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作文是學生習作向命題作文過渡的重要訓練,通過看圖作文可以進行布局謀篇的練習,使學生初步懂得怎樣寫一篇習作,提高學生觀察能力、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低年級看圖作文教學,只要求學生看一些簡單圖畫,練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說幾句或一段語句連貫、意思完整的話,并寫下來。到了中高年級,看圖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了,它不僅要求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還要有重點地、較細致地觀察,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段,直至學寫簡單的記敘文。
看圖作文教學的步驟可以用三個字概括:即“看”“說”“寫”,也就是說,看圖是關鍵,說圖是寫好作文的基礎,根據看到的內容,合理想像,有條理、有重點地把畫面內容寫下來是最終目的??磮D作文教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要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看清畫面
看圖作文的首要環節在于觀察。首先要做到有層次地觀察畫面。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是從上到下或是從下到上,是從左到右或是從右到左,是從整體到局部或者從局部到整體等。其次是要從頭到尾認真看一遍圖,大體了解圖畫的大概意思,然后針對圖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最后是要觀察細節,如人物的表情、衣著、用具等,并想一想作者圖中呈現這些細節的目的。例如,指導觀察《假文盲》這幅漫畫: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地方?從衣著看,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有哪些人?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四位男子怎么會在“母子上車處”等候上車?在觀察的基礎上,概括一下圖畫的內容。通過這樣有次序的看、有次序的想,能切實不斷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有條理的思維能力。
二、要指導學生認真思考,理解圖意
圖意,即這幅圖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就是揭示圖畫最本質的東西。要認真分析圖的內容和該篇看圖作文的寫作要求,體會出題者的目的,是要說明什么道理,還是要表達什么感情,在觀察《假文盲》畫面的同時要使學生明確“假文盲”是什么含義?針對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車處”的不文明行為,你有何感想?然后再動筆寫,要寫出自己的真實看法和想法。
三、要幫助學生展開想像,豐富畫面
想像是看圖作文的核心。沒有想像,就沒有看圖作文。展開合理想像,是把習作寫具體的關鍵。干巴巴幾句話怎能表達畫面的意思和內容呢?圖面畢竟是一種平面,它包含不了事物的時間和空間的內容。這就必須依靠豐富的想像進行合理的聯想,看圖作文就是要求學生展開合理的想像,從靜態畫面引出動態,從“瞬間”寫出過程,讓畫面“動”起來,讓畫面中的人和物都活起來,但要注意想像不是盲目的,要有目的,絕不能脫離畫面,任意發揮。教學時引導學生根據圖畫上的內容,把自己所經歷、所了解的生活中有關的人或事,補充到畫面中去,填補畫面中因時間和空間局限而未表現出來的內容。這些內容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緊扣畫面分析來的。《假文盲》這幅圖畫,可以引導學生這樣想像:從圖畫上人物的衣著看,當時的天氣怎樣?四位男子當時心里可能會想些什么?那位抱著孩子的婦女看到此景,可能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四位男子最后是在“母子上車處”上車的嗎?
四、要指導學生安排內容,布局謀篇
各種圖畫不同,有的應該按事物的空間順序寫,有的應該按事情發展順序寫,有的按事情類別寫等。這樣寫出來的作文也就有條理了。例如《假文盲》在寫文時,要指導學生要依據畫面,把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及結果都描寫出來,使其形成一個情節完整的故事。要依據畫面,進行細節描寫,把畫面中景物、人物的神態、動作、可說的語言及心理等描寫出來。如果是多幅圖,要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聯系。突出重點,注意詳略,不要每幅圖都平均使用力氣。每幅圖的敘述描寫要注意連貫,互相銜接,不要變成圖意的說明。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新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