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是一名會計,于2006 年3 月進入公司,與公司簽了兩年的合同。現在我想辭職并提交了辭職報告,公司當時找我談話想留我,但我還是跟公司說想走。到現在公司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接我的班。請問辭職報告上去一個月后,是不是不管有沒有接班的人都可以離開公司?如果不是的話,我又應該如何順利離職?
南京 馬女士
A:勞動者享有辭職權,履行了法定的辭職程序后,公司不應限制勞動者離職。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因此,公司沒有找到接班的人不能成為限制人員離職的理由,你應主張與公司相關人員共同封存財務賬目,完成封存后,可以離開公司。待公司錄用了新的會計人員后,再行回公司辦理財務工作內容的交接,以此迫使公司盡快“尋找”接班的人。
Q:現在我即將與一家公司簽約,聽人事部門的人說,公司會在勞動合同里根據員工級別約定不同的辭職通知期,普通員工辭職是提前30 天通知單位,部門經理需提前2 個月,副總經理需提前6 個月,若員工違反了此約定,則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請問,勞動法里的規定是提前30 天,勞動合同里這樣約定合法嗎?
深圳 劉先生
A:在有些省、市的勞動合同管理規定中規定了“脫密期”,例如,《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第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在與按照崗位要求需要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可以協商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期”。這個“提前通知期”就是所謂的“脫密期”。但超過法定辭職程序所規定的天數的提前通知期僅限于“需要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而非針對于全體員工。因此,對于不同級別員工規定超過30天的提前通知期是不合乎相關法律規定的。
Q:我原在一家集團的子公司工作,集團現調我到總部(外地)工作,我當時也沒表示異議。但到總部后覺得很不適應,短期內又無法調回原公司。我的勞動合同是同原公司簽定的。在此情況下,我想主動辭職,請問能夠得到補償嗎?如何做才最妥當?
北京 王小姐
A: 原公司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后,將員工調往外地公司(此指集團總部)工作,若員工沒有表示異議,應認定為同意此次針對于勞動合同的變更(勞動合同履行地點的變更及工作內容的變更)。但是,勞動合同簽訂主體并沒有變更,因此,該員工與原公司的勞動關系沒有變化。在一般情況下,勞動者主動辭職不能夠得到經濟補償金。如果因員工不能勝任該新工作崗位,經過公司培訓或調整崗位后仍不能勝任而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則公司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Q:我朋友在一家新公司工作,公司借某部門缺人為由欲將我朋友調到另外一個部門。這樣一調動,我朋友單是工資方面,就直接從以前的2000 元/ 月降到800 元/ 月。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理由是缺人,實際上那個部門早就人滿為患了。所以公司的態度擺明就是:你不愿意就自己主動辭職。請問:公司的調動其實是違反了雙方勞動合同的約定,如果我朋友不同意,能繼續堅持留在原崗位工作嗎?即使留在原崗位了,也很有可能被逼辭職,請問如何辭職才能更有利于維護自己的權益,能獲得賠償嗎?
寧波 酈小姐
A: 勞動報酬、工作內容是勞動合同的重要約定內容。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才可以變更勞動合同。公司雖然享有用人管理權,但不能以“某部門缺人”為由隨意單方變更與勞動者所簽訂的勞動合同。對于公司的單方要求變更行為,勞動者可以拒絕執行。員工應學會運用勞動法律法規與公司進行協商而不應簡單地“被逼辭職”。員工在與公司協商過程中,可以進行必要的證據收集,如要求公司出具書面變更通知,將與公司的協商過程進行必要的錄音等。員工有權利提出仲裁申訴,要求公司撤回“調動”決定。