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四年級版本:人教版課型:閱讀 )
研討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導”上,使學生擺脫了過去那種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成了學習的主體。教師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知識的固有特點,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主動去研究問題,總結規律,以達到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提高覺悟的目的。注重學生獨立活動,著眼于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意志力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各種優秀品質的形成。教師充分利用新奇、懷疑、困難、矛盾等因素引起學生的思維火花,使他們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進而積極地解決問題,使學生對所學課程本身產生興趣。
主要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名稱:“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只是給他們一些事實(例)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這種方法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獨立實現認識過程。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在以上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教學的實踐中,應用“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能適應新課程理念。
主要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抓住文章的中心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教授學法。
第二環節,通過前文的聯系,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環節,聯系下文,使學生心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第四環節,希臘神話的介紹,從課堂延伸至課外,鼓勵學生多看書。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根據課文的學習想像人們得到火種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羅米修斯的英雄壯舉,學習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的斗爭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學習來認識普羅米修斯、宙斯、赫拉克勒斯的人物性格特點后強化文章語言文字的朗讀訓練。
2.通過想像人們得到火種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紀實
師:同學們,平時上課都是你們先向老師問好,今天改變一下,我先向你們問好,怎么樣?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你們真有禮貌。注意聽,有變化!同學們,你們好!
生:老師,您好!
師:同學們,語文課快樂!
生:老師,語文課快樂!
師:你們真聰明。我改變了問候的方式,你們也改變了問候的語言,看得出你們的思維非常敏捷,反應迅速。我真誠地祝你們這節課學得開心、愉快。請坐。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普羅米修斯做的哪件事讓你最佩服?
生1:我最佩服他能給人類帶來火種。(他的這一壯舉給人類造了福,確實讓人敬佩。)
生2:他最讓我佩服的是敢于和宙斯斗爭,不向宙斯屈服。(他敢于和眾神的領袖斗爭,真勇敢。板書→勇敢。)
生3:我最欽佩他能承受各種痛苦。(他甘愿受苦也要為人類造福,能看出他很堅定,很執著。板書→堅定、執著)
師:看來他的英雄故事給你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為什么這么做?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們想知道嗎?同學們,老師告訴你們,在一篇文章中,有時候一個詞語代表的就是一顆心,一段話表達的就是一片情。在課文當中就有一段話最能表達他的思想感情。快速瀏覽課文,找到這段話。
師:誰來說一說?
生:我認為課文的第五自然段最能表達他的思想感情。
師:就是這段話,請看大屏幕。(屏幕出示相關課文)好,下面我們就來仔細讀一讀,品一品,看看普羅米修斯心里是怎么想的?自己先讀一讀,然后前后桌互相交流。
(生練讀。)
師:誰第一個來說一說他是怎么想的?
生:我通過這段話中的一句話能看出普羅米修斯很有正義感,他說:“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這句話能看出他認為應該為人類造福,讓人類過上幸福的生活。
師:非常好,請你把這句話讀一遍。
(生讀。)
師:這是一個什么句式?(反問句。)為什么用一個反問句呢?誰能不改變句子的意思,把它變成一個陳述句?(生練習改變句式)改變前后的兩句話,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比較一下,哪一句表達的情感更強烈?
生:反問句。
師:這個反問句怎樣讀才能表達出他強烈的情感呢?誰來讀?雖然你沒有舉手,但是老師想讓你試一試。(生讀。)
師:這句話后面是什么符號?(問號。)問號就要讀出疑問的語氣。這句話是反問句更應該讀出質問的語氣。你再來試一試,我來幫你,看著老師的手勢。(生再讀。)
師:你的進步太大了。通過你的語氣,你的聲音,你的目光,讓我感受到你把自己的心完全地融入到這句話當中,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個義無反顧的普羅米修斯就站在我們面前。誰能再來讀一讀?
(生讀課文,師指導。)
師:你們真會讀書,抓住了一句話就體會了他的思想感情。
師:(指屏幕)你還從哪兒能看出他心中的想法?
生:從“我能承受各種痛苦,但絕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我看出他不屈服。
師:把你自己的體會讀出來。(生讀。)
師:我對這句話特別有感受,我來讀一遍。我讀得有什么特點?
生:讀得有感情。把重點詞重讀了。
師:我著重讀了哪個詞?對了,把重點的詞語著重讀出來,就能表達出他當時的內心感受。還有一點我感覺我做到了。看!這是一個什么句子?(感嘆句。)我還讀出了這句話的感嘆語氣。你們也來試試,注意讀出重點詞語,讀出感嘆號。我們一起讀。
師:普羅米修斯在說這段話的時候用了什么語氣?(堅定的語氣。)
師:就帶著堅定的語氣讀這一段話。
師:同學們,會讀文字,有水平;會讀標點,高水平!好的標點符號可以表達比文字更多的內容!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不僅要讀好文字,更要讀好標點。
(生齊讀。)
師:(小結)剛才,在體會他的思想感情時,我們不知不覺地把心融入到了文章當中,從一句話體會到了一片情,從一個詞感受到了一顆心。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我把它寫下來,一會我們還要用到。
師:在課文中有一個反問句,讓我們知道他為人類造了福。同學們,什么是福呢?炎炎夏日里,你渴得受不了的時候,什么是福?(給我杯清水。)寒冬的冷風中,你冷得直打哆嗦的時候,什么是福?(送我件棉衣。)當你饑腸轆轆,快要暈倒的時候,什么是福?難道幸福就僅僅只有一杯清水,一件衣服,一份食物嗎?(不是。)幸福就是從一個不好的,苦難、悲慘的境遇中走向一個沒有苦難、沒有悲傷的好的境遇中。
師:為什么說普羅米修斯為人類造福了呢?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一部分,尋找答案。
生:因為人類原來沒有火。
師:沒有火人類的生活怎么樣?
生:沒有火,人類的生活會很悲慘……我是從這段話知道的。“沒有火,人類只好……”
師:這樣的情景可以用書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
生:悲慘情景。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試著用這樣的句式簡練地說一說。(出示:“沒有( )只好( );沒有( )只好( );沒有( )只好( )……”)先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填一填。
生:沒有火,人類只能吃生的東西;沒有火,人類只能睡在潮濕的山洞里;沒有火,人類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師:這樣的生活痛苦嗎?如果是你要吃帶著血絲的生肉,能咽得下嗎?如果是你住在滿是淤泥、積水的深山里,能睡得著嗎?如果是你……
師:人類自從有了火,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師:你覺得人類生活幸福嗎?難道普羅米修斯只是讓人類能吃上熟的食物,住上溫暖的地方嗎?他到底給人類帶來了什么?(世世代代的幸福。)對,是他使人類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走向了飛速發展的文明社會。他這么做有錯嗎?正是堅定的信念在支持著他,能看得出他是一位正義之神。(板書→正義之神)我們齊讀他那句堅定的話語。(生讀。)
師:就是這段話,我們不但能看出他為人類造了福,還能從感嘆句中看出他承受了各種痛苦。他都承受了哪些苦難呢?自由讀課文的第二部分,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畫下來。
師:用我們剛才用到的方法。還記得剛才的方法嗎?讀一遍。就用這個方法讀一讀,品一品。
師:(巡視指導)誰來說一說你的感受?
生:我感覺他特別痛苦,我從“他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這句話體會到的。“死死地鎖在”看出他被鎖得非常緊,一點自由都沒有,就好像坐在囚車里一樣。“高高的”能看出他被囚禁的地方特別險惡,看著就叫人害怕。
師:你體會得真好,抓住了這兩個重點詞。怎么樣才能讀好?(把心融入這句話中。)你已經可以把剛才的方法學以致用了,我真替你高興。你能讀出你所體會到的他的痛苦嗎?再痛苦一點,重點詞放慢,再悲傷一點。
師:這是個多么可怕的地方呀。誰還能像他一樣說一說。
生:我從“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這句話中體會到他很痛苦。“既不能……也不能……”這個詞說明他不但沒有自由,連睡覺都不行,人困的時候多難受呀。不僅這樣,他還得遭受風吹雨淋的痛苦。
師:你也抓住了關鍵的詞,你能讀出他的痛苦嗎?重要的詞讀得再慢一點。(生讀。)是啊,烈日的暴曬,暴雨的侵襲,嚴寒的吹打,這可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們一起讀。(齊讀課文。)
師:你們是真的把自己融入了課文當中,所以才體會得這樣真真切切。還有比這更痛苦的。
生:狠心的宙斯還派了一只兇惡的鷲鷹,每天站在他的雙膝上,用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
師:被掏心挖肝是最嚴厲的懲罰了。這種痛是我們根本就不能想像的。就把這種痛讀出來吧。生活中你感受過疼痛的滋味嗎?手被燙傷的時候,疼嗎?腿摔破的時候,疼嗎?生病打針的時候,疼嗎?這種疼痛是我們可以忍受的,但普羅米修斯被掏心挖肝的疼痛卻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還有更痛苦的嗎?
生:白天,他的肝臟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臟又重新長了起來。
師:這不算什么?
生:最痛苦的是他所承受的痛苦永遠沒有盡頭。
師:請大家合上書,閉上眼睛,讓普羅米修斯堅定、執著的形象浮現于我們的腦海中。(出示圖片)請同學們睜開眼,就是這個畫面,讓我們用目光去感受它,用耳朵去傾聽它,用文字去和他對話。找一個讀得最好的同學讀他受苦的部分。(配樂朗誦。)
師:普羅米修斯的偉大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他對人類的貢獻讓我們無比感動。這篇文章通過人物的語言,人物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正義之神普羅米修斯的偉大壯舉,充分展現了他正義、勇敢、堅定、執著的各種品質,他就是人類心中的英雄,也是天神中的英雄,是一位英雄之神。(板書→英雄之神)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可以通過人物的語言、人物的故事,抓住重點詞來體現他的品質。這樣就能讓我們筆下的人物更加生動、感人。
師:但是我想問一問,現實生活中,火真是他送給人類的嗎?(不是。)這只是希臘人留傳下來的神話故事,他們用神話故事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學們,希臘神話中還有很多天神,本篇課文中也出現了幾位天神,他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介紹其他天神。)
師:他們每個人都有許多神話傳說,非常吸引人,有機會大家可以自己讀一讀,領略璀璨的古希臘文化。關于普羅米修斯這位正義的天神,老師想推薦給大家一首小詩,我大聲讀,同學們小聲讀。如果你被這首詩感動了,我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大聲地讀。下課。
評析: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課堂教學是由一個個“教學細節”組成的,通過一個又一個細節來實現感染人、培養人與完善人的教學目標。它是一種關注、一種體察、一種創意,是教學觀念的一種流露、教學風格的一種表達。本節課,孟老師運用框架教學理論,整體構建了本節課的教學框架,即:通過中心段落了解人物的想法——通過課文的前后兩部分體會人物的做法。然后用一個個看似平常的靈動的教學細節,讓課堂激情跌宕,雋永飽滿,營造了一份精彩、一份感動,帶領學生體驗了讀書的美麗、希臘神話的美麗、生命價值的美麗。
一、珍視對話細節,讓課堂美麗起來
異地教學溝通是關鍵,它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本節課,孟老師多處與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溝通,貼切自然,使學生輕松地和老師對話、和文本對話,架起了教師、學生、文本對話的橋梁。如:教學伊始,教師改變了問候的方式,先向學生問好:同學們好!同學們,你們好!同學們,語文課快樂!三個連續的問候,層層遞進。一句“老師可是站著和同學們問好的”,輕松地點醒了如墜夢中的學生,使課堂變得親切、自然,充滿了人文關懷。
在師生對話中,學生完全將自我投入到對話當中,沒有了和教師的距離,更拉進了和文本的距離。在體會普羅米修斯忍受痛苦時,教師同樣帶領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去體驗,使希臘神話,這一與學生相隔千年時間的文化,深深地打動了學生,與學生的情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二、珍視品讀細節,讓學習美麗起來
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是衡量一節語文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本節課做到了兩個注重:
注重一課一得,讓學生有所收獲。在體會表達普羅米修斯思想感情的段落時,教師在引導學生讀書談感受的過程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融入文章中讀,抓重點詞句想”的讀書方法。這一方法,不是教師簡單地告訴,而是引導學生掌握之后的總結和歸納。在學習普羅米修斯受苦部分的時候,老師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運用這一方法,學以致用,同時卻不顯得生硬枯燥。
注重朗讀感悟,讓學生有所體會。朗讀是對文本的理解和再創造。本節課教師將朗讀融入到整節課當中。首先是重點段落的逐句朗讀。通過個別練讀、教師手勢帶讀、展示讀、齊讀、對比讀等多種形式,反問句、感嘆句的朗讀指導不但讀出了重點詞語,還讀出了不同句子的不同語氣。可以說,這一點與很多教師使用了同樣的方法,但是細節處理得當,產生了不同的效果,讓人耳目一新。其次是重點段落的三次回讀,一次比一次有感受,一次比一次投入,使普羅米修斯的人格和思想鮮明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再次體會人類過上了幸福生活部分,教師采用了師生接讀的方法,將文章進行了再創造,成為了一個排比句:自從有了火……自從有了火……自從有了火……特別是省略號的處理別具匠心,教師在接讀文章三句的基礎上,又說了一句:“自從有了火……”學生不知所措。教師說:“接著說,隨便說。”學生恍然大悟,自由接讀“自從有了火……”在閱讀中,學生感悟到省略號省略了對幸福生活情境的描寫。而對普羅米修斯忍受痛苦的部分,教師又采用了邊體會邊讀,配樂配圖感情朗讀,將學生的情感體驗推向了高潮。
三、珍視人物品質,讓人格美麗起來
對于一篇神話故事,我們應該學什么呢?孟老師除了品讀文章內容、掌握學習方法之外,更加注重的是人物身上優秀品質的感動和內化。教學之前,在引導學生回憶普羅米修斯做的哪件事最令你佩服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他勇敢、堅定、執著;在為人類造福的過程中,體會到他是一個正義之神;在忍受苦難決不屈服的過程中,體會到他是英雄之神。他的人格、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教學即將結束時,教師送給學生一首詩《普羅米修斯》。在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的聲音形成了一股洪流,在會場內回蕩。雖然沒有聯系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但是一種人生價值的取向卻了然于胸,對學生產生了心靈上的震撼。
四、珍視文化遺產,讓神話美麗起來
教學貴在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教師在引導學生領略了普羅米修斯人格魅力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了希臘神話中的其他天神。旨在引導學生課后閱讀相關書籍,對希臘神話產生閱讀興趣。同時配上了神秘而又惟美的音樂,使希臘神話顯得更加神奇。
整節課行云流水,不著痕跡。教師語言流暢,在情濃處推波助瀾,在評價時點撥引導,在提升時慷慨陳詞。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教師“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有思想的技術”和“有技術的思想”的統一。
不足:在細節的處理上,應該關注更多的學生是否都動起來了。教師在學生讀書后討論和交流過程中,能夠走進學生,關注學生交流的內容,這一點很好,但是,還要照顧到對整體學生的交流指導。
在環節設計上,讀寫結合的思想是我們提倡的。但是,教師只是簡單地進行了一下總結。如果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一個對普羅米修斯的贊美的片段寫作,應該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