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長城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
長城集中華民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之大成,是古文明的旗幟,是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見證和寫照。
長城完全是一面和平墻。自從建立長城以來,華夏民族開始復興,打敗了匈奴的進犯,直至把匈奴趕到歐洲。面對強大兇悍的匈奴,漢民族的人們必須啟動智慧的大腦,完成了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長城不僅是一種文明的象征,它還培育了世界最好的陸軍,一支一直沒有被打敗的陸軍。長城沒有過屈辱,我們的屈辱來自海上,不是來自長城。長城這面墻,寫著中華民族的榮耀和光輝。
長城內外即是關里關外。泱泱大國,浩瀚歷史,有過屈辱有過榮耀。曾經的苦難在歷史的天空消散,曾經的磨難在歷史的長河淹沒,曾經的榮耀也隨風而去。
綿延萬里的長城有著太多厚重的歷史文化,她承載著我們民族精神的過去和現在。戰爭的時候長城是烽煙四起的地方,是危難的關隘。烽火燃燒著戰爭的災難,飄起的狼煙是苦難的信號。長城是戰時的城墻,是家門,是關口。
長城存在的意義已經超過它的本身。那斑駁的痕跡是被歲月侵蝕的,那些彈孔仿佛依舊有著仇恨。長城就是中華民族的一本書,記錄著中國歷史的變遷。
長城的每塊磚都有鮮血和汗水,每個縫隙都是用不屈的精神粘合的。外來侵騷困擾我們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一堵墻,擋住了一個時期,擋住了一段歷史。
長城是戰時的墻,也是和平的門神。修長城目的是為了和平。長城起到了保護華夏民族子孫生命的歷史作用。各個朝代,我們都用長城作為家園的防衛墻,它經歷了洗禮也經受住了考驗。
長城是世界文明史的一部分,是具有唯一性的,因為歷史的原因,也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長城屹立在東方,蜿蜒如龍巍峨壯觀。
長城的修建說明了華夏民族的思想基礎:為了和平奉獻了太多的智慧和血汗。
長城是戰爭的烽火臺,也是文明的里程碑,更是和平的標桿。長城是在我們工業文明落后的時候被突破的,而實際的長城依然屹立在東方,向我們發出不倒的號角,給了我們抗爭的精神。長城就成了我們的精神脊梁。
南海、東海在西方列強的攻擊下,我們被野蠻地蹂躪了,我們失去了部分家園。滿清時代我們沒有工業的長城,我們沒有海域長城,那是因為我們的工業文明落伍了??墒?,我們心靈的長城更加牢固了,所以我們打敗外侮,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我們的長城已經根扎在我們民族的心靈里,扎在我們的精神哲學理念里。
長城永遠不倒!我們會一代一代地去維護和傳承,用不屈不撓的精神去修葺它。
烽煙已經隨著歲月遠離了長城,長城依舊起著作用,一個是精神作用,一個是經濟作用。
長城成了我們各地開發旅游的特色景觀。長城游本身就有雙重意義,一是觀光,二是感受的歷史和現在。長城過去是戰爭的前沿,今天是科教的課堂,更是特色經濟的區域,是休閑的后院。
長城永不倒!因為它的意義在整個中華民族精神中是永遠的豐碑。
沒有硝煙的長城,有著獨特的魅力,是感受歷史享受生活的棲息地。美麗的地方不一定成為景觀,有景觀的地方不一定要美麗。長城的雄偉是夠人們領略千秋萬代。
長城的防御價值沒有了,但是它的經濟價值還在,它的精神支柱作用還在。長城是我們值得驕傲的資本,更是我們銘記歷史的教科書。我們現在用它做經濟長城的一個點,目的是強盛民族,防御經濟侵略。
經濟的價值在于,它的景觀是歷史上的唯一,是世界的唯一,是獨特的,不可仿制。正因為是唯一,它才有著不可低估的經濟價值。長城沿線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區域,都有獨特的地方特色風情游。長城沿線有著許多華夏民族文化形態,有著豐厚的歷史故事和傳說,都是我們用來分享和感受的資源。
長城游看的是歷史,感受的是自豪,驕傲的是智慧。
站在長城上,你才感覺到你不僅僅是個好漢,還是真正的龍的傳人,華夏子孫。我們驕傲我們有長城,我們領略風光,更多的是感受歷史的脈搏,傾聽風中的訴說。我們在震撼中感動,我們在震撼中驕傲,我們在震撼中自豪。新時代里只有建立經濟的長城才能穩固我們的國家,才能強盛我們的民族,歷史的長城是我們的驕傲的資本,更是動力。
當代沒有強大的經濟作后盾就沒有強大的軍隊,就沒有先進的科技和國防。歷史的長城在防御上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價值,而它的經濟價值是存在的。我們開發長城風景游不是拿歷史開玩笑,是尊重歷史價值,這樣對我們保護長城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不僅如此,我們還能把心里的長城加固加牢。我們的精神長城也靠我們在回顧中修葺,在感受中完善。
長城變成經濟城是歷史的進步,是時代的要求。
我們在長城腳下見到無數的旅游區,也見到民俗濃郁的特色游,以及精彩的表演,民風獨特的文化和美食。長城在沒有喪失已有文明的前提下,起著新的作用,說明長城的價值是多角度、全方位的。熱愛長城保護與長城開發長城資源利用長城資源是不矛盾的。
利用長城文明歷史,說明我們重視長城的價值,正視它的價值所在。正是為了不再屈辱,正是不再受到蹂躪,我們開發長城才是對歷史的敬重,才是對未來負責。
長城如今是經濟城,硝煙彌散后的地方,是經濟崛起的地方。經濟騰飛將造就新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