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四冊。)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群男孩兒為幫助伙伴找回自信和快樂,都剃光頭發(fā)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美并不只表現于外表,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一群男孩兒剃光頭發(fā)的原因,體會美的真正含義。
教學難點:
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懸疑設問,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故事嗎?(喜歡。)在美國印第安那州的一個小鎮(zhèn)的一所學校里,有一群男孩兒都把自己美麗的頭發(fā)剃光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真實的故事。
你們對課題中的哪個詞最感興趣?(光頭。)“光頭”見過嗎?(見過。)什么樣?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丑。)
既然是丑的,為什么這群男孩兒還要這么做呢?我們去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語氣。
3.快速瀏覽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讀中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布萊恩為什么不愿去學校上學?
2.文中哪些詞反映了布萊恩當時的心情?
引導學生抓住“極了”、“躲”、“不愿意去”、“不愿意見”等詞句體會出布萊恩當時的難過、自閉和自卑。
3.大家看到布萊恩這么難過,都為他著急。你們知道布萊恩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嗎?(需要幫助。)
4.同班的小伙伴們是怎么做的呢?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
5.你最佩服誰?想想你佩服他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小伙伴心甘情愿地放棄自己美麗、柔軟的金發(fā),用一個丑陋的光頭換回布萊恩的笑容和自信。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能夠這么做怎能不令人敬佩。
6.布萊恩看到這群光頭男孩,他是怎么做的?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他當時的心情嗎?
7.最后一段里的省略號,它省略了什么?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像。
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讀完了這個故事,你還認為這群光頭男孩很丑嗎?
引導學生討論:光頭男孩兒們丑在哪里,美在哪里?
從中體會出美并不只表現于外表,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是呀,孩子們用最單純的方式詮釋了美的真諦,“光頭”與心靈的光輝相映,就是世間最美的風景。
2.拓展思維:如果你是布萊恩的朋友,你還會想出什么辦法讓他恢復信心?
五、聯(lián)系生活,強化感悟
在我們的生活中,像布萊恩這樣被病魔奪去健康的人很多。(放課件)看,這一個個渴求健康的眼神。聽,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聲。健康的我們,可曾想過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呢?(播放歌曲《祈禱》。)
最后,讓我們共同祈禱,把最真誠的祝福送給他們,愿他們勇敢地面對生活,和我們一樣快樂、幸福地成長。
(作者單位:綏芬河市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