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某國企的中層干部,也是一個母親,有一個16歲的女兒。我的老公自己開了個小公司,我們的家庭環境相對優越。我對未來已沒有太多的追求,只希望女兒能健康成長。
女兒自小多病,在她的哭聲中,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16歲時,她出落得亭亭玉立。可是,這個時候,新的麻煩又來了。
女兒上初二的時候,我意外得知,竟有幾個同班同學在追求她,甚至還有一個比她大三歲的高中男生在追求她。得知這個消息,我如臨大敵,十分惶恐,嚴令女兒不得與男生來往,并打電話給她的班主任,讓班主任對她嚴加看管。在與我一番頂嘴后,女兒遵從了我的指令;從班主任那兒反饋回來的信息也證明,她沒有早戀。但從此,她卻變得沉默了,甚至對我有了敵意。我能看出來,她心情壓抑。
我心疼她,怕她心理出問題,卻又不敢松口讓她與男生來往。等她上初三的時候,更嚴重的問題來了。她變得更為沉默,眼里的敵意更多,不再像以前那樣與我說些心里話,不再問我什么問題,而是迷上了記日記。一天,利用她的疏忽,我拿到了她抽屜的鑰匙,打開了她專用的抽屜,看了她的日記。讓我驚恐的是,在日記中沒發現有男生在追求她,而是發現她迷戀上了一個男生,字里行間,大有非他不嫁的意思。更讓我感到“五雷轟頂”的是,我還在抽屜里找到了一本“帶色”的小說,里面有大量“少兒不宜”的內容。怎么辦?怎么辦?
這一次,我沒敢急于與她攤牌。我知道,青春期的少女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初二時我對她的嚴厲,已經讓她的心理趨于封閉,眼中充滿了敵意,這次我如果輕舉妄動,可能會讓她心理更加反常。我一下子變得無力又無助。幾天里,我精神恍惚,一直在考慮如何引導女兒。也就在這時,我在逛書店時無意中看到了一本“青春期性教育”的書。書的前言中說此書“幫助青春期孩子掌握性科學知識,適宜于父母閱讀、孩子閱讀,也適宜于父子共讀、母女共讀”。這時,我心中一亮,對了,既然性問題在母女間難以啟齒,那為何不把這本書作為母女溝通的橋梁呢?我立即掏錢買下了這本書。
回到家中,我連夜把書看完,確信里面傳授的是科學的性知識,沒有引導孩子學壞的內容后,第二天,就主動把書給交給女兒,說:“小玲,你長大了,該看看這方面的書了。”女兒有些戒備地接過書,掃了掃書的封面。顯然,她看清了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然后,她抬起頭,一年多來她眼中的敵意消失了,有些感激地對我說:“謝謝媽媽。”
不出我的所料,按我的要求,女兒認真地看完了這本書。一個星期后,她說:“媽媽,不瞞你,我以前看過一些有關性的書,對性知識知道一些,但沒有這么完善,這么科學。以前我不敢告訴你,覺得你很專制,現在我知道,你是個開明的媽媽,而且一心為我著想。”
通過一本書,我們母女間不再隔閡,不再對性問題難以啟齒,開始正常地談論性問題了。經過充分“探討”后,我與即將上高中的女兒簽訂了一份《成長協議》,內容如下:
甲方:母親老周
乙方:女兒小玲
為了讓乙方身心健康,安全度過青春期,甲方與乙方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如下協議:
一、乙方的權利與義務
1.在乙方讀大學之前,未滿18時,身心均處于青春期。乙方保證,在青春期不與任何男人談情說愛,不與任何男人發生性關系。乙方同時保證,青春期期間以學習為主,不考慮其他問題。
2.在青春期期間,乙方保證不登錄黃色網站或閱讀黃色書刊。遇到自己想了解的性知識,則主動向甲方咨詢。
二、甲方的權利與義務
1.甲方保證,要改變相對滯后的性觀念和舊觀念,不干涉乙方正常的男女同學交往及朋友交往。
2.甲方保證,尊重乙方的權利,不偷看乙方的書信、日記等,讓乙方擁有隱私權。
3.在適當的時候,甲方可主動向乙方講解更為詳細的生育知識、避孕知識等。
簽字:
甲方(母親):老周 乙方(女兒):小玲
有了這份協議,我徹底放心了。我開始和青春期的女兒無話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