩,于永正老師的嚴謹透徹,華應龍老師的幽默謙和,猶如一盞盞閃爍的燈照亮了我追求風格的路。我風格的種子就在這段坎坷的模仿之路中悄悄播下?!八囆g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用跟蹤的辦法永遠無法超越別人”。教學也是一種藝術,要想在教學的豐沃土壤中開出美麗的風格之花,就必須在實踐中尋找自己。于是我把探索的腳步穩穩地扎向了課堂。在實踐中不斷地嘗試、調整,不斷地挑戰、超越自我。教學中我要求自己力爭在每節課上都要有一點不同一般的突破:注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與實踐,注重與學生間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注重以多種方式的評價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與提高;努力通過師生間心靈的對接、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討,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與個性的發展。
超越自己是艱難的,但只有實現了這種超越才能更多地體驗創造的幸福和歡樂。這期間我多次代表學校、哈爾濱市南崗區參加省、市、區各級課堂教學的觀摩與研討活動。其中執教的《整理書包》一課獲得全國“傳美”滲透課特等獎;《游戲》一課獲省小學優質課競賽特等獎,并被省教育學會評為科研成果一等獎;《鉛筆有多長》一課獲省小學教師教學設計與反思評比特等獎;《球和圓柱認識》一課獲省“創新教育”技能展示一等獎;《拋硬幣》一課獲哈爾濱市“而立杯”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獲市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課一等獎,錄制的教學光盤在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播出;《左右》一課獲哈爾濱市南崗區“百花獎”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多次在哈爾濱市新課程引領會、黑龍江省數學年會中做觀摩教學。實踐提高了我的教學技巧,豐富了我的教學語言,更提升了我的教育智慧。在錘煉與磨礪中我風格的新芽初見陽光:2004年5月,在大連舉行的“全國第三屆新世紀版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研討會”上,我代表黑龍江省教師執教《神奇的尺子》一課,獲得教學評比一等獎;2005年10月我又作為我省惟一參賽代表參加了全國第七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小學數學觀摩交流會,執教的《年歷告訴你》一課以嶄新的設計理念、獨特的教學風格、凸顯的教學效果博得與會領導、專家、教師們的一致好評,再獲一等獎。我先后被北師大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編委會、北師大出版社聘為“新世紀”版教材培訓專家,被哈爾濱市南崗區教育局聘為“新課程講師團成員”,并多次應邀赴北京、大連、宜昌、齊齊哈爾等地進行教材培訓并做課堂教學觀摩。2005年6月在哈爾濱市南崗區以“情境中點撥 點撥中導思”為主題召開我的教學風格研討會期間,我更得到了各級領導、教研員的精心呵護。省、市、區的各級領導和教研員多次親臨我的課堂指導教學,他們不遺余力地給我以關心幫助,從風格提煉到教學設計,從理論引領到實踐點撥,他們用前瞻的理念滋養著我教育靈魂,用理性的分析觀察為我修枝剪葉,我的風格之花終在關愛錘煉中悄然綻放。2005年12月哈爾濱市教研院又以“舒展靈秀 品評馨香”為題成功舉辦了我的教學風格研討會。專家的認可,領導的關注,同行的肯定,是對我風格追求的最高嘉獎,而我也因此更有信心憑借勤奮與智慧,讓我的風格之花更加搖曳燦爛。
回顧幾年來成長的點點滴滴,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激,我要感謝平凡的生活賦予我了一顆平凡、坦誠的心,我要感謝父母帶給我的最為樸素和純真的信念,我要感謝我的領導、教研員、同事給予的培養和支持,更要感謝我的孩子們給我的創造靈感和不息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