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家庭朝三口之家甚至兩口之家發展的趨勢明顯,只有更為理性的住房面積需求和功能需求才能符合當代家庭發展對住房的需求。中戶型,正是符合當代家庭發展住房要求而出現的”第一組嘉賓對話達成了的共識。
三口之家,社會的主流家庭
吳興南: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家庭的構成是以血緣作為紐帶,放眼望去皆是幾代同堂。隨著近十幾年社會轉型的加快,帶來社會的不確定因素在不斷增加的問題。這些因素的增加對家庭的影響特別大,未婚獨居和丁克家庭的數量都在大幅度增加。三口之家成為社會主流家庭,家庭的小型化趨勢明顯,這也是家庭發展的大趨勢。在這個情況下,過去幾代同堂就不適合今天社會的流動性,工作的流動性,很顯然大家庭的格局,一個人創業,后面一大家子人的情形,已經不適合今天的情況。所以對住房的需求很顯然,在工作地需要一個家,這是現代社會發展變化中新出現的問題。
中戶型,家庭演變呼之欲出
陳亮:1990年,福州戶均人口是4.1人,當時還處在兩代、三代同堂的狀況。到了2000年是3.47人,兩代這種概念也出來了。而市區里面從3.62降到了3.06,就是說現在的趨勢仍然是小型化,更多的是老年的夫妻,也有的家庭是四口之家,平均下來一定有兩口之家。05年的時候,戶均人口是3.11,而我們05年總的已經有244萬人口,我們實際上戶口的人口是170萬,流動人口將近70多萬。
而國務院批給福州市20lO年總的建設用地是161平方公里,其中做為居住的用地42平方公里,福州市區240多萬人,平均80多萬戶,按照最低標準90平方米來算,用地面積也遠遠不夠。福州房地產市場目前以120m'以上的大戶型為主,這一現象導致目前有17-24萬戶的居民,即將近20%—25%的居民必須改善和擁有住宅。這部分居民大多是中低收入跟低收入家庭,這不僅需要一個完善的住宅保障制度,還需要市場的有力關注。而中戶型的出現,恰恰能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這也是中戶型的巨大市場所在。
十一五期間,福州市擬建設的保障性住宅,總共是770平方米,在所有建設的指標中間,按照指標劃線,市場上有80%的住宅需要開發商來解決的。如果沒有90平方米政策的引導,福州25%以上的人將沒有住宅,且沒有多余的供開發的土地使用。90平方米政策的制定,是符合福州發展趨勢的。
中戶型,新家庭演變催生巨大市場空間
鄭祥關:分析了國六條的本質,從而也轉變了我們產品的設計理念。一個是從年齡結構方面看,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老年人社會已經到來,這給社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問題,包括土地、居住的問題;其次從有關部門統計的數據表明,中國新一輪年輕人單身的浪潮已經到來,這也跟社會各方面的競爭、就業的壓力也有關系,這一些都決定當代社會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得單身居住、兩人的丁克家庭、獨生子女的三口之家,還有子女不再身邊的老年人自己居住的現象增多,會導致今后一段時期中小戶型做為市場的主力戶型。
中戶型,改善家庭住房的明智之舉
劉福泉:現在大家都在談論中戶型或者小戶型,我們必須看到消費的經濟問題。近年來,房價的飛漲,使得老百姓買房怨聲載道。房子單價上漲讓購房者誤認為房子總價也隨之水漲船高。中戶型在合理利用了建筑空間和面積使用最大化之后,能有效抑制總價偏高的問題。影響單價的因素太多,有國家的經濟問題,市場供需問題……中戶型成為當代中國家庭改善住房問題的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