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家鄉來人說,鄰居龍大?!霸饬恕薄J裁丛饬耍考殕栐?,方才弄明白。原來,龍大福做家具生意,光房租就先花掉十萬元,不料開業還未滿100天,一場車禍就把他的生意搞“栽”了。龍老板因傷勢過重,已失去右腿。這件事在街坊鄰居中引起不小的震動。大家還記得,離異不到3個月的龍老板是今年5月18日才隆重開業的。特地挑選這么個日子,在龍老板看來,“518”者,“吾要發”也,好兆頭??伤鍪履翘焓?月18日,本該“發要發”的,卻怎么反而弄出車禍差點丟了吃飯的家伙呢?龍老板弄不明白,鄉里鄉親也都迷惑了。
國人多忌諱,凡事好圖個吉利,此風古已有之,于今甚烈。別說鄉下小城,就是咱大都市里,有幾人不也或多或少迷信忌諱數字的?莫說開業、慶典、結婚這類大事務必擇個黃道吉日,就連平素出門、購物、進貨、倉儲這等小事也非得挑個好日子不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所謂“吉祥數字”被某些人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北京市一個帶4個“6”和4個“7”的小靈通號碼賣到了1500元;今年南方某地一尾數為5個“8”的車牌“吉祥號碼”被相關部門公開拍賣,在經歷了30多輪競價之后,居然拍出了166萬元的天價,刷新了國內類似拍賣價格的新紀錄。電話號碼車牌號碼既不是實在的物品,也不是實在的服務,人們如此狂熱地追捧本身并無特殊價值的東西,乃至不惜重金將其攬入囊中,到底圖個啥呢?而某些商家抓住消費者的迷信心理,在數字忌諱上大撈其錢大發其財,能說它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嗎?
真個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貪污公款有人也要湊個吉利數字。記得《金陵晚報》曾經披露,某單位19歲的出納員黃亦道交上女朋友后,兩人經常去舞廳、酒店高消費。工資不夠花,黃亦道就把手伸向自己保管的公款,半年之中共貪污21000元。他知道早晚要敗露,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私自填寫了一張59000元的現金支票,騙出現金后攜款逃往遼寧。黃案發被捕,問他為什么攜款潛逃拿了59000元,他說:“我原來花掉了21000元,這次弄59000元,湊足80000元圖個吉利,想發財?!比绱说纴?,莫非這位姓黃的“小先生”坐牢也會要求住8號監啥呢!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數字只是用來計算和排序的,任何數字都不可能承載其他的負荷和功能,什么數字吉祥或什么數字不吉利通通是騙人的渾話鳥話。事實上,人們忌諱數字,只不過是心理上的一種自我調控、自我安慰。區區數字,哪里就真能保平安開財源?龍老板在帶“8”的日子里出車禍,偶然之中有必然(司機違章操作,車速過快),吉利的日子沒能保全他的右腿。與追求所謂“吉祥”數字相對應的是,時下很多人也忌諱“4”和“7”,以為它們分別諧音“死”和“氣”,殊不知在樂譜中,“4”不也被唱作“發”嗎?何必非得往“死”里想?“7”不也諧音“器”嗎?“17”何不想到“要器”、“要成大器”之類,而非得“要氣”不成么?
人為事而存,事為人而做。無論是闖蕩社會還是居家過日子,無論是做官當白領還是經商辦企業,靠的都是智慧、知識、技術和汗水,靠的都是勤奮、誠實和信譽。假如你成天用盡心機絞盡腦汁算計他人,假如你昧了良心專門制售假貨歪貨欺騙顧客,套句俗話:“久走夜路要撞鬼”。即便你的電話號碼是“……1818”,你的車牌號碼全是“6”或者全是“8”,那也無濟于事。不信?騎驢看唱本——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