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和湯姆·克魯斯、貝克漢姆、姚明、張柏芝這些心目中的偶像零距離接觸并盡情合影嗎?找到孟露她就能讓你美夢成真。這位27歲的寧夏女孩,“照顧”著包括克林頓、比爾蓋茨、荷蘭女王等在內(nèi)的眾多世界名人,從穿衣、化裝到頭發(fā)護理,她樣樣都管。因為,孟露工作的地點在舉世聞名的杜莎夫人蠟像館。這位名人蠟像維護師的生活,令人耳目一新!
走進全球最大的蠟像館
孟露出生在寧夏銀川市一個藝術世家,家庭氛圍的熏陶讓她深深地愛上了繪畫。在倫敦大學留學時,她學的是藝術和時尚設計方面的專業(yè),和蠟像結(jié)緣是因為她的男友。大學二年級時,孟露與來學院進修雕塑的格林相遇了,這位德國小伙用塑泥教她制作人像、360度影像、雕塑……這些技藝吸引了孟露。在這名特殊老師的手下,她很快便能把一塊塑泥變成藝術品。
轉(zhuǎn)眼到了2003年的實習期,經(jīng)過嚴格考試,孟露獲準到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實習。杜莎夫人蠟像館于1835年設立,是全世界最負盛名的蠟像館。尤其是其創(chuàng)建人杜莎夫人,一生的經(jīng)歷充滿傳奇色彩:從管家的女兒到皇室教師,從塑像制作大師到孜孜不倦的事業(yè)女性,從逃過斷頭臺厄運到為昔日的皇室友人制作死亡面具……她不屈不撓的精神,給孟露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進杜莎夫人蠟像館,孟露看到這里陳列的都是世界各國的偉人、名人和名星蠟像,其制作之精巧,完全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以至于每當來賓駐足觀賞時,竟然分辨不出誰是蠟人,誰是真人!而且,它所陳列的人像不是一成不變的,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所更新。因為它每年都要定期向前來觀賞的人征求意見,詢問大家心目中崇拜的人物是誰,敬佩的又是誰,然后根據(jù)得“票”數(shù)來決定陳列的人選,頗有點“民意測驗”的味道。
蠟像的制作是一門高超技藝,其中有一些秘訣只被少數(shù)人掌握,如雕塑蠟像原料的配制,顏料的增添等。孟露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女孩,通過留心觀察蠟像師們的工作流程,她發(fā)現(xiàn)制作蠟像首先是用膠泥做出精細的塑像,然后用它翻制成凹模,經(jīng)凹模再翻出來的,就可以進一步修飾加工成為完美的蠟像了。很多人都不了解,雙手的蠟型制作和面模的制作同樣重要,尤其是為表現(xiàn)一位政治家的風度和氣質(zhì),手的動作所產(chǎn)生的效果就更加不容忽視。
漸漸地,孟露得知了蠟像制作的全部奧秘。在參觀完整個制作工藝流程后,她更加虛心了,這是藝術專業(yè)學生少有的特質(zhì)。同時,師傅們也覺得這個中國學生很有天分,教她時也竭盡全力。
孟露的第一門功課是仿造自己的耳朵。“第一個月,師傅們只讓我做雕塑,那不是很難,是訓練我的基本功。后來做耳朵就難了,線條彎彎曲曲,又要做出凹凸位形態(tài)。我通常是用相機把自己的耳朵拍成十多張照片,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拍,再掃描到電腦里,做成一個三維的模型,然后再照著做。其實我并不擅長用電腦,因為沉醉于通向理想之路的喜悅里,所以我通宵不眠,如饑似渴地學習電腦操作,熊貓眼也日日伴著我。”她這樣描述當時的學習情景。
半年時光一晃而過。在這些日子里,孟露如同一塊巨大的海綿,瘋狂地汲取著蠟像制作知識。當她在蠟像工藝上頗有心得時,老板宣布,她被破格錄用為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員工!就這樣,孟露成了該館第一位來自中國內(nèi)地的蠟像維護師。
測量中外名人
孟露說,除倫敦總館外,杜莎夫人蠟像館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和紐約、中國的香港和上海(2006年6月開館)還有5家分館。為了讓制作出來的蠟像更逼真,除了已經(jīng)去世的名人外,任何一座蠟像都由英國總部的制作團隊為本人進行200多項數(shù)據(jù)的測量,然后才動手制作。測量過程需要花費3個多小時,而整個蠟像的制作過程則需要6個月到8個月時間。其中,測量是一道非常關鍵的工序。
孟露就曾為許多名人從頭到腳測量他們的身體數(shù)據(jù)。為每一位名人測量的過程中,孟露和同事都要測出大批數(shù)據(jù),例如眼睛到眼睛、眼睛到耳朵、耳朵到嘴巴、耳朵到耳朵等這些距離都是重要的數(shù)據(jù)。當然,對于名人們極具個人特色的細節(jié),制作師也格外重視。比如羅納爾多的兔牙——很多人覺得他的兔牙很可愛,還拿著他的照片要求整“羅納爾多”式的門牙呢。
孟露介紹說,一般測量名人們的牙齒之前,她們會先看看牙醫(yī)那里有沒有齒模。如果沒有的話,就通過貼身測量得到齒模和牙齒的色模。“制作羅納爾多的兔牙時,我在牙醫(yī)那里拿到了齒模后,為了精確測量牙縫,我們還讓羅納爾多在嘴巴里咬了一塊蠟。不過,事先是征求了他的意見的,如果他不愿意的話,我們不會這么做。當然,羅納爾多答應了。”
在測量時,一般名人只要自然站立就行了,可有些動作夸張的名人則要保持一個姿勢站上兩個小時,這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郭晶晶,她就雙手筆直舉過頭頂做金雞獨立狀——這是一個標準的跳水姿勢。雖然郭晶晶是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好,但是要把如此夸張的動作保持兩個小時,對她來說也很困難。當時孟露和一位同事只能一直在后面扶著郭晶晶,每隔5分鐘到10分鐘就讓她休息一次。
孟露說,她有位叫Petva的女同事,曾為荷蘭女王進行全身測量,歷時30分鐘——這大概是測量時間最短的一次。要知道,一般情況下,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工作人員起碼測量3個小時以上。
原本,給荷蘭女王測量也需要3個小時,可恰好測量小組和女王約定的日子是荷蘭很重要的節(jié)日,當他們到達時,女王已經(jīng)整裝待發(fā),準備外出參加活動,只給了測量小組30分鐘時間。測完之后,女王還站在一個轉(zhuǎn)盤上,讓工作人員從遠景到近景,從頭部到腳底,從每一個方位拍照,起碼拍了200多張照片!本來,按程序還得剪一撮女王的頭發(fā),這樣才能尋找質(zhì)地和色澤與之最為相近的“蠟像頭發(fā)”。可是,女王的頭發(fā)已經(jīng)梳得整整齊齊,工作人員不敢想象在上面剪一刀的后果,最后,他們只好根據(jù)照片來尋找與她相近的發(fā)絲。
張柏芝是孟露十分喜歡的一位年輕藝人。在為她制作蠟像時,孟露參與了整個量身定做的工作過程:選定造型,拍360度的照片共300張,全身、半身、頭部大特寫,然后用專業(yè)工具定位,面部左右的差別,最后連發(fā)質(zhì)都要了解清楚,當然也有內(nèi)衣牌子及尺寸、化妝品等,全部記錄在案。當蠟像由英國運到香港時,大家眼前一亮:只見“張柏芝”身穿低胸晚禮服,側(cè)頭微笑著,臉上的皮膚真是好極了,細膩紅潤,不見半個毛孔。孟露也非常開心,因為那里邊有她的心血。
“當然,由于制作蠟像的工藝非常精巧復雜,其造價也相當昂貴,每個大約需要花費25萬美金!”聽孟露說這話時,連筆者都嚇了一跳。
做全世界名人的“美容師”
孟露是杜莎夫人蠟像館的職業(yè)維護師,除和團隊一起測量有關數(shù)據(jù)外,平時她主要負責名人蠟像的維護工作,大家都叫她“美容師”。每天早上7點,來蠟像館參觀的各國游客還未入場,她就開始為那些“名人”整理衣服、鞋襪、發(fā)飾、妝容等,待把世界各地名人的外形一一“糾正”完畢,再為它們精心化妝。
蠟像館內(nèi)放滿了蠟像,為它們化妝、補妝絕非易事。在倫敦總館接受采訪時,孟露也不忘觀察周圍的蠟像。偶爾發(fā)現(xiàn)某尊蠟像有些部位失色了,她便提起畫筆,用油彩為其“補妝”,然后以硬毛筆仿造出皮膚的紋理,以保證開館后,所有“名人”都能神采奕奕地迎接觀眾。孟露是個貪靚的女孩子,她要求每一尊蠟像都盡可能完美。她對蠟像的維護一絲不茍。
除了對蠟像的日常維護,孟露和同事們每隔一個月左右還要讓這些蠟像輪流接受“全身美容”,其中包括換洗衣服、更換首飾以及洗頭。
蠟像館為每座蠟像都準備了好幾套衣服,這其中有些是明星本人特地捐出的,還有些是制作師根據(jù)原版的衣服復制而來的。就拿體育展館里的蠟像來說,羅納爾多、喬丹等人都以運動裝造型出現(xiàn),他們的衣服相對好打理一點。而名人展館里正裝出現(xiàn)的克林頓和比爾·蓋茨,則需要維護師們花費更多的精力為他們熨燙西裝和長褲,以保持其顏色的鮮亮和形狀的挺括。
有趣的是,除衣服之外,體育明星身上的首飾也是最少的。“鄧亞萍”的脖子上戴了一條款式簡單的項鏈,姚明左手上只有那根標志性的紅繩子。除此之外,只有小貝左手無名指上戴著結(jié)婚戒指,由于足球比賽中規(guī)定運動員不能在身上佩戴任何首飾,因此在平時的比賽中,小貝從來都用半透明的膠布將結(jié)婚戒指貼住,而這一細節(jié)也被原封不動地搬到了杜莎夫人蠟像館中。孟露也會定期將這些首飾從蠟像的身上取下進行清洗,“有時候這些明星本人也會捐出自己用過的首飾給我們用于更換”。
其實,更換衣服和首飾還算小意思,最麻煩的當屬給這些蠟像洗頭了。由于這些名人的頭發(fā)都是制作師們用真人頭發(fā)一根一根“種”在蠟像頭部,再制作出相應發(fā)型的,因此,對于這些頭發(fā)的維護也不得不和這些明星本人保養(yǎng)頭發(fā)的程序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每隔一個月,我們會把蠟像抬回我們的工作室給它們洗頭。”孟露說,“我們?yōu)樗鼈儨蕚淞藢S玫南悴ㄏ窗l(fā)水和護發(fā)素,那些東西比我們自己用的價格昂貴多了。”在洗頭的過程中,維護師們首先會用一塊白布將蠟像的頭部從發(fā)際線以下全部蓋住,“然后是洗發(fā)、上護發(fā)素、吹干等等各種程序和我們洗頭完全一樣”。
頭發(fā)洗干凈以后,孟露他們還要再根據(jù)參考圖片給蠟像們做回發(fā)型。郭晶晶的蠟像姿勢是她起跳前的那個瞬間,為求細節(jié)真實,維護師們每次給它洗完頭,都要在頭發(fā)上抹上足夠的摩絲讓其看上去有剛剛從水里出來的濕漉漉的感覺。而向來引領體育界時尚潮流的貝克漢姆也不讓維護師們省心,孟露說,要是哪天貝克漢姆心血來潮給自己換了發(fā)型,她也要讓小貝蠟像的發(fā)型第一時間發(fā)生變化。
盡管如此,體育明星們的頭發(fā)還算最好打理,而那些演藝女明星們風情萬種的各式發(fā)型,才是最需要維護師們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最麻煩的是奧黛麗·赫本,一頭光潔優(yōu)雅的盤發(fā)是她的經(jīng)典造型之一,所以每次給奧黛麗·赫本的蠟像洗完頭,我們都要花更長的時間幫她把頭發(fā)重新盤起來。”
此外,蠟像不同于其他雕塑品,一座蠟像制作完成后,并不意味著它永遠都是這個樣子,維護師還要憑著敏銳的嗅覺,讓蠟像不斷向公眾展示明星本人最新的形象。
比如,有一次被稱為“萬人迷”的貝克漢姆眼眉受了傷,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幕后,孟露立即在蠟像貝克漢姆的眉梢處貼上膠布。第二天游人來參觀時,看到這小小的膠布都贊嘆不已!“有一年,荷蘭公主懷孕,肚子一天天大起來。杜莎夫人蠟像館里荷蘭公主蠟像的肚子,也跟著一天天大了起來。”孟露笑著說,那是因為工作人員在蠟像的衣服里塞了一個布墊。“荷蘭公主生下孩子后,蠟像的體型也隨之恢復原狀”。
在孟露眼中,蠟像不是一件沒有生命的東西,而是自己的朋友。當筆者問她對將來有什么打算,女孩笑了笑,說自己會鐘情于蠟像,并想擁有一座自己親手打造的“孟露蠟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