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除法”第一節。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
3.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利用這些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買過東西嗎?買東西時你經常還價嗎?下面老師講一個關于還價的真實事情。商販在賣蘋果,一個人問:老板,多少錢一斤?商販說:一塊五一斤。那個人說:太貴了!這樣吧,5塊錢3斤賣不賣?小販想都沒有想,說不賣。聽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學生哄堂大笑。)
師:大家笑什么?
生:3斤只有4.5元。這位顧客還價反而貴了,商販還不知道貴呢!
師:類似這樣的購物問題,既可以用小數乘法解決問題,也可以用小數除法解決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除法。(師板書,并出示情境圖。)
師:從圖中你能看到什么?
生:甲商店買8盒牛奶是11.2元,乙商店買4盒贈一盒,也就是5盒7.20元。
師:同學們看到這些情境,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兩個商店牛奶的品牌是一樣的,我想哪個商店的牛奶便宜呢?
師:這位同學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精打細算。咱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吧。(學生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生:甲乙兩商店一盒牛奶大約都是1元多。
師:你是怎么估算的?
生:因為11.2除以8,商應該是1點多。而7.2除以5,商也應該是1點多。
師:那么,究竟哪個商店的牛奶便宜呢?
生:可以先分別求出兩個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進行比較。甲商店每盒牛奶的單價是11.2÷8;乙商店每盒牛奶的單價是7.2÷5。
師:這兩道題都是小數除法。怎樣計算呢?這是一個新問題,同學們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和你學過的知識,自己先想辦法,再在小組內交流。(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組織全班交流。)
二、自主探索,構建新知
生:我們組在計算時甲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時,先把11.2元化成角,11.2元=112角,112÷8=14(列豎式),14角=1.4(元)。在計算時乙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時,先把7.2元化成角,7.2元=72(角),用72÷5時有余數,我們就把7.2元化成分,7.2元=720(分),720÷5=144(分),144分=1.44(元)。得出甲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我們組開始時也是這樣想的,但是覺得這樣做太麻煩了。我們發現可以用小數直接去除以整數,只要在列豎式時,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
生:我們組也這樣嘗試過,計算11.2÷8時比較順利,但是在計算7.2÷5時,除到小數部分還有余數怎么辦呢?
生:在余數后面補0再繼續除,因為在小數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可以把7.2看成7.20。
師:我們如果以元為單位時,我們想一想小數除法要注意什么?
生:在計算時,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師:同學們同意他們的意見嗎?這節課通過同學們自己想辦法,知道了小數除以整數,就可以按照整數除法計算,只要注意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除到小數部分有余數,可以添0再繼續除。
師:那么,回過頭來,我們再看一看剛才我們聽的故事,誰是聰明的呢?
生:誰也不聰明。
生:因為顧客還價為5元錢3斤,一斤就大約為1.6元多,而原來賣1.5元一斤,反倒貴了。可賣蘋果的人也沒算出他占便宜了,所以他也不賣。
師: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小數的除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師敘述杜麗決賽的情況。
①最后五槍打出了52.5環的成績,你能計算出平均每槍打多少環嗎?(學生獨立計算。)
②兩種規格的牙膏售價情況如下:如果買3支小牙膏,售價是8.7元,如果買4支小牙膏,售價10.8元。購買哪種牙膏比較合算。
反思:
本節課從孩子們熟悉的買水果入手,再比較一下哪種牛奶便宜,來激發孩子探究的欲望,讓他們感覺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在探究哪種牛奶便宜時,孩子們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從而再感受算法多樣化。每一種做法都滲透著一種思想。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更加認識到: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自由的發揮、想像、創造。我們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思考、表現、創造。學生都有自我發展的需要,我們要給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去體會成功的樂趣。
(作者單位:大慶市直機關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