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是給對方承諾,也不是約束別人,而是約束自己。
——伊能靜的婚姻準則。
男人的胸懷是被冤枉撐大的,受的冤枉越多,胸懷越大。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的這句話已經被很多網友奉為經典。這也是馬云多年創業的肺腑之言。
時代不是浮躁嗎?那就用大定力對付它;文運不是無常怪戾嗎?那就用最傳統的勞作心對付它;時尚不是最渾濁最粗魯嗎?那就用清潔癖和工匠心對付它;勢利客不是總盯著洋人和熱賣場嗎?那就用自家寫作坊銀匠似的鍛造去拒絕和抵御它,心無旁騖。
——著名作家張煒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談自己如何看待當下文壇和流行的消費主義作品。
現在實行綠色GDP不堅決,后患無窮。
——作家薛涌在文章《沒有綠色是否還有GDP》中發表對綠色GDP的觀點。
財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口袋里的“財”,另一種是腦子里的“才”,我更看重腦袋里的“才”。
——網易創始人丁磊的財富觀。
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才是最大的贏家。
——柳傳志的人才觀與企業觀。
中國不僅要“和平崛起”,更要“綠色崛起”;不僅是“和平發展”, 更要“綠色發展”。
——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的中國崛起觀點。
那些放棄了詩的詩人們,除兩人外全部成了書商。這現象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例,歷史上也找不到。
——作家燕東發現,北島、舒婷、顧城以后整整一代詩人都放棄了詩歌,他把詩人們不約而同地走上經營書的道路視為一種文化反抗。
中學和大學都應加強這樣一個理念,即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的書,所說的都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然而學校卻傾盡全力要讓學生相信恰恰相反的事情。
——“經典是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經典是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重溫的書?!敝獯罄膶W大師卡爾維諾在《為什么讀經典》中說,經典就是那些只有我們親自讀了才能知道的書。
個人總是覺得,醬油的味道雖然嘗在嘴里千姿百態,但聞到鼻子里,卻都給人同一種感受,那就是一種陳舊深埋的感覺被翻開的感受,仿佛那味道只存在于記憶中一般,一下很真切,一下又很恍然。
——有時就是那些日常的感受,會讓我們莫名的心動,覺得生活真是值得珍惜。
你的形象,就是你向世界表達自己的方式,也就是綜合你內在和外在自我的視覺表現。
——英籍資深形象顧問烈文夫婦在《不受時尚拘束的十大步驟:由內而外探索你的個人風格》一文中指出形象的重要性。
請別叫我第一男中音。
——有“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美譽的廖昌永,稱自己并不喜歡別人這樣稱呼他,因為在他看來,每個歌手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很難界定誰第一、誰第二。
當今天你面臨轉型的時候,這個轉型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在這個痛苦的過程當中,感情要粗糙一點,不要太關注于這個過程我累、苦、委屈怎么樣,而是說我今天要的東西我得到了沒有。
——職場網高級職業咨詢師奕丞對今天面臨就業的大學生們的忠告。
世界上一切都是瞬息萬變,唯有愛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鞠萍在“十大愛心記者”自述中這樣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