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語文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明確取材的對象是“三個同學”,并且能找出各不相同的優點;學會運用抓住特點介紹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用普通話清晰、流暢地表達。
3.情感目標:善于傾聽別人的發言,尊重他人。教育學生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發現別人的優點。
教學難點:從三個同學身上找出不同的優點。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回憶兒時聽過的《龜兔賽跑》的故事,為引入新課做好準備。
教學流程:
一、講故事,引新課
1.課前談話。
師: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回憶兒時聽過的《龜兔賽跑》的故事,誰愿意帶著大家一起來回想一下故事經過呢?(生答。)
2.提出問題,板書課題。
師:聽了故事,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嗎?(生答。)
你們說得很對,烏龜爬得那么緩慢卻最終成為勝利者,說明遇事不氣餒,一定會成功的道理,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烏龜有它的優點,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閃光的一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口語交際2:找優點。(板書:找優點。)
【評析】教師通過《龜兔賽跑》這個故事引出本次口語交際課的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讀提示,明要求
1.自讀提示語。
2.明確要求。
師:讀了提示語,你能說一說這篇口語交際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生答,師板書。)
【評析】引導學生了解本課的內容,明確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憶文章,說特點
1.回憶本單元的文章題目。
師:在這一單元,我們都學過哪幾篇文章?(生答。)
2.說出各文章的特點。
師:這幾篇課文是怎樣介紹事物的?請你用一句話概括出來。(生答。)
【評析】為了切實地培養和訓練出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應當結合語文課上的課文、問答、討論等。因此,不能單純、孤立地進行口語訓練,而是要把它同閱讀、寫作結合起來,才能見到成效。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能夠從學過的課文入手,通過復習課文介紹事物的方法,為新課做好鋪墊。
四、按要求,找優點
1.找同學的優點。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相信你們也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在小組內說一說。
生1:我要向周某學習,他愛勞動,每次勞動都搶著干重活、臟活。
生2:張某是我們班的小書法家,寫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值得我學習。
生3:老師,我想說說我自己的優點,行嗎?
師:你是一個非常有自信的孩子。現在,請同學們靜靜地思考兩分鐘,找找自身的優點吧!
2.夸夸我自己。
生1:我認為我是一個勇敢的小男子漢。有一次,手割破了,流了很多血,可是我沒有掉一滴眼淚。
師:你是真正的男子漢,因為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嘛!
生2: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有一次,把鄰居的玻璃打碎了,我主動承認了錯誤。
生3: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常常讀得入迷。有一次,竟忘了回家吃飯。
3.找身邊人的優點。
師:剛才,大家發現了同學的優點,了解了自身的優點,身邊的人的優點,你發現了嗎?
生1:我的爸爸是一位教師,對待學生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生2:我們的校長在操場上看到紙屑,就會彎腰拾起來。那次,我還以為是清潔工呢?校長這種以身作則的精神,真讓我感動。
生3:我的媽媽對我非常疼愛,我考試成績不好時,也從不埋怨,總是鼓勵我說,下次一定能考好!
【評析】教材只是個例子,而教師的隨機應變能力為課堂增添了新的色彩。教師在這一環節中能夠從開始的找同學身上的優點,隨機調整課堂,根據學生的提問找自己的優點,后拓展為找身邊人的優點。這樣的環節,體現了動態生成的情境。讓每個學生都夸夸自己,使學生感悟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找身邊人的優點,凸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目的和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的原則。
五、游戲:猜一猜
師:老師說我班兩個同學的優點,你們猜一猜,他是誰,好嗎?(生答。)
【評析】用游戲的方式創設情境進行練習,使學生對所學的話題既感興趣,又無拘無束,同時也考查了學生分析與理解的能力。
六、全課總結
1.談收獲。
師:這一節課中,你有哪些收獲?(生答。)
2.教師總結。
師:這節口語交際課就要結束了。在此,我想對大家說:在生活中,我們只有發現自己的優點,喜愛自己的優點,才會懂得生活;學習別人的優點,補己不足,才能使自己更完美。
【評析】簡短的結束語,總結了整節課的內容。讓學生回顧了口語交際的過程和自己的收獲,提高了對此課活動的認識,并反思自己在口語交際過程中的表現,體現了學法的指導。
反思:
這節課的目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信,熱愛生活。
1.尊重學生就有收獲。
教師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家長式的作風對學生發號施令,學生往往從教師信任和期待中體驗到人的尊重,激勵自己不斷前進。課堂上應該讓孩子發出異樣的聲音。有個性的見解往往是學生的創新火花,是學生認知水平達到更高層次的體現。在這節課中,我根據學生的提問及時調整教學,沒有因其打亂原有設計而制止他,真正凸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重視人文關懷,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致力于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它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也是終身發展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只關注知識的傳授、關注“導”的進程,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學生的人文關懷,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