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理解、寬容、善待學生
文/張琴
記得那是一節體育課后的班隊活動課。當上課鈴聲響起時我站到了講臺上,映入我眼簾的除了一群我熟悉的學生之外就是那一地的“烏黑”。上體育課時,孩子們好在跑道上玩“踩腳印”的游戲,由于前一天下了雨,他們踩完后難免會一腳“烏黑”,就這樣他們“正大光明”地回到了教室,于是教室出現了開頭的那番景象。看到這樣的場景我真想“大發雷霆”,可一想這不是一個教育學生注意衛生的好時機嗎?于是,我對學生說道:“咦!今天我怎么發現咱們教室好像成了室內跑道了,你們知道是怎么回事嗎?”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教室地面,有幾個孩子臉紅了不敢看我的眼睛,有幾個孩子舉起了手想說話。我知道其實犯錯的幾個孩子已經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不想讓他們受到責難。于是我點名那幾個舉手的孩子,不問他們是誰所為,而是問他們是不是有了什么好的建議。孩子們一愣,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說有的。于是,我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專門圍繞“環境衛生對我們學習有什么影響”、“如何做好班級衛生工作”、“如何保持教室整潔”展開討論并一起進行了一次班級大掃除,而那幾個犯錯的孩子在勞動中表現得非常積極。這次活動不僅讓所有的學生意識到環境衛生是要靠大家來維持的,而且使他們知道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自己的行為會對班級榮譽造成好還是不好的影響。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本富有個性的書,這是教師最能真切感受到的。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而對于班主任來說更為重要的責任恐怕還是在于育人吧!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學生看到、聽到的事物多了,因此,我們所接觸的學生更是成了個性飛揚、眼界開闊的社會人了。在日常教學中,學生難免會受某些社會、家庭的不良影響而犯一些小錯誤,但這不能說明孩子們就是變壞了,是個“壞學生”。教師一句隨意的評價可能給學生帶來終身的影響,所以對于學生的無心之過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過度緊張、無限放大。
其實孩子們犯錯誤時是無心的,是未加思考的,經過教導他們就會意識到自己的不對之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應只把眼光緊緊盯著學生犯錯誤這一行為上,而應該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是什么,是故意搗亂還是出于好奇抑或是純粹無心的玩笑。只要他們的心不惡又何必難為孩子呢!作為教師,在學生犯錯誤時,我們應該有像大海一樣的胸懷,最大限度地包容、理解、善待自己的學生。
(作者單位:浙江省桐鄉市崇德小學)
給學生一個臺階下
文/萬榮喜
還記得那是一個星期三的上午,我夾著書本來到班中準備上課。雖然鈴響了,可班中仍然鬧哄哄的,更可惱的是兩名學生還手持粉筆在黑板上亂寫亂畫。看到此情此景,我大為惱火,重重地將書摔在講臺上。巨大的響聲使得原本吵鬧的教室立即安靜下來,那兩名學生也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我對班中的狀況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同時對在黑板上涂鴉的學生給予了狠狠的斥責,直說得他們淚如雨下。而后上課,氣氛顯得異常沉悶,那兩名被我批評的學生更是抽抽噎噎哭了半節課,至于我講了什么,我想他們根本不會聽進去。受學生情緒的影響,整節課我也顯得精神不振,課上得很失敗。事后想想,方覺后悔,可悔之晚矣。我發現學生和我疏遠了,被我斥責過的學生更顯得害怕見到我,就是在路上,他們見了我也遠遠地避開……
一個星期后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準備給學生上課。可轉身一看,滿黑板的阿拉伯數字,那是上節課數學老師留下的墨寶。“值日生怎么當的?”我正想發作狠狠地批評,借以強調值日生的重要性,課前準備的重要性。可上次怒斥學生的情形又浮現在我的眼前,于是我轉過身,拿起黑板擦笑著對學生說:“都說值日生天天擦黑板吃粉筆灰,現在讓我也來吃一吃粉筆灰,看看它是什么滋味!”話音還未落,便引來一陣歡快的笑聲,我的課就這樣在歡笑聲中開始了……
兩節課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我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對待,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后者的方式之所以受到學生的歡迎,是因為我改變了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給學生一個臺階下,營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免受責難,教師也不自生怨氣,皆大歡喜。
學生正處于成長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過失,他們的某些舉止,往往是無意識的。因此,教師不必對此怒聲斥責,只要不是原則上的大事,教師都應給學生一個認識、改正錯誤的機會。學生會從老師的寬容中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護和尊重,學生從獲得這個尊重開始,就有可能會對自己的言談舉止進行反省。這也是一個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過程,而“臺階”就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一個契機。當然,給學生一個臺階下,不是對學生不聞不問,放任不管;更不是對學生的妥協退讓,而是洞察教育對象,思考教育良方,尋找最佳教育方式的一種積極措施。為了教育好學生,老師,面對出錯的學生,請設法給他們一個臺階下。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袁巷中心校)
但愿教師能多點包容精神
文/張元進
記得一次期中考試,語文試卷上有一道按原文填空的10分題。班上那位最不愛背誦,考試老是不及格的小強悄悄地打開語文課本看了起來。他的行為哪里逃得過我的火眼金睛。我迅速地走到他的面前,悄悄地將書本收起來放進他的書包內。他滿臉通紅,忽然,他大聲地對我說:“張老師,我肚子痛,想上廁所。”“去吧,動作要快一點。”過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進班級,我擔心他會出什么問題,就到廁所里去找他。發現他紅著眼睛站在衛生間里。他見到我時,第一句話就說:“張老師,我求您了,您就讓我把原文填空題做完吧!不然,我就死定了!”我嚴肅地說:“不行!我怎么能縱容學生偷看呢?你快回班級考試。”他拉著我的手說:“張老師,如果這次期中考試語文不及格的話,爸爸就要打死我。您就讓我把那道題抄完吧!就算我向您借10分,期末考時我還您20分,行嗎?”經過思考,我對他說:“好,老師答應你。不過,你說話要算數!”他激動地說:“謝謝您,張老師。我保證說話算話!”
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小強語文得了88分。試卷發下去的那天中午,他拿著那張88分的語文試卷來找我,高興地說:“張老師,今天我來還您20分。”聽了他的這一番話,我激動萬分。自己當時對他偷看的行為沒有訓斥、諷刺,也沒有泄密,這是一種多么明智的選擇。倘若當時在班上將其行為公布,或告訴家長,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呢?很難想像……我微笑地說:“小強,你進步了!你是個誠實的孩子,這88分是你努力的結果。你能取得這么大的進步,老師為你高興,那20分你早已加倍還給了老師。老師相信你今后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會有更大的進步!”我把試卷遞給了他。他接過試卷,附在我的耳邊,輕聲地說:“老師,今后我決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他拿著試卷,一蹦一跳地走了……
作為教師,面對學生的種種行為要學會包容,因為他們畢竟是個孩子,需要我們去呵護、關愛、引導。我們應該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特別是對于那些“不爭氣”的學生,如果不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不去呵護、關愛、引導他們,那他們將離我們更遠,甚至會消失,那應該不是我們教師所期望的結果吧!
(作者單位:福建省松溪縣實驗小學)
寬容——教育學生的又一法寶
文/馬曉微
我們班里有一個學生叫小金,是三年級時轉來的。他在原來的學校幾乎從不寫作業,寫出來的字不仔細辨認很難看懂。為此,他被原來的班主任放在班級的最后一桌。要一下使他和其他同學寫一樣多的作業,對他來說真的是太難了。他整天愁眉不展,甚至揚言要離家出走。經過一段時間的拉鋸戰,我知道,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那么就讓我對他多一點耐心與寬容。水滴尚能穿石,鐵樹也能開花,就讓他這朵遲開的花,在我的耐心呵護下慢慢綻放吧。從此,當他的作業完不成,字跡非常亂,或是錯字連篇時,我不再對他疾言厲色,而是心平氣和地告訴他課后應該把哪些作業補上,并讓同學來聽寫他的生字,告訴他作業的格式是怎樣的,檢查他的作業是否記清了。同時我還經常與他的媽媽溝通,一起幫助他改正完不成作業的毛病。這是一個極漫長的過程,當他從能完成作業本上的作業,到能寫出通順的日記,再到聽寫生字能考80多分,能把所有的作業都完成,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現在每當我看到他寫的和過去有著天壤之別的作業本,看到他臉上露出和其他孩子一樣燦爛的笑容,我覺得一年的時間一點也不長。用一年的時間來養成一個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將使他終生受益,值得!
孩子的個性與習慣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如果總是用一把同樣的尺子去衡量他們,那么只會使學生與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教師對他的失望度也越來越大。而教師的寬容卻會拉近心與心的距離。為特殊的學生制定一把特殊的“尺子”,他們也會成為教師眼里的好學生。讓他們時時體驗到一種含有母愛又高于母愛,含有友情又超過友情的師生情,促使孩子改正錯誤。讓每一個學生埋藏在心底的渴求上進的火花熊熊燃燒。
用心去愛學生吧!你會覺得他們個個都可愛。以真誠去擁抱每一位學生吧!你更覺得教師職業的崇高。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鐵鋒區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