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體操隊的“調皮鬼”
出生于湖南長沙的左小青童年是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上小學四年級的一天下課后,操場上有一幫人圍著,左小青就跑去湊熱鬧。一探頭,就被一位老師拽住了。這一拽就把她拽進了湖南省藝術體操隊。
小青剛開始覺得去體操隊挺好,可以不用去學校上課,后來才知道,在學校里坐著不用跑步,不用訓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作為藝術體操運動員,必須嚴格控制體重。超大的運動量和超低的伙食標準成為減肥的基本原則。那時,為了控制體重,每人每周只能喝一瓶酸奶,糖果更是不在被允許的范圍內。隊里對隊員體重的控制居然精確到兩。他們定期稱體重,超過一兩就要當場在400米的跑道上罰跑10圈。一次,左小青因為貪吃,體重超過標準的6兩。按照規定,這意味著左小青要在操場上跑60圈,需要4個小時!左小青心里暗暗叫苦,但倔強的她不想向教練求情,只是咬牙在操場上一圈圈地跑。60圈跑完后,左小青累得癱在地上,連話都說不出來。只見雙腳紅腫,全是血泡,一走路就鉆心地疼。但左小青第二天還是照常訓練,一聲沒吭。
就這樣,左小青從業余隊進了專業隊,從省隊進入了國家隊。進入國家隊后,訓練比在省隊的時候還要苦得多。每天的訓練讓左小青有了“消極怠工”的念頭。一次,隊里要求所有的隊員跑步到首都體育館去參加集體訓練。可剛跑到半路,左小青就開始游說隊友們集體“逃跑”,并夸口說帶大家痛快玩幾天再回去。平日里,隊員們每天都嚴格訓練,少有機會出來玩,禁不住左小青的誘惑,隊友們都積極響應。于是,在左小青的帶領下,所有的隊員都沒有去訓練,而是跑到北京游樂園玩得不亦樂乎。教練火冒三丈,讓每人寫個紙條,寫出誰是這次事件的主謀。當所有的紙條交上去后,只有一個名字:左小青。
盡管調皮,但左小青訓練起來卻毫不含糊。雖然苦,但她從來沒有對父母提起過,也從來不讓父母去看自己的訓練。“這一切,我都挺過來了。”左小青在藝術體操隊一待就是8年,捧回五座全國藝術體操冠軍獎杯。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1993年,參加完七運會的左小青從藝術體操隊退役。左小青來到北京,打算上北京大學體育系。當時姜文執導的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已經在北京開機。父親一位朋友是該劇組劇照攝影師,就帶左小青去中戲附近的外景地看熱鬧。導演姜文一眼瞥見左小青,說:“還缺一個舞蹈演員的戲,你來試試吧。” 電影里有一個跳舞的小女孩,于是就讓小青“演著玩了”。
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當年去看熱鬧,一看就進入藝術體操隊,這次也是看熱鬧,沒想到由此進入演藝圈,也同樣如此。《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張曉梅成為左小青所飾演的第一個角色。左小青的戲是在莫斯科餐廳門外開始的。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拍的卻是夏天的戲,左小青穿著單衣,呵著寒氣喝汽水,一點也不覺得冷,開始只覺得新鮮又好玩,但后來左小青演著演著就不覺得好玩了,有個場景是她上樓梯。練了8年藝術體操的左小青無論怎么努力,上樓梯的時候總踩著八字步。這讓導演姜文大呼頭疼,一個鏡頭拍了又拍,他念念叨叨就是一句話“你怎么總改不了你那八字步?”最后電影公映了,“跳舞的女孩張曉梅”還是踩著八字步。歪打正著,這一幕反而成了影片頗具趣味的亮點。
雖然這次演的只是個小角色,她卻從此愛上了表演,隨后毅然改考了北京電影學院。也正是因為《陽光燦爛的日子》,左小青和夏雨、陶紅成了好朋友。
1999年,畢業后的左小青有了在湖南電視臺擔任《娛樂急先鋒》主播的機會。這一個小時的娛樂節目,既鍛煉人,又特別緊張、熱鬧,主持人的生活并非無趣,節目的收視率也在慢慢提高。但她覺得不滿足,她總是想念北京,想念學校,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往往也會讓她淚水漣漣。她找到了自己不快樂的原因:自己喜歡的是表演,如果這樣下去,電影學院的書可能就白讀了。于是,她又回到了演藝圈。
左小青從配角演起。《財神到》《因為有愛》《棒球少年》,很多片子原本在人們心中就沒有什么印象,更別說讓大家記住作為配角的左小青。那段日子,她總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周星馳的《喜劇之王》,劇中的一句話也因此牢牢刻在她腦海中:“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她想,既然已經選擇了走這條路,就要在最暗淡的時候耐得住寂寞。
很快左小青就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2002年,在所主演的電視劇《名捕震關東》中飾演俠女雅風,左小青以彩帶為武器,飄逸而美麗,給對手溫柔一擊。還是這一年,影片《天脈傳奇》在內地招演員,左小青憑借著當年“八年磨一劍”的功底,在眾多競爭者中勝出,成為演繹楊紫瓊少女時代的最佳人選。這是一部打斗戲,要求左小青身手利索。導演只給了左小青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要求左小青恢復練體操時的體型。已經7年沒有練功的左小青愣是每天都堅持練功,盡管經常疼得淚流滿面。有人勸她不要那么認真,反正有替身演員。左小青卻說:“我希望自己能做好這些東西,給觀眾更直觀更好的效果。我喜歡演戲的感覺,因為我能在戲里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體會到各種各樣的人生。雖然演戲很苦,但我覺得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苦也值得。”
正是因為左小青有著運動員特有的堅韌品質,生活不是一帆風順卻永遠以甜美的笑容和樂觀的心態面對。從只有幾個鏡頭的小演員,到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的學生;從二三號的小角色,到《中國式離婚》的大熱,再到擔當主演古裝大戲《大漢悲歌》,與劉燁合作《一針見血》,與佟大為合作《一言為定》等,在一次次與各位優秀導演、演員的合作、碰撞中,在一次次面對各種角色的試探、摸索中,左小青漸漸地悟出了表演的真諦。左小青國內一線女演員的地位日趨穩固。
傾情演繹“臥薪嘗膽”
在2007年元旦正式登陸央視的古裝年度大戲《臥薪嘗膽》中,左小青飾演皇后雅魚,雅魚是一位集智慧與美貌于一身,全心全意輔佐丈夫完成大業的完美妻子形象。這個人物雖然有著跌宕起伏的命運和愛恨糾纏的人生,卻同時也擁有著溫柔賢淑的外表和寵辱不驚的大氣度;不但有著傳統女性的美德,更具有現代女性的獨立精神。可以說這是一個內外兼具、演出難度很大的角色。但對于左小青來說這卻是個挑戰演技的機會。皇后雅魚,出場30多歲,年齡跨度幾十年,從一個鄰家女孩,變身為王后。開始,這部戲的導演侯勇,剛看到左小青的時候覺得她太小,怕她不能把這個年齡跨度詮釋好。沒想到,試鏡后侯勇還真是覺得左小青外在的氣質跟雅魚很貼近。
在拍攝初期,左小青為找到皇后的感覺做了很多的功課,苦讀劇本數遍,認真揣摩角色,在儀態、舉止甚至臺詞的發音上都經過了苦練,就連一個回眸的動作都是在鏡子前反復練習過的。回頭要慢,不能晃動頭飾。腳下也只能走小碎步,說話輕,舉止穩。
在劇組,左小青每天出門時的回頭率都高了不少,因為她每天在賓館化完妝,然后穿著戲服,頂著巨大的頭飾出門,走上一段路才能上車到片場,在這個過程中,她的“奇裝異服”經常引得路人行注目禮。這身重達幾公斤的造型,讓左小青吃了不少苦頭。遇到一天只有一場戲的時候,她只能扛著沉重的頭飾和戲服在片場等侯,有時要等上八九個小時,拍完戲后,左小青的脖子都有快被壓斷的感覺。同時還要抵御嚴寒的襲擊。讓左小青迄今最難忘的戲也是大雪封路、全劇組斷糧一天的拍攝基地又比較偏僻,劇組的“盒飯”不能按時送到。中午的時候全組人還能勉強支撐,到了下午就已經餓得疲憊不堪。即便這樣,左小青覺得,為了自己喜愛的演藝事業,為了喜愛的角色,一切都是值得的。
通過十多年的從藝經歷,左小青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女演員都是吃青春飯的。很多好演員,像斯琴高娃、宋春麗,還有蔣雯麗她們,演藝生涯走得越來越好。所以小青也希望自己能夠像她們一樣,在演藝路上踏踏實實、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